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漢增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36)
PDCA循環又叫質量環,是管理學中的一個通用模型,最早由休哈特于1930年構想,后來被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博士在1950年再度挖掘出來,并加以廣泛宣傳和應用于持續改善產品質量的過程[1]。PDCA是英語單詞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和Action(行動)的第一個字母,如圖1所示。PDCA循環就是按照這樣的順序進行質量管理,并且是循環進行的科學程序。

圖1 PDCA循環[2]
P(計劃)——包括方針和目標的確定以及活動規劃的制定。
D(執行)——根據已知的信息,設計具體的方法、方案并計劃布局;再根據設計和布局,進行具體運作,實現計劃中的內容。
C(檢查)——總結執行計劃的結果,分清對錯,找出問題。
A(檢查)——對總結檢查的結果進行處理,對于沒有解決的問題,應提交給下一個PDCA循環中去解決。
近年來,為滿足 “能打仗”的要求,對生產軍事裝備的工業部門的質量管理提出了新的期望,為此我所適時修訂質量目標,對質量管理體系運行提出了從“滿足交付”提升到“滿足作戰”、從“任務保證型”提升到“質量效益型”的新要求。為提升質量管理體系的系統性,提升產品實物質量,確保創造顧客價值,我所發布了《程序文件編寫程序》。該程序是在我所平臺戰略轉型的大背景下,以PDCA思想為指導,將程序文件編寫過程與業務工作相協同,確保創造價值,推動體系持續改進。
我所以 《程序文件編寫程序》的發布為契機,抽選出10個程序文件進行重新修訂,型號標準化工作作為武器裝備研制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很顯然適合用PDCA的方法進行工作的指導?!缎吞枠藴驶ぷ鞒绦颉繁贿x為其中之一進行修訂,分析型號標準化的工作過程,將PDCA循環應用于工作程序的修訂。
在PDCA循環中有4大過程。GB/T19000-2016《質量管理體系基礎和術語》對過程的定義:利用輸入實現預期結果的相互關聯或相互作用的一組活動,如圖2所示。一個過程的目的是實現增值,過程中的活動都是通過輸入與輸出關系相互關聯在一起的。一個活動的輸入一定來自于本過程的某一活動輸出或另一個過程某一活動的輸出;同樣的,它的輸出也一定會成為其他某一活動的輸入,如果不這樣,那么這個活動就有必要重新識別,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圖2 過程示意圖
按照過程方法來修訂 《型號標準化工作程序》文件,首先應明確整個產品生命周期中,都有哪些標準化相關過程。
修訂前的程序文件是按照2004年2月19日國防科工委以科工法 [2004]176號文發布的《武器裝備研制生產標準化工作規定》的要求,將武器裝備研制生產過程分為:論證階段、方案階段、工程研制階段、設計定型 (鑒定)階段、生產定型 (鑒定)階段和生產階段等6個階段。但是按照過程的定義,過程中的活動都是通過輸入與輸出關聯在一起的,如果按照開發階段來定義過程,那么其中有很多活動都沒有嚴格的輸入輸出關系,因此不太適合沿用之前的編制思路。所以將整個研制過程分為許多個子過程,則每個活動都可以歸屬在各個不同的子過程中,也都會有輸入輸出關系。
筆者建議,在上述176號文的基礎上,采用將開發階段的標準化過程按照典型的工作場景來劃分成子過程的思路,如圖3所示。

圖3 型號標準化工作過程
論證階段標準化過程、生產階段標準化過程相對單一,直接對其進行定義,不需要再細分。方案階段按照標準策劃、編制、宣貫、監督實施等場景的不同分為標準策劃過程、編制過程、宣貫過程、監督實施過程。工程研制階段分為宣貫過程、標準編制過程、監督實施過程。設計定型階段和生產定型階段均分為策劃定型過程、宣貫過程和監督實施過程。需要說明以下幾點。
a)圖3中,如策劃過程、宣貫過程等,其作為型號標準化工作過程的子過程,本身仍然十分復雜,所以下面又劃分了更低一層級的子過程。比如宣貫過程的下面又劃分出一個策劃宣貫過程,而 《策劃宣貫程序》就是對策劃宣貫過程的規范。
b)標準編制過程其本身不算復雜,所以不用再細化分子過程,因此沒有更低一層級的過程和程序文件對其進行規范,而是將對應的規范內容合并在了 《型號標準化工作程序》中。
c)策劃定型過程這一子過程雖然沒有再向下分子過程,但是因為其復雜性,所以需要單獨的程序文件即 《策劃定型程序》對其進行規范。
PDCA循環不僅在質量管理體系中應用,也適用于一切循序漸進的管理工作 (如型號標準化工作)。筆者以方案階段的標準化工作為例,探討一下PDCA在型號標準化工作過程中的指導作用。整個方案階段按照圖3所述,分為了4個獨立的子過程:策劃過程、宣貫過程、標準編制過程和監督實施過程。
在這4個過程中,“策劃過程”可以看成是PDCA的循環中的P環節,在這個環節中,需要策劃的內容最終在產品標準化大綱中體現策劃的結果。應策劃內容包括:①裝備研制的標準化目標和原則;②標準宣貫和實施要求;③產品“三化”設計和互換性要求;④根據擬采用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提出開展標準化研究項目、制修訂標準的需求;⑤接口和互換性要求;⑥標準件、元器件和原材料選用要求;⑦圖樣、設計文件和科研試驗文件編制項目及要求;⑨建立型號標準化文件體系要求。
宣貫過程和標準編制過程為PDCA的循環中的D環節,在這個環節中,主要是根據策劃過程的結果,付諸于實施。內容包括:①宣貫標準化大綱;②宣貫各類標準;③編制標準體系中需編制的工程標準。
監督實施過程為PDCA的循環中的C和A環節,在這個環節中,主要是通過各種途徑和手段對前期的各種標準化要求的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和改進。內容包括:①圖樣、文件的標準化檢查;②執行的標準情況檢查;③方案、設計中的“三化”內容檢查;④針對監督實施記錄,組織改進。
通過上述幾個環節的工作,方案階段的標準化工作得以閉環。
在大的PDCA循環下面,小的PDCA循環同樣適用。如,對于宣貫過程來講,它的過程同樣可以用PDCA的思想來指導,如圖4所示。
“策劃宣貫”為P環節,對整體的宣貫工作進行策劃,圖3中策劃宣貫中有 《策劃宣貫程序》字樣,意思是該活動要有程序文件支撐。圖4中,“大綱宣貫、標準宣貫”為D環節,是執行策劃的內容;C和A的環節是通過效果評估來實現的,通過反復的宣貫和評估,最終達成宣貫到位的目的。
雖然PDCA過程中的4個環節都非常重要,但是在我們的生產和實踐中,往往只看重D環節,而忽略了其他幾個環節,這樣很難達到持續改進的目的。而 《型號標準化工作程序》運用PDCA的思想進行編制,對型號標準化工作起到了指導性作用。

圖4 方案階段宣貫過程
筆者在某一型號課題中,以修訂后的 《型號標準化工作程序》為指導,在該項目課題的方案階段,根據課題后期需要定型的特點,有針對性的作了宣貫策劃,在眾多的需要宣貫的標準中,GJB/Z170《軍工產品設計定型文件編制指南》是重中之重,該標準自頒布實施以來,已成為鑒定、定型必備標準,因此也成為課題組成員必須掌握的標準。對該標準的宣貫勢在必行,而宣貫的手段多樣,講師培訓無疑是比較直接的一種。所以筆者考慮到所內多個項目都有同樣的需求,因此多方聯系策劃,最后形成策劃報告。聯系了北京國質聯企業管理中心,為67位所內員工進行了現場培訓。
在整個過程中,產出了4個文件:①P:《策劃報告》,含課程策劃、時間安排等;②D:《簽到表》,現場培訓;③C:《培訓效果調研評估表》;④A:《培訓心得和建議》
從時間安排、課程策劃、學員對培訓效果調研評估到培訓評估報告及后續培訓心得和建議等產出,都體現了PDCA的思想,形成了比較理想的宣貫效果。
當然,修訂后的 《型號標準化工作程序》在指導型號標準化的工作中,是否可以達到預期目的,還需要長期的實踐來檢驗,更需要按照PDCA的理念,進行持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