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向陽
為了保證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穩定發展,在本文中,主要分析了城鄉居民參保現狀,認為提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最低標準可以有效的提升參保居民生活水平,促進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事業的發展。
根據相關分析數據表明,某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覆蓋人數大約為30萬人,這一人數占據應當覆蓋人數的95%左右,其中,參保繳費人數占據10.08萬人,已經有10.7萬人享受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待遇。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繳納人數增長速度比較慢,帶來的壓力較大。整體而言,人均繳納和月領養老金雖然有著一定的提升,水平依舊處于較低的狀態,現有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檔次仍然需要進一步提升。
此外,在現有政策的激勵下,城鄉居民參保繳費90%左右都處于300元以內,繳費金額在1000元以上的,只有少數人員。從中可以得出,提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最低繳納標準存在著很大的發展空間。
1.最低生活保障低限的要求。據統計當前城鄉居民每人每月平均可領取待遇90元,這一待遇標準,根本沒有達到城鄉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低限。因此,為了使待遇標準達到最低生活保障低限目標,按照繳費15年和當前的標準進行計算,城鄉居民最低繳費標準為1000一年,占據當地區域城鄉居民人均可以支配收入的8.9%,到齡之后月人均可以領取100多元;城鄉居民最低繳費是3000一年,占據城鄉居民人均可以支配收入的12.22%,到齡之后月人均可以領取400多元。只有在遵循上述標準,才可以達到當前的生活保障待遇標準。對此,必須從最低生活保障低限和物價上漲等因素來合理調整最低繳費檔次。
2.共享改革紅利的要求。改革既是我國的基本要求,同時又是最大的紅利,要想讓紅利更好的落實到老百姓身上,首先便是加強對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財政支持力度,增強城鄉居民到齡之后的經濟保障,對于基礎養老金,可以根據經濟發展以及物價情況進行合理的調整。
3.加快了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對接的要求。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待遇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待遇相比較而言,要高出許多,只有有效提升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最低繳納標準,增加財政補助,才可以縮小差距。
1.政策缺乏一定的吸引力,保障水平有待提升
從繳費補貼情況可以看出,當選擇100元的繳費檔次,每次獲取的繳費補貼為40元,選擇1000的繳費檔次,那么每年和最低繳費檔次相比較而言,只是多出了40元,在繳費滿足3000元的時候,每年的補貼只是高出最低檔次的120元。從中看出,翻倍提升的繳費金額只可以帶來不成比例的補貼增長,所以,現有的補貼方式只可以刺激參保,可是無法激勵選擇更高檔次繳費。
從月養老待遇可以看出,選擇100元繳費,待達到領取條件后每月大約可以領到90元,繳費200元,每月可以領到100元。選擇較高檔次的繳費,居民獲取的養老保險待遇增長一般來自于自身繳費情況,翻倍增長的繳費投入只會帶來較低的預期收益,從中看出,對于補貼方式以及金額,不能按照相應比例增長,這樣一來,便致使養老保險待遇和繳費金額存有很大程度的差距。
2.征收方式過于簡單,政策宣傳不到位
在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政策實施過程中,由于具備時間緊內容多等特點,有的鄉鎮為了追求數值化任務,經常實施強制性統一征收的方式,將參保檔次轉換為最低檔次,以此便于后期管理和完成指標任務,這樣一來,使得很多參保人員一直停留在較低的繳費檔次。另外,受工作人員少以及鄉鎮工作人員變動頻繁等問題,進村入戶的宣傳力度不足,使得居民對于繳費檔次和政府補貼缺少充足的認識,造成繳費過低。
1.建立個人繳費檔次標準調整機制、繳費補貼調整機制、基礎養老金調整機制。實現個人賬戶基金保值增值,開展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運營,實現基金保值增值,提高個人賬戶養老金水平和基金支付能力。一是根據城鄉居民收入增長情況,合理確定和調整城鄉居保繳費檔次標準,提高個人繳費;二是要根據經濟發展、個人繳費標準提高和財力狀況,提高政府對個人繳費補貼。
2.需要做好城鄉居保制度的宣傳力度、提高經辦人員的素質。要想在根本上促進對城鄉居保制度的宣傳,就需要政府增加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的責任心,采取多種形式,提升關注度和認知度,讓更多居民了解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參保條件和待遇水平。這樣的話,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了居民在參保中出現的盲目性,從而就能選擇比較合理的繳費檔次:第一,在城鄉居保制度的基礎上,不斷提高經辦人員對制度的理解,不斷提高經辦人員的素質以及業務水平,更要樹立起為民服務的責任心。這樣一來,就可以為整體居民全面解讀政策;第二,在農村人口集中程度比較高的區域和時間段進行宣傳,對具有代表性的群體進行重點宣傳,這樣才能發揮出他們在農村中的帶動作用。
3.需要引進相關的金融制度,提高個人賬戶優惠利率。在當前的養老保險制度下,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金由當地縣級財政專戶統一管理。從了解的情況看,大多數縣級財政局將這部分資金以定期的方式存入銀行。由于銀行利率較低,不能產生大的利潤,不能對參保個人賬戶起到補充作用,所以,基金保值難度也會隨之增加,更不用說增值了。由此,就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開展基金委托投資,實現基金保值增值,提高個人賬戶養老金水平和基金支付能力。增加參保的吸引力,參保人就能根據自身的情況來提高繳費檔次,形成“多繳多得”的局面。
4.構建完善的繳費補貼激勵機制。為了鼓勵城鄉居民積極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有效發揮出財政補貼的激勵作用,應當合理調整不同繳費檔次、繳費年限的補貼標準,構建完善的繳費激勵機制,使不同繳費檔次以及年限待遇享受差異明顯化,多加鼓勵居民選擇較高的繳費檔次和年限。
(1)設立高檔次繳納標準,以此滿足不同群體、不同收入水平的參保需求,加大繳費激勵,以此提升城鄉居民對較高檔次養老保險的投保積極性。
(2)對中青年群體等養老保障繳費年限比較長的居民,按照年限適當提升補貼水平,多加引導他們多繳費、長繳費。
在我國,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構建完善的養老保險制度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但是,從我國實施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以來,仍存有一些問題,這就需要對這些問題加以完善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