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玉芬
村委會作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是最基層的集體組織。管好村級財務,當好集體資產的管家,既是村委自身管理的要求,也是是全體村民的熱切期望,更是上級職能管理部門的職責。作為長期工作在財務一線的會計,我認為當下把內控融入村級財務管理,主要是從以下方面入手。
1.加強現金管理,嚴格按照國務院《現金管理暫行條例》執行。現金、支票和承兌均由出納保管。在當前網銀普及的情況下,單位財務制度可約定,金額在1000元以下的零星支出才可支付現金;超過1000元,都通過網銀轉賬支付;所有村民也都有醫保卡,都有銀行卡功能,涉及支付給個人的款項也都可以通過網銀轉賬支付;嚴格控制庫存現金余額,一般不超過3000元;嚴禁白條抵庫;嚴禁公款私存;當天收到的大額現金及時解存銀行;嚴禁坐收坐支現金;出納每天按照收付原始票據及時登記現金日記賬,確保賬實相符,做到日清月結;主辦會計每月月末與出納盤點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編制盤點表附憑證報表之后備查,發現差異及時查找原因并予以解決。
2.銀行存款管理,嚴禁出借賬戶為他人提供方便;嚴禁多頭開戶,一般除了開設一個基本賬戶外,可開設另一個賬戶用于納稅或者繳納住房公積金等;空白支票由出納保管、印鑒由主辦會計保管;不得開具遠期支票和空白支票;空白支票上嚴禁預蓋印章;付款時,支票上的收款人必須與發票等票據相符;支票或者網銀轉賬支付確保手續完善;出納網銀錄入后,由主辦會計審核并支付;銀行存款每月必須與銀行對賬單核對,對于未入賬款項可通過編制余額調節表填列,確保賬實相符。
3.銀行承兌匯票管理。應當設置應收票據登記簿,注明收到日期,上交單位,票面金額、票據號碼、一旦支付或者托收,及時在登記簿上注明;嚴禁辦理票據貼現業務;電子承兌由出納在網銀提示付款后,主辦及時予以審核。平時由出納核對余額,保證賬實相符;月底主辦會計和出納一起盤點,做好盤點記錄。如有差異,也必須及時查清原因。如應收款往來單位上交承兌,超出應收款金額時,可以退承兌,但退的承兌到期日期不得早于其交來的日期;也可以退現金或者支票,但必須扣除退還之日起至承兌到期日之間的利息,利率按照開戶行當前的貸款利率計算。
4.村級嚴禁用集體資金購買理財產品、股票、期貨等投資型、風險型產品。
所有應收土地租金、房屋租金、電力租金以及利息等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入賬;及時與往來單位核對應收賬款余額,每月將應收余額明細報備主管領導,及時催收;建立房屋租金管理臺帳,由合同管理員登記臺帳,臺帳中注明合同簽訂日期,租金收繳日期,租金金額等,每月月初將明細交書記、財務、收費員各一份;由收費員負責簽訂合同并催收租金。對于據不履行付款義務的債務人,及時采取法律措施,確保集體資產不流失。
對于購入的數量多且金額較大的低值易耗品應當建立物資登記簿。購買時有請購單,經辦人簽名,經村主任簽字同意后方可購買;購入后及時辦理入庫登記;領用時也必須由經辦人簽名,經主任同意方可領用。月底及時盤點物資,確保賬實相符。
在固定資產購入或者建造完成后,及時作為固定資產登記入賬,并及時記入固定資產明細賬,且發票后應當附有固定資產的圖片;每年年終,村委應當組織人員對所有固定資產進行盤點,確保賬實相符;如有盤盈、盤虧,報廢或者處置變賣的,及時通過兩委會提出書面意見,經村務監督委員會(或民主理財小組)審議并經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后方可按會計制度辦理相關增減手續和進行會計核算,并及時收回資產轉讓變賣價款。
對于應付賬款,必須及時與各單位核對余額,確保往來無誤;付款時手續完備,并嚴格按照合同履行,不得提前支付。
所有收入,均采用省農經站監制的《江蘇省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內部結算憑證》(以下簡稱收款收據),并全額入賬。
收款收據由主辦會計按規定到農辦領取,將已用完收款收據存根繳銷,同時填報《結算憑證銷號清單》。收款收據使用時要連本連號,不得跳本隔號,開具的收款收據必須加蓋村財務專用章。
村領回的收款收據應由出納保管,并建立登記簿進行登記管理。收款收據在使用和保管中,不得遺失,誰遺失誰負責。作廢的收據聯和記賬聯應連同存根聯一起保存。
因特殊情況,需要村其他人負責收回往來欠款等各項資金時,要與出納辦理領用空白票據的手續。收款人在收款業務結束后的二天內必須結報,結報時出納要將已開出的票據和收回的票據進行銷號登記。
所有支出的票據,必須是規范完整、事實相符、合法有效的原始票據。對于村書記、主任或者經辦人來說,無法從財務專業角度判斷是否合規。經辦人取得的票據內容必須是明細級,不得開具籠統的類似“辦公用品”、“電腦耗材”這類票據;如該票據上物資用于發放,應附有發放明細簽字單;取得票據后,經辦人先注明用途并簽字,主任予以“證明人”簽字,然后先提交主辦會計審核,經主辦會計簽署審核無誤意見后,方可讓書記簽字付款;對于審核有問題的,應當補齊手續再次審核;對票據不規范、手續不完備或開支不合理的項目,會計不得審核、書記不得審批,出納不得付款,會計不得入賬。不準使用第三方發票報支,更不準使用與出售貨物、提供服務不相符的稅種發票。
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的出租必須由村兩委會提出方案,經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全部在農村產權交易中心進行交易。針對村與企業、其他單位和個人簽訂的合同,應當及時關注是否到期,是否需要續訂、重訂。對于合同租金,任何人無權減免租金,如有特殊情況確需減免的,必須經兩委會提出方案,經村務監督委員會(或民主理財小組)審議并報經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方可執行。
所有集體用工需實行臺帳管理。農村環境整治等長效管護人員工資應附用工合同;其他用工支出必須一事一報,嚴格實行派工單制度,派工單要注明派工人、出工人、用工事由、工時及工價,工價標準由村兩委會提出方案和標準,經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后方可執行。每次用工結束后,由出工人核實確認簽字,且派工單上要有經辦人、證明人、審批人簽字。用工工資全部打卡到人(戶)。對用工不明細,多事項合并報支的用工支出,拒絕報支入賬。
3萬元以上小型工程必須進行審計結算。10萬元以下的工程項目,應有預決算手續、村負責招投標、審計;10萬元以上的工程項目,預算后通過鎮級辦理招投標、審計等。村委派人實時跟進工程進度,完工后經村兩人負責驗收通過,然后進行決算,再進行審計;憑正式發票、審計報告、完工單以及完工圖片和規范的手續辦理工程款項的支付。
綜上,將內控滲透到財務管理的方方面面,切切實實地提高了財務管理的效率,使內部控制有效發揮作用,權力約束在制度的籠子里,做到家底清、情況明,賬表、賬賬、賬實相符,確保集體資產的保值增值;也真正做到“科學理財、民主理財、陽光理財”,讓群眾滿意,讓人民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