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寒潔
財政部于2017年10月24日頒布了《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改革后的政府會計制度呈現出清晰的“雙基礎”、“雙體系”和“雙目標”的特征,制度中明確規定了財務會計核算實行權責發生制、預算會計核算實行收付實現制,構建完善科學的政府會計體系。制度的頒布是國家為統一政府會計準則體系作出的重要戰略部署,同時對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改革產生巨大的影響。
為了確保新舊制度順利過渡,預算單位應該嚴格按照規定進行會計核算及整理更新財務報表和預算會計報表,具體列舉了以下幾個工作措施:
(一)及時全面清理單位往來款項
及時全面清查單位權屬資產,做好單位往來款項對賬工作,財務賬務處理等基礎工作,為政府財務報告編制工作扎好根基,確保預算單位財務報告質量和財務信息公開準確完整。
利用軟件對賬工具清理核對2018年以前年度往來款項按照債務人進行明細核算及往來單位之間資金收付情況,清查整理,對未入賬的入賬,未沖減的做對沖處理;對清理出來超過三年以上的應收賬款,其他應收款等確認無法收回的賬務按照壞賬進行報批后做核銷處理。
(二)盤點存貨
由于新會計制度將細化了存貨內容,新增了庫存物品、加工物品、工程物質、政府儲備物質、受托代理資產科目。預算單位在組織存貨盤點最終目的是要區分盤點存貨的性質重新分類,首先要制定盤點方案,包括盤點日期、盤點存貨內容,盤點人及監盤人,盤點方式方法,如有必要可委托第三方審計單位做截止性測試。盤點過程中,倉庫管理員需要在財務的監督下清楚盤點貨物的種類性質、擺放位置及貨物的殘缺毀損情況等。如果盤點的實際情況與賬面匯總的情況有差異,要分析差異的原因并將盤點情況及時反饋給相關部門,新舊制度銜接之前需做好存貨明細表,倉庫管理員在盤點過程中與財務保持良好的溝通,將在加工物品及庫存物品區分出來,更新存貨狀態。另一方面更新倉庫管理軟件與財務軟件中存貨的數據進行一一對碰,查漏補缺。系統上將原存貨科目余額中屬于工程物資、政府儲備物資、受托代理物資的金額,分別備注,為轉入新科目做好準備工作。
(三)全面清查固定資產、無形資產
預算單位動員以資產管理部門為主導,組織各科室部門專人成立清查小組,對單位權屬固定資產,無形資產進行全面摸家底盤查,準確掌握資產的使用情況和性質分類。對該變動的變動,該處置的處置,該入賬的入賬,以保證國有資產的安全以及信息完整真實,單位賬實、賬賬、賬卡相符。將屬于公共基礎設施、保障性業務用房等核查標注清楚,將沒有入賬的無形資產進行登記補錄入賬。利用財務專業軟件或者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系統計提固定資產累計折舊并及時登記入賬。清理盤盈盤虧資產,查明原因后補錄補齊盤盈資產,對盤虧或待處置資產進行報廢,資產處置凈收入上繳財政。
(四)關注在建工程及長期投資
新制度中明確了“在建工程”科目拆分為“在建工程”,“預付賬款-預付備料款”、“預付工程款”科目。以往預算單位做法是在建工程專門設立單獨的基建賬套對工程類別進行財務核算,現新制度規定在建工程基建賬務并入大賬處理,這就要求預算單位對在建工程財務賬務操作上的過渡銜接主要包括兩個內容,一是梳理區分工程物資、預付工程款項;二是分門別類后一一對應計入相關會計科目余額。財務須對工程進度進行監管,對舊制度中“在建工程”余額予以區分,編制在建工程進度表及工程投入資金,投入物料情況明細表。預算單位對在建工程中屬于已經支付部分工程款但工程尚未開工的部分拆分并轉入“預付賬款”下掛往來單位,屬于在建工程中工程物資部分,拆分轉入“工程物資”科目余額。
有長期投資的預算單位,需要利用財務人員專業技術判斷能力區分長期股權投資及長期債券投資。針對預算單位長期投資中股權投資或者債券投資份額增減變動進行權益法或成本法賬務處理。
(五)負債類科目調整
筆者認為,將舊制度中“應交稅費”分列為“應交增值稅”、“其他應交稅費”是為了貫徹落實增值稅稅率深化改革的要求;財政上繳途徑中,應繳財政款為進一步體現政府職能,響應十九大政府工作報告國務院機構改革部門合并的“同舟共濟”。
(六)編制調整余額表及開設新賬
1.前面幾項準備工作完成后,2018年年末可根據原賬面編制科目余額表,個別科目可細化科目余額明細表及做批注。
2.根據舊賬編制2019年新賬會計科目余額表和預算會計科目余額表,包括18年期末余額無縫對接19年期初余額,新舊會計科目轉接,新舊會計科目余額登記結轉結余,將未入賬事項查漏補缺登記入賬。
3.根據2019年會計科目余額表編制2019年期初資產負債表。
(七)更新軟件系統,及時推進信息化應用
及時更新完善財務軟件系統,推進會計信息化智能化的廣泛應用。單位應當積極主動聯系財務軟件公司在相關財務人員協助下對照新制度新要求對原有會計信息系統進行更新和調試升級,確保財務信息在軟件應用技術上進行無縫銜接,使更新后的會計科目名稱、會計科目余額、賬務處理、核算監督環節和會計信息公開等方面均符合規定。
新舊制度之間的財務銜接工作是一項及其重要的工作,是關系我國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能否全面深化改革發展推進的一項關鍵性任務,預算單位要高度重視,積極開展財務編報工作,加強嚴格把關審核,確保財務數據質量和準確性。各部分要切實履行職責,協助財務積極全力配合,加大力度統籌推進預算單位新舊制度改革事宜。預算單位對調整后的科目余額可形成財務報表并附上附注報告以說明的形式提交主管部門會審。
新制度改革下,財務人員要充分認識到財務的工作職能正在發生改變,財務工作不僅僅是事前預算,事中核算審核,事后反映監督的作用,還更加強調了管理職能,財務人員必須轉變職業觀念迎合新形勢的發展要求,要在了解和掌握專業財務知識的基礎上努力學習并熟悉新政新規,研究透徹,使財務知識與相關經濟知識融會貫通,全面解決工作中的各種問題,做好財務分析、預測,降低生產成本,建立財務預警,增強內部控制,防范各種財務風險,使自己成為稱職的新時代的增值型管理會計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