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聽 帕特里克·赫茲克 尼克萊·穆勒 斯特凡妮·申克
中國正在鞏固其全球電動汽車產業的領導地位
吳聽
帕特里克·赫茲克
尼克萊·穆勒
斯特凡妮·申克
供職于麥肯錫咨詢公司
2017年注定會成為載入電動汽車發展史冊的一年——這一年,全球電動汽車銷量首次突破100萬臺。按照目前的增長態勢,到2020年,電動汽車全球銷量有望達到450萬臺,將占到全球輕型車市場的約5%。
中國則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純電動汽車的銷量相當于歐洲和美國市場銷量之和。其中本土品牌電動汽車更占據了中國市場94%的份額。居于絕對領先地位。
政府對電動汽車的補貼和燃油汽車限行限牌政策,助推了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騰飛。更值得關注的是。中國政府近期調整了補貼標準。鼓勵高續航里程、低電耗和高能量密度車型的發展。這對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長期健康發展是個重大利好。
在最新發布的麥肯錫全球電動汽車發展指數(EVI)中,中國的全球排名領先。在衡量電動汽車市場滲透率的“EVI市場指數”中,中國的排名僅次于挪威,為全球第二。在衡量電動汽車產業化水平的“EVI產業指數”中,中國超越了德國、日本、美國等傳統汽車強國,名列全球第一。
縱覽過去幾年的麥肯錫EVI指數,我們還會發現,中國在短短數年內實現了對美國和德國的超越——2014年中國和德國的EVI兩項指數排名大致相同,但到了2018年,中國的EVI市場指數和EVI產業指數均大幅超越了德國。
可以說,中國正在鞏固其全球電動汽車產業的領導地位。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國家是挪威。挪威的電動汽車新車滲透率在2017年達到了驚人的32%,是全球少見的大眾市場充分擁抱電動汽車的國家。歐洲市場的另一支生力軍則是德國,它目前是僅次于挪威的歐洲第二大電動汽車市場。
與此同時,美國2017年的電動汽車銷量增長率僅為27%,落后于中國和歐洲。這主要是因為美國汽油價格較低,稀釋了電動汽車的使用成本優勢。
展望未來,電動汽車的發展可謂方興未艾。在全球范圍內,各大汽車廠商預計將在今后3年推出超過300款新電動汽車車型。新款電動汽車不斷推陳出新,主要是受到日趨嚴格的燃油汽車監管措施的推動,不少國家和城市甚至已經開始考慮完全禁售燃油汽車了。
中國電動汽車業的發展動向尤其令人關注。中國政府制定的“雙積分”政策(指工信部2016年9月頒布的旨在引導汽車產業電動化、低碳化發展的《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暫行辦法》——編者注),以及特斯拉汽車工廠落戶上海等利好消息,無疑會進一步推動中國電動汽車市場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