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猛
摘要:在研究STEAM教育過程中,因地制宜的開展與實際接軌的教學項目,在農村中小學中開設各類社團與教育服務,引導STEAM教育在農村中小學鋪開,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關鍵詞:STEAM教育;農村中小學
2018年春伊始,教育部連續頒發了多項利國利民的教育政策,其中STEAM教育走入了大眾的眼球中,我們不僅要思考,什么是STEAM教育?為什么要開展STEAM教育?STEAM教育對我們的學生有什么益處?以及我們要怎樣在農村中小學中開展STEAM教育?
一、首先我們來看看STEAM教育是什么?
現今我們所說的STEAM教育理念是美國政府提出的教育倡議,為加強美國K12關于科學、技術、工程、藝術以及數學的教育。STEAM的前身是STEM理念,即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數學(Mathematics)的首字母。鼓勵孩子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的發展和提高,培養孩子的綜合素養,從而提升其全球競爭力。2016年加入了Arts,也就是藝術,變得更加全面。
初步了解了STEAM教育的概念后,大多數人還是不太懂這種教育模式是怎樣實施的呢?讓人“不明覺厲”又摸不著頭腦,下面仔細介紹一下這種教育的特質。其核心的方式只有兩個:
1、教“思考方法”而不是“知識點”
舉個例子來說,在一堂手工課上,老師教學生怎樣縫沙包。那么我們普遍是這樣教的,第一步教怎樣剪裁布料;第二步,教用針線縫合;第三步,教怎樣收針。最后沙包封口,填充沙子。學生們只要按照老師教的步驟,就可以做出一個統一模式的沙包來。
那么STEAM教育怎樣做呢?
第一,老師會問學生,沙包是做什么用的?學生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得跟實際情況聯系起來,思考它的功能是什么。那么沙包是玩的時候互相丟的,打到人的時候不能很疼,就不能用堅硬的材料,但又要有重量,才能丟的遠。這樣思考后,學生就會想要實現這些功能,需要用什么材料。
第二、老師會讓學生自己選擇用什么材料去做沙包比較合適。
第三才是怎么做。
那么第四還要丟一丟,檢測一下,現實反饋下所做的沙包需要怎樣改進。
這些正是STEAM教育的核心,它不追求讓學生掌握或解答具體題目的知識點,而是強調掌握一種思考方法。
這跟傳統的教學有很大的差別,我們的傳統教學更看重掌握基本技能和知識點,是按圖索驥的教學模式。而STEAM教育更看重自主思考、想象力和創新意識。這就是它的核心特質之一。
2、“注重整體”而不是“單項突出”
下面這個案例來自仿生機器蟲比賽,老師買來一些仿生機器蟲,讓學生們自行設計比賽。那么學生們就要思考這樣的比賽需要準備什么。比如設計賽道,設定規則,這些仿生機器蟲有什么的特點,比如有的蟲爬的快,有的力氣大,有的善于躲避障礙等等,還需要比賽宣傳,以及獎勵模式,學生們要根據現實情況來設計比賽所需的全部環節。
像這樣的比賽,一個學生是無法獨立完成的,需要幾個學生組成一組,同時做項目,也會涉及到多學科知識,同時整個過程盡量由學生自己設計、制定規則。這是STEAM教育的另一個特質:注重整體性。
二、我們為什么要開展STEAM教育
一直以來,我們的傳統教育里有個“完美主義情結”,不論學什么,都希望學生學的又精深又扎實。比如數學教育,從奧數到超綱教學都是這一想法的產物。那么很多教學都存在一種勤奮而低效的狀況。即學生掌握了大量不常用的知識,而常用的技能學生們又不會,尤其是農村中小學教育,特別注重成績而不注重社會實踐?!傍P凰男”這個定義其實就是說明我們的農村教育存在巨大的問題,即使是教育資源不夠,即使是我們地處偏僻的山區,可我們教育領導者和教師的眼界不應局限于農村,要著眼于更廣闊的世界中去,了解現今社會、了解教育發展的現狀。讓城鄉差距逐漸縮小,造福更多的學生。
這里我就想說說STEAM教育為什么適合農村中小學教育,因為它并不是需要價格高昂的投入,非常適合在農村中小學中開展,它的教育目的就是讓學生成為一個完整可持續發展的人。
三、怎樣開展STEAM教育
近年來科技飛速發展和STEAM教育理念的出現給我們帶來了新的契機,讓我們有了對農村中小學素質教育的新想法。在教育部鼓勵中小學成立社團補充常規教育模式,解決三點半后的課后服務時,像STEAM教育、綜合實踐課等等一系列素質教育的模式會怎樣成長?那農村中小學教育怎樣從中受益?
我認為在農村中小學,學校的自我發展很重要,學校領導者的前瞻性尤為重要,在全國提倡專家辦學的理念下,校長們首先要繼續學習,提升眼界。在學校的課后服務中嘗試一些社團的建設,將STEAM教育融入到學校社團活動中來,各城市嘗試在各市區域舉辦一些相關賽事,并在政策上給予相應扶持,比如說在學生升學考試中給予同分優先入取等優惠條件。
總結:
教育局設立STEAM教育研究工作室—與多所高校合作開展項目—在多所中小學中開展機器人編程教育社團活動—參加教育部支持的各類學科競賽及活動—搜集數據資料,填充實驗模型—纂寫階段性實驗論文—以競賽成果去爭取高考自主招生—教育廳建立地區創新教育樣板單位。
現在在全國范圍來看,很多城市已經走在了前列,從2017年初,多個城市已經組織了多所學校參與STEAM教育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還存在著沒有與大學合作探討教研的過程,在實際操作中,各地還有很大機會后發先至,爭取在創新教育上走出自己的道路,在我們常規工作模式尋求突破的同時,將創新教育引入到城市教育總體工作當中是很好的突破口。在創新教育上我們還可以設立一個獨立的機構,比如新技術教育研究院,來專門研究和開展AI(例如智能組卷、智能批改、智能閱卷等)、虛擬技術教育(例如AR虛擬實驗等)、STEAM教育模式等多種創新型教育與我們基礎教育相結合的方式,給學生、教師提供更多平臺以及可能。
參考文獻:
[1]美國中小學教師[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趙勇,2008
[2]國際語文課程與教學比較[M].浙江大學出版社,劉正偉,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