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曉雁
握力可預示某些老年病,尤其是心血管的患病風險。英國醫學一項涉及10多個國家近14萬名各類患者(年齡35~70歲)歷時4年的調查證實:握力每減弱5千克,心臟病發作的可能性增加7%,中風的危險升高9%,癡呆癥風險增加8%,總體死亡率上升16%;反之,握力較強者在65歲后患中風、短暫性腦缺血的風險下降42%,握力每增加1千克,死亡的風險減少約3%。
握力是一個有效的長壽特征。美國研究人員以6000名男性為研究對象,經40多年跟蹤觀察,發現壽星們通常都擁有較強大的握力。奧秘在于握力強大的人身體強壯,可保證各個器官正常運行,因而更長壽。另外,握力強大的人骨密度高,不容易遭受骨質疏松癥等骨病的偷襲。女性獲益更大,因為女性天生肌肉的數量與質量都遜于男性,導致心臟射血功能、動脈輸氧量與靜脈回心血量等生理指標“低”人一籌。所以,擁有強大的握力,便成為女性健康長壽的必備條件之一。
握力既有性別差異(男大于女,女性握力約為同齡男性2/3),還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衰減(男性20歲時平均握力約54千克,70歲時減到平均38千克;女性20歲時平均握力約34千克,70歲時減到平均24千克)。要想長期保持年輕時的握力是不可能的,但通過努力,能減緩衰退的幅度與速度,維持健康水平不下滑。美國提出,40歲以上男性握力不得低于40千克,女性不得低于27千克;65歲以上男性不得低于26千克,女性不得低于16千克。否則,意味著你的握力明顯衰退了。
你的握力具體如何?須做握力體重指數測定來判斷。方法是:分別測出你的握力(千克)與體重(千克),代入公式:握力÷體重×100,得出的商數就是你的握力體重指數,比單純握力(單手握緊握力器后產生的力量)更有意義。
握力體重指數表示的是每千克體重的握力,不僅代表前臂和手部肌肉的力量,同時也代表全身各個肌群與肌肉的總體力量,既反映肌肉的健康程度,也體現了腦的綜合協調能力,是一項相對科學的體力評估指標。同時,握力測試不能只測一只手,而是兩手都要測,目的是看左右手的力量是否一致。通常優勢手(多為右手)略大于非優勢手(多為左手)1~2千克,如果差異明顯超過這個范圍,也可能是某種疾病的表現,意味著你該去看醫生了。
人的握力大小除了先天遺傳(約占65%)外,就是后天營養與鍛煉(約占35%)。遺傳無法改變,故保持握力最好的辦法只有強化營養與堅持運動。
強化營養當為首要舉措,尤其要做好蛋白質、維生素與礦物質三大營養素的攝取。
1.蛋白質
蛋白質攝取量稍大一點,每天每千克體重1.6~2克,其中至少應有1/3以上為必需氨基酸全面的優質蛋白,如肉、魚、蛋等。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從牛奶里提取出來的乳清蛋白或者氨基酸,胃腸功能不太好的老人尤為適宜。氨基酸制品能被人體直接快速吸收,不會使人脹氣或增加體脂。如臨睡前空腹服用精氨酸,有助于提高體內天然生長激素含量和清除過多脂肪;吃高蛋白食物的同時服用賴氨酸,對促進肌肉生長很有利。法國專家建議,最合理的方法是每天中午一次性攝入日需蛋白質總量的80%。換言之,在一日三餐之中,午餐是攝入蛋白質的“黃金時間”,80%的蛋白質食物應安排在這一餐,比起平均分配給三餐更有利于肌肉(包括上肢肌肉)的興旺發達。
2.維生素
維生素B1可維持肌肉神經的正常功能(代表食物有谷類、豆類、酵母、干果、硬果、動物內臟、瘦肉、蛋類)。維生素B2是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酸代謝的能量利用與組成的必需品,對肌肉發育有重要作用(代表食物有動物內臟、螃蟹、蛋類、紫菜、口蘑、黃豆、豌豆、酵母、核桃、栗子、松子、花生、瓜子)。維生素B6是脂肪代謝必需輔酶的重要成分(代表食物有動物肝、雞肉、牛肉、瘦豬肉、胡蘿卜、香蕉、葡萄)。維生素C與維生素E,抗氧化作用強大,可防止肌肉因氧自由基的堆積而“生銹”壞死,蔬果、植物油為其“富礦”,必要時酌服藥物制劑,一般每天服用12~35毫克維生素E和60毫克維生素C足矣。
3.礦物質
礦物質首推鉻,乃是維持肌肉力量所必需的礦物質之一,一個男子每天至少需要50微克,愛好運動者須增至100~200微克。葡萄含量最豐,享有“鉻庫”之稱;次為粗糧,食品加工越精細,鉻的含量就越少。次推鎂,鎂在人體的主要作用是參與神經肌肉的傳導,增強肌肉的靈敏度,每天的推薦量為350毫克。只要堅持早餐喝一碗麥片粥吃一個雞蛋,便可獲得每天鎂需要量的70%。另外,綠葉植物、堅果、海產品中亦含有豐富的鎂。水的含鎂量也不菲,所以要多喝水。再次是硼,每天喝一杯香草冰激凌(約含25毫克硼),吃1把南瓜子(50克左右),大致可滿足人體對硼的生理需求。最后是鋅,多吃瘦牛排,100克瘦牛肉即可提供每日鋅需要量的一半;其他食物諸如海鮮、豬瘦肉、粗糧、雞蛋、蘑菇中鋅也不少。
握力與其他部位肌肉力量一樣,都遵循“用進廢退”的規律,需要通過全身鍛煉來保持。體力尚好的老人可做杠鈴、啞鈴、引體向上、俯臥撐等力量鍛煉,結合羽毛球、網球等有氧運動。體力較差者可以選擇下述鍛煉方式。
握拳 被醫學專家譽為最易操作的提升握力之法。做法是:蹺起手腕,五指向前,掌心向下,然后從前向后旋轉手腕,并順勢握拳。
敲指 雙手十指相對,互相敲擊。可鍛煉手指上的穴位,既鍛煉了手的靈活性,也練了肝氣,對大腦也有好處。手腳冰涼的女性尤為適宜,可讓血脈通達四肢末梢。
揉核桃(或鐵球) 把2個核桃(或鐵球)放在手心揉來揉去,可以很好地活動每個手指。
提重物 每天練習10~20次,重量從輕逐步遞增。
練書法 毛筆書法尤佳。
與老伴或朋友掰腕子
玩玩握力器械 如握力器、握力帶、握力圈、握力棒、拉力器等。
為了健康長壽,開始鍛煉你的握力。
(編輯 林 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