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建
財務業務一體化是指在IT環境下(包括管理軟件、數據庫、網絡等平臺),利用計算機這一載體將企業運營過程中的管理、業務和財務這三大主要環節融入在一起。具體來說,主要是利用計算機“時間驅動”這一理念設計相關流程,將財務管理和業務管理流程內置和融入于財務和業務信息系統中,設計一個根據業務事件驅動財務事件的一體化信息處理流程,實現財務和業務數據相統一,并集管理、財務和業務信息于一個數據庫中,需要任何一個環節的信息時,相關的數據庫“授權”人員可以根據所需信息進行相應的查找并通過計算機信息系統中的相關工具以文字或圖表的方式自動輸出,這樣能最大化地實現不同業務間的數據共享,并全方位地對管理、業務和財務活動進行實施監控。最大化地實現不同業務間的數據共享,并全方位地對管理、業務和財務活動進行實施監控。
(一)有利于實現業務和財務數據相統一
建設財務業務一體化,能夠解決施工企業的會計核算在業務和財務方面口徑不統一的問題。相關的會計信息數據首先通過業務系統錄入,然后利用系統中已設定的程序自動傳輸至財務系統并在此數據的基礎上生成相關的會計憑證,這樣能夠確保在同一時點下業務和財務這兩個信息系統中信息數據的相統一,既能滿足施工企業業務系統的成本分析需要,又能滿足財務系統的會計核算。另外,能夠促使施工企業的財務部門從進行經濟活動事后記錄向進行輔助決策轉型的實現。
(二)有利于加強企業各工程項目的成本管理
一方面,有效提升成本管理數據的及時性和準確性。施工企業各工程項目的相關成本數據通過業務系統自動收集和分類,同時通過財務系統依據相關歸類生成會計憑證和各類成本報表,實現了成本數據動態、實時的歸集。同時,各項目的信息數據最終全部傳輸至財務系統,因此財務部門能夠參與在業務發生的整個過程中,對業務系統中的成本數據做進一步地審核,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并快速與業務部門協調處理,確保成本數據的準確性,加強對各項目的成本管理。另一方面,有效實現多層次、多項目、跨地域、動態的成本管理。財務業務一體化信息系統的建設,能夠促使施工企業的管理層對各工程項目的資金使用情況、成本情況進行全方位的實時監控和掌握,通過各種成本數據信息做出適當的調整和決策。
(三)有利于施工企業防范成本風險
第一,事前防范。施工企業在各工程項目的投標階段,應該根據兩個系統中長期生成的成本定額進行成本預算和工程報價編制,確保各項目成本的合理性。第二,事中監控。在各工程項目實施階段,施工企業的管理層和項目管理部應通過業務和財務這兩個系統對項目的成本進行實時、動態監控,若出現偏離成本預算的情況,應快速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并及時解決。第三,事后分析。工程項目竣工后,施工企業應通過該一體化系統對項目實施過程中發生的成本數據信息進行匯總和分析,根據分析的結果對項目的成本預算進行調整,并形成新的企業成本定額,為后期的工程項目提供成本依據。
(一)完善內控制度
第一,重組財務流程。施工企業應對目前已有的財務流程進行總結,分析該流程的優勢和不足。在保留原有流程優勢的基礎上,結合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重新設計財務流程,確立新的財務預期目標。同時,施工企業可以邀請財務方面的專家并和相關的內部人員共同成立專門負責財務流程重設的研討小組。
第二,再造業務流程。首先,通過專門的工作小組對企業目前的業務流程進行梳理和修正;然后對高層領導、相關部門的主管以及業務崗位進行深入調研,了解和掌握領導對業務數據的需求以及業務流程過程中應注意的關鍵節點;最后,企業應在整理和調研的基礎上,重新確定各業務部門的職責;并以財務業務一體化為目標對業務流程進行重新整合和再造,確保新的業務流程能夠滿足業務和財務共同管理的需要,避免企業原有制度中業務和財務系統斷裂的現象。
第三,健全內控執行機制。首先,企業應根據新的業務流程和財務流程,結合施工企業的實際情況,建立配套的財務業務一體化制度對相關工作進行規范和約束。其次,加強企業的內外共同監督。施工企業應充分發揮董事會的重要作用,確保工程項目決策的科學性和透明性;并利用監事會對企業的財務報告進行監管。同時完善外部監管機制,借助外部監管機構對企業的業務和財務活動進行把控,防范財務風險。另外,應定期對內控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確保內控制度的有效執行。
(二)健全并掌握財務業務一體化信息系統
第一,打通業務和財務系統。在企業中財務系統和業務系統是兩個獨立的系統,企業需要在原有系統的基礎上建立能夠相互傳遞數據的開放性接口并設定相應的程序,確保能夠在信息系統中實現通過業務系統進行錄入數據信息,并將其通過已設定的程序傳輸至財務系統,在財務系統中生成會計憑證并進行會計處理。
第二,解決系統中數據分類和統一的問題。對于施工企業來說,項目成本是最主要的核算內容,需要統一成本核算在業務和財務方面的口徑,這需要通過建立項目成本分解結構來解決。主要是將合同清單、目標成本清單以及實際的成本清單三者結合在一起,通過成本分解結構對三者進行動態成本數據的對比,然后將其與財務系統中的成本核算進行連接,使得每一個成本數據擁有業務口徑和財務口徑兩個屬性,實現業務和財務系統中數據的統一。
第三,做到由點到面的實施。施工企業應先進行試點,然后再全面展開。施工企業可以選擇高質量、高水平、實施環境好的項目,同時也應選擇實施條件差的項目進行試點,這樣一方面能夠驗證一體化信息系統的普適性,另一方面能夠發現信息系統存在的問題并分析原因,找到最優的解決辦法對信息系統進行完善和優化,確保后期全面展開實施順利進行。
第四,做好系統培訓工作。聘請專家對相關的工作人員進行系統培訓,專家可以結合企業的自身情況,根據自己的實際操作情況對具體操作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詳細講解,避免工作人員在日常的系統操作中出現失誤,確保財務業務一體化順利進行。
(三)建立財務業務一體化管理制度
施工企業在建設財務業務一體化后,應根據業務財務流程及時建立一系列相關的配套管理制度,使各部門明確自己相應的職責,確保財務業務一體化在有制度可依的情況下順利實施。同時建立相應的考核制度,通過獎懲的方式促使業務部門和財務部門積極執行財務業務一體化。
施工企業財務業務一體化建設是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一大舉措,它的實施能夠實現企業業務和財務數據的相統一,并通過系統將業務、財務和管理融合在一起,有利于加強企業的成本管理,控制企業的成本風險,確保工程項目的順利進行,提高施工企業的經營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