周麗莎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國有企業家作為黨在經濟領域的執政骨干是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忠實執行者,是黨的方針政策、重大部署在經濟領域尤其是國有企業得以貫徹執行的重要基礎。因此,激發和保護國有企業企業家精神意義十分重大。
弘揚國有企業家精神,需準確把握相關標準。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必須做到對黨忠誠、勇于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清正廉潔。
對黨忠誠。作為黨在經濟領域的執政骨干,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必須嚴格遵守《黨章》的要求,對黨忠誠,牢記自己的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牢固樹立“四個意識”,把國有企業黨建工作落實到經營管理各項工作中。要牢記永遠把黨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堅決貫徹黨中央決策部署,堅定不移地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勇于創新。在激烈復雜的市場競爭環境中,企業會遇到許多新事物新問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必須有開拓進取、勇于創新的精神,要借助改革的力量,在體制機制、經營等不斷創新、迎難而上。
治企有方。國有企業領導要協調企業與各利益相關方的關系,在產品、技術研發、企業文化、經營戰略等方面有好的思路,充分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努力辦好企業,增強企業的活力、影響力、抗風險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興企有為。實現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是國有企業領導的基本職責。要主動作為,努力創造優異業績,讓國有企業在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行業重要領域做出貢獻。要勇于擔當,積極踐行“一帶一路”建設等重大國策。要充分展現企業經營管理行家里手的能力,切實擔當起保證國民經濟安全和資產保值增值的使命。
清正廉潔。國有企業領導必須牢記自己的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對自身要嚴格要求,嚴于律己,積極執行中央提出的“八項規定”等,做到不謀私利、盡職盡責,一切從國家利益、企業利益出發,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堅決做好國有資產的忠誠衛士。
國有企業家是企業家中的一個特殊群體:需要與一般的管理者一樣遵循企業發展規律,應對紛繁復雜的企業內外部挑戰;同時,作為國企領導者承擔特別的使命和責任,即滿足和發揮國家作為出資人賦予國企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功能。因此,談國有企業家精神時,需要考慮國企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客觀發展規律的要求,還要體現黨和國家賦予國企特殊使命的要求。弘揚國有企業家精神,三方面要發力。
創新體制機制,優化企業家成長環境。堅持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所有權與經營權相分離,進一步完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落實董事會依法行使重大決策、選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權力,保障經理層經營自主權,推行經理層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推行職業經理人制度。加強企業家正向激勵,采取多種方式探索完善中長期激勵機制,通過科學有效的激勵機制激發企業家動力和活力。
大力關心愛護企業家,創造心無旁騖干事業的良好條件。堅持嚴管和厚愛相結合,在政治、思想、工作、生活上真誠關愛,注重事業上感召、待遇上保障、心理上關懷,推動中央有關政策落地實施,堅定企業家信心,穩定企業家預期,保障企業家人才健康成長、心無旁騖干事創業。
理解包容企業家,建立改革創新容錯機制。建立容錯機制,鼓勵探索創新,支持擔當作為,允許試錯,寬容失誤,營造尊重企業家價值、鼓勵企業家創新、發揮企業家作用的輿論氛圍。對國有企業家以增強國有經濟活力和競爭力為目標、在企業發展中大膽探索、銳意改革所出現的失誤,只要不屬于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當謀利、主觀故意、獨斷專行等情形者,要予以容錯,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為干事者撐腰。
總之,企業家精神是企業成長成功的重要條件,企業家精神匱乏將大大削弱國企改革的效果,拖延改革的進程。改革會改變原有的思維方式、工作習慣和制度,突破傳統的發展模式,打破原有的利益格局,必然會遇到強大的阻力。當前國企改革逐步深化,需要大膽創新,突破體制機制障礙。因而,要大力營造良好的環境,對那些敢于冒險、勇于探索的國有企業家,必須在容錯機制等方面予以明確、強有力的支持,落實國有企業家的市場化管理、市場化的報酬、市場化的流動機制等一系列改革,以盡可能激發企業家精神、推動國企改革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