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康園幼兒園 陳 晨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電子白板技術走進課堂。交互式電子白板融合了大屏幕投影、精確定位等技術,是一種先進的人機交互設備,它具有傳統手段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可以將聲音、圖像、文字、視頻等集于一體,有效地為幼兒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幼兒多種感官,使其產生積極的學習興趣,同時也使教學工作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理解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特點。幼兒的學習是以直接經驗為基礎。要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因而幼兒園采用的教學手段必須直觀、形象、可操作。交互式電子白板可充分調動幼兒多種感官參與活動,提高學習效率,又因其可操作性強,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下面以大班科學活動“種子旅行記”中電子白板的應用加以說明。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也指出:“要充分尊重和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可見學習興趣對于學習的重要性。而電子白板對幼兒來說是新鮮事物,又以其強大的功能,生動、形象、繪聲繪色以及創設幼兒喜歡的情境等,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在大班科學活動——種子旅行記中,我首先在帶領幼兒觀察植物角常見種子的基礎上開展,幼兒對植物種子有一定的認識,在活動開始時我利用電子白板插入聲音、動畫等形式,采用活動的種子寶寶進行語音提問,一下子抓住幼兒的注意力,激發他們去觀察、去猜測:“這是誰的種子呢?”又運用魔術筆的放大功能,仔細觀察種子的外形特征,從而為后面活動的開展做好前期鋪墊。接著用視頻展示該種子成長的過程,形象而生動地用動畫直接回答了孩子們的疑問。

(利用種子寶寶語音導入,視頻講解,認識蒲公英種子和向日葵種子。)
在觀察、認識了這些種子后,孩子們對該活動已經非常有興趣,迫不及待地想知道接下來會有什么。而這時我設計了一個操作,充分發揮電子白板的可操作性,請幼兒與白板互動,將種子拖曳進相應植物表格內,利用電子白板表格的吸附功能,及時反饋幼兒的操作。幼兒在與白板的互動中,感受到電子白板的神奇,輕松地進入學習狀態,對此次科學活動充滿興趣。

(種子寶寶提問,幼兒操作,鞏固認識各種各樣的種子。)
幼兒處于具體形象思維到抽象邏輯思維的過渡階段。很多科學活動中,雖然能為幼兒提供動手操作的機會,但是對于一些科學現象,幼兒還無法很好理解。而電子白板教學正好可以實現形象教學,寓教于樂,更好地輔助教學,將難以呈現的科學現象形象展現,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
在“種子旅行記”活動中,教學重難點便是知道種子的外形特征與其傳播方式有一定關系,知道種子的幾種傳播途徑并能拓展分類等。由于種子的傳播是自然現象,且無法帶孩子直接去觀察,因此在活動中我借助電子白板的聚光燈、放大鏡功能,帶幼兒一一仔細觀察種子的外形特征,如蒲公英種子上輕柔的毛、蒼耳種子上的刺等,幼兒對這些功能感到很新奇,觀察得非常仔細,活動氛圍也異常活躍。我又將每個種子圖片鏈接到動畫視頻,利用電子白板播放聲音、視頻等功能,將種子的傳播方式用孩子們最喜歡的動畫形式展現,既符合幼兒的興趣特點,吸引孩子注意力,同時很方便地解決了教學中的重難點。加之視頻可重復播放,教學過程也可以重現,對于幼兒不易理解的部分,可以通過再次觀看或者著重講解,幫助幼兒掌握。

(種子寶寶語音提問,利用放大鏡、聚光燈功能引導幼兒觀察。)

(利用視頻播放動畫,理解種子的傳播途徑。)
理解種子的幾種傳播途徑后,我又利用電子白板淡入淡出功能結合語音播放、圖標演示等,小結種子的四種傳播方式:靠風傳播、靠水傳播、靠小動物和人傳播以及靠自己的彈射傳播。在此基礎上,利用一段視頻將幾種特征相似的種子圖片放在一起總結,幫助幼兒再次鞏固并拓展。在這個過程中,我鼓勵幼兒積極觀察,善于思考,勤于總結,學會以此類推,將生活中常見的種子進行口頭總結,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

(圖標結合語音小結)

(視頻拓展總結)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學習科學的過程應該是幼兒主動探索的過程,要讓幼兒運用感官,親自動手、動腦去發現、解決問題。因此在活動中要充分發揮幼兒學習的主動性,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強大功能幫我們實現了這一目標,交互式電子白板不僅能操作,而且操作簡便,即使3~6歲的幼兒,他們也很快可以掌握。師幼都可以在白板上進行實踐操作、親身體驗,為課堂提供可行的技術和方便。幼兒在與電子白板的互動操作中,及時反饋所學內容,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幼兒的掌握情況,及時反饋教學效果。
在大班科學“種子旅行記”活動中,我也相應設計了一些操作過程,如前面導入環節,在認識幾種植物種子后,設計操作活動,讓幼兒將種子拖曳進相應的植物方框內,雖然只是簡單的“拖”的動作,卻放大了整個活動的樂趣。幼兒在與白板的互動中探索、動手操作、耳聞目睹,在尋找答案的過程中,觀察力、思考力、想象力都得到一定的發展。活動中為鞏固幼兒所學知識,在小結的基礎上,我再次設計了操作活動,讓幼兒將植物圖片根據種子傳播途徑進行分類。利用電子白板的“接受與拒絕”功能,當幼兒拖入的是正確答案時接受該對象,反之則拒絕。由于及時反饋幼兒的操作情況,我們能及時發現幼兒的掌握情況,從而有針對地進行講解。如在幼兒操作過程中個別幼兒對蒼耳種子的傳播方式不太了解,操作中發現被拒絕,說明操作錯誤,而我發現這一現象后,及時利用電子白板的放大鏡功能,帶領幼兒再次觀察蒼耳種子的刺,并利用簡短的視頻,引導幼兒發現蒼耳的種子可以靠刺粘在小動物的皮毛上或者人的衣服上,從而幫助傳播,因此蒼耳圖片應拖入靠小動物或人傳播這一類中,幼兒很快便能理解并掌握。同時在幼兒操作過程中,也能吸引其他幼兒高度集中注意力,很快地根據操作情況做出判斷,產生經驗分享。

(幼兒操作:將圖片分類拖入相應方框內,采用白板接受拒絕功能,及時反饋。)
交互式電子白板為現代化的教育開辟了新的天地,激發了幼兒的求知欲,讓幼兒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去,大大提高了幼兒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也讓教師以更感性、更直接的方式授課,更輕松地利用各種信息資源進行教學,使課堂教學更加精彩。
當然在本次運用電子白板技術進行科學 “種子旅行記”教學活動中,我也在不斷反思,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例如在認識種子的過程中,雖然前期我帶領幼兒收集并觀察過種子,但科學活動中更注重幼兒在接觸大自然的過程中探究并發現,在理解蒲公英種子的傳播方式時,如果能帶領幼兒去戶外尋找蒲公英并嘗試吹一吹,相信幼兒的掌握和理解會更加深刻。在操作過程中,美中不足的是電子白板適合一名幼兒上前操作,不能滿足所有幼兒的操作,如果結合TABLE互動桌的使用,就能讓更多的幼兒參與到操作中來。
總而言之,在使用交互式電子白板教學過程中,我們受益于電子白板的強大功能,豐富的表現力,在努力學習掌握新技術、新媒體的同時,也要兼顧傳統教學的可取之處,將傳統教學和新技術有機結合,更好地為教學活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