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焱
摘要:2016年,中民社會救助研究院聯合今日頭條在民政部發布了《中國老年人走失狀況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根據白皮書相關數據顯示,每年全國走失老人約有五十萬人。其中,超過72%的老人大多出現記憶力障礙情況,經過醫院確診的老年癡呆癥患者占到總比例的25%。目前,我國老年人口以經超過2億人次,而其中失能失智老人的數量已經超過了4000萬人次,在未來,這一數字仍會增加。如何能夠有效的減少老人走失,GPS定位技術為我們提供了新的方向。
關鍵詞:老人走失;失智老人;GPS定位
1.研究背景
據新華社報道,截至2017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億人,占總人口的17.3%。全國老齡辦副主任吳玉韶介紹,預計到2050年前后,我國老年人口數將達到峰值4.87億,占總人口的34.9%。隨著我國老齡化的日益加深,越來越多因老齡化而產生的社會問題受到關注。其中,失智老人走失問題,也成為了亟待解決的社會性問題。據2016年《中國老年人走失狀況白皮書》顯示,每年全國走失老人約有50萬人,而平均每天就約有1370名老人走失;從年齡上看,65歲以上老人容易走失,比例達到80%以上;迷路、精神疾病和老年癡呆是老人走失的重要原因。
2. GPS智能手環發展狀況
國內對GPS智能手環的研究一直在進行。目前,國內已經相繼推出了GPS智能手環(小米手環、華為手環等),針對于GPS定位功能,國內的發展已經相當成熟。智能手機與手環配對成功后,通過智能手機手環管家APP,能夠實時監測手環攜帶者的地理位置。不僅如此,目前手環已經加入了更多的人性化功能,如摔倒報警、運動監測、生命體征監測等功能。
3.現實需求與可行性
3.1現實需求
數據顯示,中國每年走失的50萬老人群體中,有超過70%的老人存在記憶力障礙,其中確診為失智老人的占25%。研究顯示,走失老人家庭大多沒有帶老人去醫院做過失智,也就是老年癡呆癥的臨床檢查,實際上失智老人的人數和比例要遠遠大于目前已經確診的人數和比例,失智已經老人走失的主要原因。
據調查,大多數失智老人走失后會出現“二次走失”情況,而多數家庭為避免老人再度走失,會限制老人的活動范圍,甚至,會將老人關在屋中,禁止老人外出。限制老人的活動范圍,雖然能夠有效預防老人的“二次走失”,但是會對老人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傷害,而且限制老人活動范圍的方法僅僅能夠解決部分家庭老人走失問題,而對于那些患有失智癥子女或監護人卻不在身邊的老人,因此采用限制老人活動范圍的方法來預防老人走失是不可取的,如何用采用行之有效的方法預防老人走失又成為了一個難題。
3.2可行性
隨著我國智能手機的普及,越來越多的相關產業得到了發展。采用智能設備服務人們的生活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同時,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更多與之有關的智能設備也進入了我們的日常生活,人們對于智能設備的接受程度將會越來越高。人們對智能設備接受程度提高也為GPS智能手環普及至失智老人家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目前我國對于定位技術的運用已經十分成熟,我國除了使用GPS定位系統以外,以后會更多的使用自主研發的“北斗”定位系統,這也為智能定位手環普及至失智老人提供了技術保障。
目前我國市場上有很多GPS定位設備,相較與其它GPS定位設備GPS智能手環有其獨特的優勢,首先是易于攜帶,不易丟失;其次是功能齊全,能夠通過手環了解老人的位置信息及身體狀況;最后是價格合理,市場上有多家公司推出的GPS智能手環,大多是根據其品牌及功能的多少定價,且價格能夠滿足不同的家庭需求。
政策保障。近年來,我國對于老年人群體保障問題越來越受到國家關注,政策扶持力度也越來越大,對于失智老人安全保障方面,以北京市為例,2016年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老齡辦啟動了為失智老人免費發放走失手環活動,得到了很多省份的積極響應。
4. GPS智能手環普及至失智老人方法探討
從根本目的上講,GPS智能手環普及至失智老人群體是為了將技術更好的服務于失智老人生活,讓失智老人家庭能夠享受到科技發展帶來的“技術紅利”,能夠真正做到預防失智老人走失。這就要求GPS智能手環普及至失智老人不是簡單的“數量上普及”,而是“運用上的普及”。
GPS智能手環如何能夠有效的普及至失智老人,首先從居住地上看,失智老人分布在城市和農村;從家庭情況上看,既有監護人在身邊的失智老人,又有失獨失智老人、空巢失智老人;而且失智老人的家庭的經濟狀況也存在差異。所以,如何能夠將GPS智能手環有效的普及至失智老人群體是需要探究的。
要將GPS智能手環普及失智老人首先需要的到政策支持,政府鼓勵失智老人家庭為老人購置GPS智能手環,能夠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為GPS智能手環打下良好的環境基礎;對于失獨失智老人、空巢失獨老人以及經濟有困難的失智老人家庭,可通過政策扶持進行普及;對于農村空巢失智老人,失獨失智老人可采取鄰里互助的方式解決手環的運用問題,讓手環能夠真正的投入使用;對于智能接受程度較低的失智老人家庭,可采用智能手環使用視頻的方式學習使用智能手環,以達到智能手環運用上的普及。
5.結束語
21 世紀的信息化時代,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智能化,科技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信息化時代的產物不斷充斥著我們的生活,我國老齡化社會也必將與信息化時代結合。GPS智能手環在為失智老人帶來科技便捷同時,也時刻守護失智老人群體健康及安全。若在市場原有的GPS智能手環增加簡潔便利,實用性強,可靠性高的功能于一體,則必能受到失智老人家庭的青睞,對于社會產生的效益也是不可估量的。
參考文獻:
[1]中民社會救助研究院,今日頭條.中國老年人口走失狀況白皮書,2016-10.
[2]沙鋒.基于老年人的智能手環的設計與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5.
基金項目:本文為2017年度長春工業大學“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編號:2017cxcy208)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