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龍湖集團
截至2017年末,中國內地34個城市開通軌道交通并投入運營,開通線路165條,運營線路5033公里;2017年新增運營線路32條,同比增長24.1%;新增運營線路880公里,同比增長21.2%……上述數據,來自中國城市軌道交通協會發布的《2017年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統計報告》,一經發布便引起高度關注。毋庸置疑,多個城市都在進入軌道交通新時代。
而一條軌交線路開通,伴隨多個站點開發運營,怎樣實現沿軌道宜業、宜商、宜居,又能讓土地高效開發,實現價值增值,還能始終秉承以人為本呢?
答案是 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這種模式以軌道站點為中心,建立集工作、商業、文化、教育、居住等為一體的步行化城區;交通和空間一體化規劃及開發,使公共交通的使用最大化,居民能夠通過公共交通、自行車和步行的方式舒適、便捷出行。
TOD模式發源于美國,在東京、香港誕下頗多經典案例,近年也在深圳、廣州、重慶、成都等地陸續落地。而多年以來,在TOD領域持續深入探索的龍湖集團,也因其豐富的開發經驗,卓越的運營優勢和成功的項目案例,逐步獲得業內肯定。
這家規模突破千億的企業,擁有地產開發、商業運營、長租公寓、物業服務四大主航道業務,亦在積極試水養老、產城等創新業務,形成生態化服務集群。如此,龍湖利用TOD底盤,發揮協同效力,在不同城市區位的復雜空間,將業務合理調配形成生態圈效應,助力城市生長。目前,龍湖集團已在全國成功打造18個TOD項目。未來四年龍湖將進一步提速,超過30個TOD新項目陸續落地。
龍湖在TOD領域的實踐,可追溯到2003年。在此后在建的和已落地的諸多項目中,又以重慶沙坪壩項目、成都上城天街、重慶時代天街等較為典型。
目前,龍湖正在重慶沙坪壩高鐵站上,規劃建設集一條高鐵線、三條軌道線為一體的超大型商業綜合體,集合商業、聯合辦公、養老、長租公寓等業態,龍湖自持運營的天街擬于2020年開業。項目定位為高能級交通樞紐,將是全國唯一一個高鐵上蓋的TOD項目。
在這個項目上,龍湖和地方政府、軌交公司密切協作,打造高能級公共交通體系,舒適便捷的城市慢行系統。項目地下共7層,負1層為公交車站,負2層為出租車站和高鐵站臺,負3層為人行通道,負4層為高鐵換乘廳,負5層為出站通道,負6層為軌道站廳,負7層為軌道9號線站臺,多個樓層設地下停車庫,市民可實現高鐵、軌道交通、公交、出租車等多種交通工具零換乘。
過去,沙坪壩商圈以三峽廣場為中心,由天陳路、站東路、站北路以及小龍坎新街所圍合而成的多邊形區域,轄區面積0.27平方公里。經過龍湖、政府、軌交公司協作改造,商圈面積將擴大到0.74平方公里。再加上高鐵、軌道交通等交通換乘體系,及新增商業用地,沙區也將發展高端服務業、五星級酒店、高端寫字樓,商圈進一步提質擴容。

重慶沙坪壩項目剖面示意圖
在成都,2019年將開業的龍湖上城天街,擁有“城際快線+地鐵線+BRT”的軌道交通與“兩環+放射狀路網”的路網交通,周邊超20個公交站點, 5條地鐵線路交匯,其中1號線與6號線的交匯轉乘處位于上城天街負一層與負二層之間的11米超挑高轉換大廳,火車北站也將通過地下商業空間無縫接駁上城天街。
2012年已開業的重慶時代天街,位于渝中區大坪街道,屬老城區,人口密度大,商業氛圍差且交通不盡如人意。龍湖拿地后,利用時代天街和軌道交通1號線、2號線便捷連接的優勢,從交通組織入手,與政府完成渝中西區與重慶其他區域互通互聯規劃,逐步打通東西向和建立南北向交通,在區內實現順暢回轉和循環。
雙方還對時代天街地下地面和空中分別進行車流人流規劃。地下,政府將地鐵石油路站通過200米地下商街接入時代天街AB館。地下交通人行體系互通互聯,人流可從最北端地鐵站點步行抵達最南端站點;空中,時代天街各館間實現空中連廊連接,將一個封閉的區域變成24小時、365天開放的區域。
大坪也逐漸從過路地變成留得住人、留得住錢的大商圈,形成正向經濟循環。2012年至今,大坪已實現社會零售總額超500億元。
在大量TOD項目實操過程中,龍湖累積經驗,進行自我提升。與此同時,龍湖還不斷汲取國際先進經驗,重點參考對象即是東京、香港。去年,龍湖集團首席執行官邵明曉親自帶領高管團隊,赴東京拜訪東急不動產、日建工作坊,專程交流TOD內容。
那么基于國際經驗,龍湖的打法是什么呢?技術上,龍湖總結創新TOD模式、破局城市發展的七大原則,并將其運用于實際項目中。這七條核心原則包括:產城融合、形象塑造、一體開發、站城一體、樞紐形成、用地集約、環境保護。
除了內部資源,龍湖配置全球資源,打造TOD卓越團隊,這個名單堪稱豪華:TOD規劃設計資源上,西南交通大學(上海)TOD研究中心、林同棪國際、日建設計、東急等;商業規劃設計資源,德國ECE、湃昂國際、柯路建筑設計咨詢公司等;產業資源,盛世投資、中青旅、清華大學、清科集團等。
在龍湖強大經驗和開發能力下,不斷的TOD項目在全國陸續落下。但相較于打造標準化產品線,龍湖內部人士坦言,他們更傾向于運用TOD的模式和理念,因地制宜打造每個項目,在不同城市區位進行多種復雜度與業態融合度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