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靜

化學是典型的自然科學,每一個化學原理都有著嚴密的邏輯,都來自于真實的生活。然而在初中生有限的認知世界里,化學始終是比較抽象的概念,教師需要做的就是把學生帶入真實的情境中,讓學生親身經歷,只有身臨其境,方知其道,進而積極探究化學世界。
一、研究對象與時間
本研究以筆者施教的班級學生為實驗對象,從2015年9月到2016年6月一學年中,選擇典型的教學內容進行情境體驗教學。
二、研究過程與方式
首先筆者積極準備情境體驗教學材料,合理安排和組織學生進行體驗式學習活動,通過與同行、專家交流,與學生交談等方式了解體驗式教學的效果和改進建議。
三、研究結果與啟示
初中化學情境體驗教學可分為生產生活應用情境、化學史料情境、科技前沿情境,各類情境體驗教學都有其相應的作用和功能:生活應用情境的創設可以幫助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問題,把所學知識用于生活;化學史料情境有利于學生體驗科學探索的過程,開拓視野,接受科學思維方法的熏陶,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培養化學素養;科技前沿情境的體驗式教學能讓學生密切關注社會熱點或科技發展的前沿,讓學生體驗化學知識對科學技術發展的推動作用。
初中化學教學中要充分挖掘學生熟悉、內容與初中化學知識吻合、能讓學生產生困惑的情境素材,左表列舉了初中化學教學中部分情境體驗案例。
課堂上,筆者分別進行了生活應用情境(篝火晚會中篝火的點燃與熄滅)、化學史料情境(波義耳酸堿指示劑的發現)、科技前沿情境(水分解制氫)的情境體驗教學。教學完成后,筆者進行了同行、學生訪談和自我教學反思,大家一致認為情境體驗教學能讓學生深切感受到化學是真實、有用的科學,學好化學能提高生活質量并為人類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做出貢獻。
學生普遍認為,真實有意義的情境使大家想學化學。筆者在與學生交談過程中發現,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能引發學生好奇和困惑、與科學家發現創造相關、與科技前沿相聯系的情境,都能激發學生化學學習的興趣和動機,讓學生想學化學。
學習了《燃燒與滅火》一課后,一位學生提到:“上小學時,科學老師就講過燃燒與滅火的知識了,可當時不是很明白,印象不深,今天老師通過篝火晚會這一情境來講燃燒的條件和滅火的方法,我一下子就懂了。”另一位學生說:“篝火晚會我們太熟悉了,原來這里面還蘊含著這么多化學知識,學習化學真有用。”
學習了《溶液的酸堿性》一課后,多數學生表示:“我很喜歡聽老師講化學家的故事。”有的學生說:“能不能多講一些中國化學家發明創造的故事。”“和偉大的科學家一樣探索、實驗,很有自豪感,感覺自己將來也能成為科學家。”“我覺得科學家探究歷程很艱辛,也品嘗了自己探究成功后的喜悅。”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樹立起勇于探索、勇于創新、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
“化學方程式的計算”是初中化學中難度較大的教學內容之一,特別是數學基礎較差的學生對此相當排斥,“不愿學”“學不會”是后進生的普遍感受。在學生訪談中,幾位對化學方程式學習不感興趣的學生都表示“聽得懂,好理解,喜歡上”,這一訪談的結果讓筆者深感欣慰。一位學生表示:“我預習的時候覺得好難啊,本來以為開始學計算了,我要完蛋了,可是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很有用,我相信自己能學好。”還有學生說:“氫能源這么高端的問題,我一直以為離我們很遙遠,沒想到我們居然也能通過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分析出電解水制氫氣原來是不合適的。”“廉價獲取氫能源是人類面臨的難題,不過老師說化學在解決人類所面臨的自然和社會問題方面起著關鍵作用,是推動現代社會文明和科技進步的重要力量。”
同行一致認為,初中化學教學中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能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燃燒與滅火》一課受到了同行的一致好評,他們在評課中指出:“利用篝火晚會這一生活情境作為主線貫穿課堂教學的始終,進行情境體驗式教學,拋出一個又一個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和探究,學生在情境中提出問題,在小組合作中探究,在交流討論中逐一解決問題,整個教學過程非常緊湊,一氣呵成,學生思維活躍,參與性很高,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學效果良好。”
《化學方程式》一課中利用化學前沿知識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同行感到很有新意,在此情境下讓學生學習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具體感受到它與實際生活及化學前沿知識的聯系,體驗到化學計算不是枯燥無味毫無價值的,感受到化學知識能夠推動科學技術的發展而不只是破壞環境的罪魁禍首。在與教師的訪談中筆者發現,大多數教師,特別是工作多年教普通班的教師,存在一定的思維定勢,認為化學前沿知識對中考毫無用處,于基礎較差的學生而言更是對牛彈琴,即使講也只是簡單介紹,很少有教師利用化學前沿知識來引發學生產生困惑,思考問題,體驗在化學前沿知識的情境中學習化學知識的過程。
四、情境體驗教學實踐的幾點啟示
第一,情境體驗教學的關鍵是能設計出與教學內容相適應、能讓學生體驗并產生困惑的情境,這樣才能夠讓學生深刻體驗化學知識的發生與發展、化學實際問題的解決、化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才能夠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如《燃燒與滅火》的教學,讓學生在非常熟悉的“篝火晚會”情境中,圍繞“如何點燃篝火?”“如何使篝火燃燒更旺?”“如何熄滅篝火?”等問題展開討論與探究,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認識“燃燒的條件、影響燃燒的因素和滅火的原理”的知識和其在生活中的應用和作用。“酸堿指示劑的發現”的化學史料情境,不僅能讓學生知道酸堿指示劑產生的過程,還能讓學生體驗科學家發明創造的過程,讓學生萌發向科學家學習、努力成為科學家的志向。用“國際油價飆升,開發氫能源,幫助司機計算一小桶水分解產生的氫氣可供汽車跑多遠”來設疑,引入化學方程式的計算,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熱點、科技發展的前沿,引導學生賞識化學的魅力,體驗化學的重要性,強化持續學習的動力,實現學生的可持續發展。
第二,實施情境體驗式教學,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學習興趣較以往要高得多。教師創設有效情境后不能直奔主題進行核心知識點的講解,而要引導學生分析情境中的相關信息,提出問題,親歷體驗,引導學生自主認知的教學行為不能被忽視。
第三,化學處于自然科學的中心位置,介紹化學前沿知識,利用化學前沿知識進行體驗式教學對充實學生的科學知識,培養其科學素養是非常必要的。設計相應的教學情境,更新充實教學內容,可使我們的化學課堂富有生命力、感染力和時代感,讓學生在科學前沿知識中體驗創新思維,培養科學精神。
這樣,情境體驗教學才能彰顯它的特殊魅力,情境體驗教學的理念才能深入人心,情境體驗教學方法才能被越來越多的教育理論研究者與實踐者所提倡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