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光新
當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在會計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已經嚴重影響行政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上的現代化發展。為了能夠進一步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工作上的系統化和規范化,則需要有關人員對這些問題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保障單位在會計工作上的質量,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在當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型發展過程中,行政事業單位作為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需要對自身工作予以足夠的重視,特別是會計工作。隨著近幾年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行政事業單位獲得明顯的發展成果。但是在此過程中,單位在會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也開始逐漸暴露出來。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會計管理制度不夠健全
對于當前行政事業單位在會計管理制度上的不健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現有的會計管理制度無法滿足實際工作需求。有些單位經常會出現假發票或超額報銷等情況,但是該單位在會計管理制度上并沒有對各個費用報銷起到一定的約束。二是,行政事業單位在會計崗設置和人員配置等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部分單位在會計工作中缺乏會計從業資格人才,因而在具體工作中任用兼職人員。這就使得會計工作人員的職責不夠清晰,因而很容易出現出現各種問題。三是,會計工作中的審核監督過于形式化。這種情況的出現,是因多數行政事業單位在此工作上,沒有建立相關的內審機構。而有些建立內審機構的單位,在實際工作中并沒有發揮出相應的作用。
(二)會計信息的失真
1.原始憑證不真實
眾所周知,原始憑據是會計記錄工作的重要基礎,同時也是會計憑證獲取的證據。結合實際調查發現,我國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在進行原始憑證填制時,經常會出現各種情況,如項目漏填、少填或不填等現象。此外,原始憑證與會計記錄在相關業務類型上明顯不符合。比如,原本是在商場中購買的禮品,卻在辦公費用項目上予以體現。這種情況可看出,原始憑證缺乏真實性,進而不能夠全面反映出行政事業單位在經濟業務上的實際情況。
2.會計記錄不規范
所謂的會計記錄,就是指相關會計工作人員結合原始憑證,將會計業務記錄在相應的會計科目中,以此能夠全面反映單位發展情況。但是在實際中,行政事業單位在會計記錄明顯不規范,因而存在較多的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部分行政事業單位沒有科學合理的設置相關會計科目,這就使得現有的科目設置無法反映單位在會計工作發展的實際情況,進而造成原始憑證嚴重不符會計科目的類型;二是,還有一些行政事業單位在會計記錄工作中,沒有按照相關原則,即完整性原則進行工作。因而在相關財政收支業務的會計事項中,只記錄部分內容在總賬中,而其他部分記錄在另外的賬本。
(三)資產管理不到位,進而使得單位監督逐漸流于形式
關于行政事業單位的資產,主要包括兩個方面。分別是流動資產、非流動資產。所謂的流動資產,就是指單位現有的財政資金。非流動資產,則就是單位的固定資產。經過實際調查發現,我國多數行政事業單位在財政資金管理工作中,并沒有按照相關規定進行。比如在財政專項資金的管理上,一些單位在此工作上沒有遵循相關原則,即“??顚S谩痹瓌t,因而會出現對專項財政撥款進行挪用的情況。而在固定資產管理上,部分行政事業單位沒有定期對其固有的資產進行全面盤點,這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單位在會計工作上的開展,還對其發展帶來一定的阻礙,因而需要單位對此予以足夠的重視。
(四)財務報表規范性不足
在當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中,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使得單位在財務報表上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如一些單位在具體工作中沒有按照要求及時編制現金流量表。這使得單位對具體的收支變動無法得到較為全面且準確的反映,進而給使用人員造成一定的影響。另外,還有部分行政事業單位在資產負債表上,還是按照會計科目余額平衡表所進行的。由于其所依據的原理明顯不符合相關標準和要求,也就是沒有滿足資產、負債和凈資產這方面的要求。因而導致單位在財務報表上不夠規范,進而影響會計工作的進行。
作為行政事業單位,其要想能夠獲得進一步發展,則必須要充分認識到會計工作開展的重要性。因而對其在會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要結合實際情況,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保證會計工作的開展符合相關標準。
(一)不斷完善和優化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制度體系
為了能夠更好的完善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制度體系,相關人員首先就要注重單位發展的實際情況,并立足在頂層設計的基礎上,以此能夠逐漸形成滿足現代化會計管理制度體系。在此過程中,行政事業單位必須要對會計工作人員的權責予以明確,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實現整個會計基礎工作的規范化和科學化管理目標。在這之后,單位還要注重對會計報表體系的完善,只有這樣才能夠進一步推動我國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穩定發展。
(二)強化事業單位會計隊伍建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
在行政事業單會計工作上,單位必須要轉變觀念,同時還要提高會計工作的重視程度。這就需要單位領導在相關制度制定上予以足夠的重視,特別是人才培養制度上。在此工作中,相關人員首先就要加強對會計隊伍的建設,打造一支具有高素質的會計人才。這樣能夠使這些人員在會計崗位和內部審計崗位上發揮出更大的價值,更好的完善和鞏固行政事業單位內部財務工作制度。另外,單位還要對相關會計人員開展定期的培訓工作,這樣做,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單位會計人才隊伍的水平,還極大的推動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有序開展。
(三)強化資產債務概念,內部監督和外部審計雙管齊下
由于行政事業單位在會計工作中存在各種問題,即資產不清和財務不全等情況。這些情況的出現,使得單位會計人員對單位的實際固定資產以及固定資產使用情況有較為全面的了解。隨著近幾年,我國開始逐漸開放地方發行債券的權利,進而促使多個地方的行政事業單位存在隱形或顯性的債務問題。針對這些情況的出現,作為行政事業單位,必須要對會計人員在資產和債務觀念上進行強化,同時還要按照相關標準和要求,對單位的有形資產進行全面盤點。而對于無形資產則要進行有效評估。當單位處于舉借債務狀態時,需要相關會計工作人員科學合理的對單位實際償債能力進行評估。在這之后,行政事業單位還要將內部監督滲入在現代化會計體系中。對于其中各項支出的報銷手續,工作人員必須要嚴格遵循標準流程進行。此外,其還要加大對此工作開展的監督力的使用度,以此能夠在最大程度上保證會計工作進行的合理性。
(四)加強對現有會計報表體系和內容的完善
在完善當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報表體系和內容上,單位需要注重兩個方面。一是,適當的增加現金流量表的使用,現金流量表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該單位在某個時期的具體現金流入和流出情況。一般來說,單位可將其分為三個部分,即業務活動現金流量、籌資活動現金流量和投資活動現金流量這三部分。對于這三個部分,必須要按照要求,將其與相關會計制度進行有效銜接。二是,單位必須要結合相關要求和標準,將收支類與支出類項目從原先的資產負債表中予以剔出。而在實際資產負債表只需要注重三個要素即可,簡單來說就是資產、負債和凈資產這三類。
綜合上述,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工作,能夠有效促進行政事業單位在經濟管理上的規范化和科學化,因而需要單位對此予以足夠的重視。針對其在會計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要深入分析問題出現的原因,并采取針對性的解決措施。通過本文對現階段我國多數行政事業單位在會計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探討后,在解決措施上,單位可結合上述方式進行,即不斷完善和優化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制度體系、強化事業單位會計隊伍建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以及強化資產債務概念,內部監督和外部審計雙管齊下等方式。經過實踐證明,這些方式的應用,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行政事業單位在會計工作上的水平,還更好的保障單位在各項工作有效進行,進而促使單位獲得健康穩定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