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炳為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的物質生活水平極大豐富,廣大人民群眾充分地享受著改革所帶來的紅利。中國人的人均壽命從1980年的66.52歲,提升到2015年的75.99歲,35年間增長了近10歲。不可否認的是,其與國內的醫療水平提升有著很大的關系。根據國家統計局及《2015年我國衛生和計劃生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數據我國人均衛生總費用水平近年來也始終保持兩位數的增速,從2010年的1,490元增長至2015年的2,952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14.7%。可見,看病貴問題仍然是社會的一個大問題。如果公立醫院能從自身做起,采取相應的措施,譬如實施全面的預算管理,還是有可能將醫療費用降低的。因而,應該鼓勵及要求公立醫院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只有公立醫院帶頭將醫療費用降下來,才能帶動整個醫療領域降低診治費用。
全面預算管理,是預算單位運用預算管理的方式,對其內部的職能部門以及下屬各單位的財務及非財務資源進行整合,從而有效地組織和協調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完成既定的經營目標。全面預算管理對于公立醫院來說甚為重要,最新版《醫院財務制度》中,明確的闡述公立醫院應該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十三五規劃”中提出要深化公立醫院改革,堅持公益性、取消藥品加成,改變原有“以藥養醫”的運營模式。實現這些,需要公立醫院細化各類醫療成本的支出,加強自身的全面預算管理,可以有效降低醫護成本以及診療費用。
(一)公立醫院對于全面預算缺乏足夠認識
首先,公立醫院的管理層領導大多是見長于某一科系或是醫療領域,其日常管理過程中對于提升醫療技術水平、院內發表一些醫療著作或是引進先進的醫療設備及器械較為重視,而對于全面預算管理問題覺得其是院財務部門的工作范疇。這樣一來,由于醫院管理層對于全面預算管理的意識較弱,從而使得全面預算難以在公立醫院順利推廣。
其次,從國情來看,我國的公立醫院及醫護人員的數量還是遠遠不能適應患者的診治要求的,因而各科系的主管領導及員工在日常工作中,忙于為病患診治,難以仔細思考全面預算管理問題??梢?,由于公立醫院整體上對于全面預算管理認識,最終使得全面預算難以執行。
(二)公立醫院的全面預算管理編制過程存在問題
全面預算管理的關鍵在于“全”字,公立醫院在全面預算的編制過程中,應該是全員、全部門共同參與,所涉及的部門及人員涵蓋了人事、總務、信息、門診、住院部、臨床、檢驗、設備等各個部門,并經過財務部門匯總分析扣才能夠完成。而現實過程中,一些公立醫院的財務部門,由于其財務人員數量不夠、財務人員的知識面較窄,對于醫院的整體診療環節不是十分清楚,造成在預算管理的編制過程中缺乏應有的全面性。另外,由于公立醫院的業務數據項目多、數量大,全面預算的編制過程中,又缺少醫院全面預算管理編制的軟件,所以全面預算的信息化程度不高,這直接影響全面預算工作的真正開展。
(三)公立醫院對于全面預算的執行缺乏分析及考核
全面預算管理的目的在于,按照事先編制的預算執行,并在執行過程中發現公立醫院日常運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予以糾正??梢?,全面預算執行的怎樣,是否能夠達到預算的效果,是全面預算管理的關鍵之所在。而對于執行結果的分析及考核,可以有效的評價公立醫院相關部門的預算執行情況,并最終達到全面預算的要求。然而,在實際工作中,公立醫院對于全面預算管理的考核一方面缺乏定期的分析評價報告,預算執行的分析也僅是點到而已,缺乏深入性;另一方面,部分公立醫院核算的信息化程度不高,對于預算的執行無法做到實時的分析,造成預算執行考核效果較差。另外,公立醫院對于各科室預算執行結果,很少將其與個人的績效相掛鉤,執行的好與壞同獎懲不發生關系,從而,使得大家對于預算的執行不很在意。
(一)公立醫院應該加強全面預算管理意識
黨的十九大報告關于“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論述,可以說是黨和人民在新時期對于我國公立醫院的期望及要求。對于公立醫院來說,應該將這種要求作為自身發展的一個中長期規劃目標,使其與院內醫護工作者的個人工作理想與目標緊密相聯。公立醫院應該從管理層直至每名員工將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并由此而減輕病患及其家屬的經濟負擔為已任,從思想意識上重視全面預算管理工作。
(二)提升全面預算編制與執行管理水平
首先,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編制的不理想,與其預算管理制度的不健全有著較大關系,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公立醫院應該從建立、健全預算管理制度入手,將編制工作中的機構設置、人員配備、參與部門以及考核制度予以明確,從而在根本處杜絕預算編制不科學、缺少可執行性問題。
其次,合理運用信息化系統。完善的信息化系統,不僅有助于公立醫院有效的編制全面預算,還能促進各部門嚴格的執行預算。公立醫院要實現預算軟件與財務、業務以及診療成本系統的有效集成,并控制預算項目執行進度,可通過軟件系統的預警平臺,科學設置預警指標,確定預警范圍,事前預警超支項目,將預警信息傳給相應責任人,既實現時間縱向和預算類型橫向的多級管理,又實現財務和成本數據在網絡上的站點采集、自動導入、及時傳遞與共享。
(三)加強對于預算執行結果的分析、考核
公立醫院應該定期的對院內全面預算管理執行情況進行跟蹤、考核,并最終實現對于全面預算執行實時監控的目標。預算的分析應該重點對于公立醫院的院級、科系級、支出項目級、重大醫療設備采購以及現金流的流向進行監控,將當年的預算執行結果與往年相比較,對于異常之處要查找原因。對于監控過程中出現的與預算管理不相符的地方,一定要查找原因并排除疑點。同時,要對于各部門及重點人員的預算執行加強考核,并將考核結果列入部門或是個人的績效考核中去,與其自身的經濟利益緊密相聯,只有這樣才能使得公立醫院的相關人員重視全面預算管理的執行,才能使得公立醫院的預算管理上一個新臺階。
結語:
全面預算管理的開展與實施,對于公立醫院來說非常重要,其不僅可以有效的提升公立醫院的運營及管理水平,增強其在醫療領域的競爭力。更為重要的是,可以減輕廣大病患及其家屬的經濟負擔。面對公立醫院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應該從加強預算管理意識、提升預算的編制及執行的管理水平、注重執行結果的分析與考核等方面著手,最終為我國打贏醫療體制改革的“攻堅戰”發揮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