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紹華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經濟已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要進一步“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滿足人民群眾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需要。進一步擴大消費、提高消費質量,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整體水平的提高,最終消費對GDP的貢獻連續6年超過50%,發揮了穩定經濟增長的“壓艙石”作用。在消費規模持續擴大的過程中,居民消費結構進入升級階段,由生存型向發展型乃至享受型轉變,消費內容由追求物質生活向豐富精神生活擴展。文化是人民群眾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文化消費需求近年來快速上升。過去五年,文化產業年均增長13%以上,遠高于GDP增速。2017年,人均文教娛樂消費支出占消費支出比重達到11.4%,連續5年占比超過10%。文化消費在多個領域蓬勃發展,覆蓋多個層次的消費群體,已成為居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與發達國家文化市場相比,現時我國文化消費支出仍處于較低水平,居民文化消費需求潛力尚未完全得到釋放,尤其是高質量文化需求未能達到充分滿足。因此對于文化產業來講,應著重從文化產品供給角度,優化產品結構,豐富產品層次,提升文化產品質量,將互聯網思維貫穿于文化產品的開發和普及全過程,推出形式多樣、內容新穎的文化產品,以滿足不同層次文化消費需求。
一是創新文化產品,豐富文化消費內容。隨著互聯網時代到來,新興文化消費形式不斷涌現,帶動文化消費市場需求發生顯著變化。據統計,2017年國內網絡視頻用戶中,有超過四成的用戶曾為視頻付費,每月支出40元以上的付費會員占比從2016年的20.2%增加到2017年的26.0%,付費意識已經養成。因此,應及時豐富充實網絡視頻產品種類和內容,并對視頻內容加以控制和引導。注重提供品質高、制作精良、內容健康向上的精神產品,對有不良傾向的視頻內容進行堅決抵制,鼓勵和扶持網絡視頻產業健康發展。尤其要注重95后、00后作為文化消費主力軍的需求偏好,這部分群體接受新生事物較快,對新興事物充滿好奇和向往,追求時尚、個性。因此,要針對年輕群體,推出適合其需求的各類新型文化產品。一方面推出新的文化消費形態和消費內容;另一方面將傳統文化產品以現代科技手段加以展示,豐富文化消費產品內容,使供給結構更加多元化,進一步拓展文化消費空間。
2018北京春茶節暨全民飲茶日拉開帷幕
二是調整文化產業結構,加大新型文化消費內容供給。隨著90、95后進入社會,文化消費產品內容更加多樣,動漫、游戲、文化創意活動逐漸成為文化消費的重要部分。近年來,我國動漫游戲、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較快,尤其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動漫產業呈現良好發展勢頭。2017年,北京動漫游戲產業企業總產值達627億元,同比增長約20%,涌現出一批全國知名的動漫游戲企業和優秀產品。而上海目前有動漫企業250余家,涵蓋漫畫、動畫、新媒體動漫、動漫衍生品、動漫展會活動、動漫表演、動漫技術等多個領域,動漫產業已成為上海市重要的文化產業。上海正傾力建設全球游戲動漫原創中心,意欲打造動漫產業之都。但總體上看,動漫游戲產業還存在上下游生態鏈條不完整、商業模式不清晰、人才供需失衡等問題,仍需通過商業模式創新,開發出更多原創精品,滿足消費者對國產動漫游戲產品的需求。在文化創意領域也存在類似問題,北京、上海、杭州等經濟發達城市的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較好,但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因此,應轉變觀念,將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與提高居民生活質量緊密結合,將文化創意活動對生活品質的影響更廣泛地傳播出去,使人們認識到文化創意活動的積極作用,同時加快促進文化與現代科技融合,強化文化對科技手段的內容支撐、創意和設計提升,加快培育新型業態。
三是加快由傳統服務內容向個性化、多層次化升級,充實服務內容,增加服務方式供給,提高消費滿意度。隨著文化消費支出日益提高,人們對文化產品消費需求的維度更加多元,對消費品質提出更高要求。因此,應通過服務業態創新和服務內容優化,提升消費體驗,擴展消費者的消費空間。比如,將京劇等傳統文化節目通過手機APP等形式下載,或與其他娛樂方式緊密結合,將傳統娛樂節目與現代網絡方式相融合,激發年輕消費者興趣,挖掘潛在消費能力。在服務方式方面,將文化娛樂設施以更靈活方便的方式提供給消費者,滿足其“隨時、隨地、隨身”的碎片化消費需求,提高消費便利度。比如,在春節等節假日期間,適當調整圖書館、博物館等公益文化機構的開放時間,并在此期間舉辦各類文化主題活動,將傳統文化以輕松休閑的方式傳達給消費者,寓教于樂,在滿足消費者休閑、學習等多樣化需要的同時,為其提供更有品質的生活服務。
四是凈化、規范文化消費市場環境。近年來,文化消費市場蓬勃發展,像古玩和藝術品、教育培訓等持續升溫,但是存在魚龍混雜、良莠不齊以及惡性競爭等現象。因此,在優化文化產業結構、增加文化產品有效供給的同時,還要注重對文化消費環境強化監管,加大對假冒偽劣文化產品的查處力度,同時對教育培訓市場的虛假廣告、亂收費等現象,加強整治管理,進一步規范市場秩序,推動文化消費市場健康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文化消費內容愈加豐富,既有文化產品、文化用品等有形物品的消費,也包括各種各類文化服務消費,還有各類新型文娛項目迅速普及,并且不斷向個性化、多元化、網絡化和融合化方向發展,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應不斷開拓文化消費空間,積極培育新型文化消費熱點,推進文化消費向多門類、多層次、多維度、多形式方向發展,進一步釋放文化消費需求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