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疾病防治方面的難題嗎?
如果您想通過“醫患連線”了解疾病的防治情況或有問題咨詢,請將內容以短信形式發送到13834640471或加QQ2569680700,把您想知道的、您所關注的告訴我們,我們將在雜志上一一為您解答。歡迎您的提問。
廣西讀者蘇女士:我最近眼睛長了麥粒腫,請問此病是怎么來的?有沒有好的中醫療法?
連線醫生——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籍莉麥粒腫俗稱“針眼”,是睫毛毛囊附近的皮脂腺或瞼板腺的急性化膿性炎癥。此病主要由細菌感染引起,常與不良用眼衛生習慣和不當飲食有關,如眼睛過度勞累、用不干凈的手揉眼睛、熬夜、長時間上網、過多進食煎炸辛辣食物、使用劣質化妝品等。患糖尿病、屈光不正、營養不良、體質弱的人更易發生。可在患眼滴抗生素眼藥水或涂眼膏,早期局部可熱敷,癥狀嚴重者需口服抗生素。若出現膿點禁止自行擠壓,待膿腫成熟時到醫院切開排膿,可避免形成眼部皮膚疤痕。中醫也有辦法。早期可采用耳尖放血療法,口服清熱解毒的中藥,膿腫形成后可用火針治療。
如果反復發作應予以重視,最好到眼科做詳細檢查,查明原因。平時注意用眼衛生,合理作息,控制上網時間。有屈光不正者應矯正。飲食清淡,少食或不食辛辣、煎炸、燒烤、肥膩等食物。
廣東讀者黃女士:我的家族中有人得過胃癌,因此想讓父母定期做胃腸鏡檢查,預防癌癥。但他們害怕做胃鏡。聽說有一種膠囊內鏡,痛苦較小,請問篩查效果與傳統胃腸鏡相比如何?
連線醫生——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消化科主任劉思德消化道腫瘤可防可控,但只靠醫生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還需要居民增強早診意識,積極對癌癥進行早期篩查。只要及時篩查,依靠現有醫療技術手段已經可以發現極早期癌癥甚至癌前病變。如果能在早期篩查出消化道腫瘤,治愈率可達95%以上。年齡是消化道腫瘤的第一風險因素。胃癌在40歲以上,食管癌、大腸癌在45歲以上,發病率就直線上升。適齡人群應關注食管、胃的癌癥風險,40歲一定要做一次胃鏡篩查,45歲一定要做一次腸鏡篩查,如發現萎縮性胃炎、息肉、增生等癌性病變要及早處理。
腸胃鏡檢查是有創檢查,膠囊內鏡則沒有痛苦。吞下膠囊內鏡后,鏡頭從食道開始拍攝照片,直到被自然排出,每次會拍攝5萬張左右的照片。如今可借助機器人的力量,將數以萬計的圖片逐張檢查,精準定位到病灶,協助醫生完成70%的閱片量。機器人在觀察圖片的過程中可掌握圖片的紋理、輪廓、顏色特征,發現異常會標識出來,準確率大大提升。
北京讀者陳女士:我近期感冒后發現尿中有血,并伴有眼皮浮腫、容易疲勞。檢查發現尿蛋白升高,請問可能是啥原因?
連線醫生——北京電力醫院腎內科(血透室)主任繆潔萍血尿是很多疾病的重要信號。絕大多數情況下,肉眼是看不出血尿的,必須用特殊的儀器或顯微鏡才能發現。嚴重的血尿,肉眼能看到尿液呈現紅色,稱為“肉眼血尿”。免疫球蛋白A(Ign)腎病是引起血尿的常見原因,血尿是其主要表現。部分患者以高血壓,眼皮、面部或腿腳水腫,腰酸,易疲勞,貧血,不孕等癥狀起病,容易誤診。IGA腎病需要行腎穿刺活檢才能明確診斷。一般情況下,起病10年后約10%~20%的患者需要透析治療,20年后升至30%~40%,約占我國透析患者的30%。蛋白尿是衡量病情的重要指標,應定期檢查,尤其是24小時尿蛋白的定量檢查。查明病因后要遵醫囑積極治療,以免發展為尿毒癥。
北京讀者張女士:我因外傷造成急性腰痛,請問能使用腰圍嗎,怎樣使用呢?
連線醫生——北京按摩醫院亞健康治療中心王光濤對于急性腰腿痛病人來說,佩戴腰圍可以幫助患者很快地緩解疼痛,也是治療手段之一。
那么,如何正確使用腰圍呢?1.腰圍的規格要與患者本人腰的寬度、周徑相適應,其上緣須達肋下緣,下緣至臀上部。腰圍后側最好有硬板支撐,且不宜過分前凸,以平坦或略向前凸為好。不要使用窄的腰圍,以免腰椎過度前凸,并且固定效果差。也不要使用短的腰圍,腹部過緊會產生不適感,可先試戴半小時,固定、舒適要兼顧。
2.腰圍適合急性期使用,一般使用7~15天,待急性疼痛緩解后即可去掉腰圍。慢性腰痛患者不要使用腰圍,腰圍在支撐腰部的同時,減少了腰部肌肉的負擔,長期下來,腰部肌肉的工作能力下降,收縮能力下降,待日后取下腰圍后,肌肉的力量將不能支撐腰部的重量,腰部不穩定就會出現,癥狀就會反復發作。
3.去掉腰圍后,要加強腰背肌的鍛煉,盡快地恢復肌肉的力量,增強腰部的穩定性。
北京讀者衛先生:近幾個月,我老是感覺咽不下飯,經檢查為賁門失弛癥,請幫助解釋一下。
連線醫生——北京朝陽區醫院消化科副主任醫師王啟龍賁門失弛是一種罕見的食管肌組織病變。顧名思義,就是食管“松弛障礙”,即食管下括約肌(位于食管、胃之間的一種環形肌肉)在進食時不能開放,從而阻止了食物通過食管進入胃,這就導致賁門失弛癥患者進食困難。
發病率估計為十萬分之一,絕大多數病人在25~60歲之間。最常見癥狀是吞咽困難。吞咽后食物有停留在胸腔內的感覺,固體或流體食物均吞咽困難,癥狀持續,病情進展緩慢。這與食管癌表現不同,很多病人都是在癥狀嚴重時才就醫。
大多數患者有反食癥狀,反食指嘔吐食管內存留的從未進到過胃內的食物或唾液。食管明顯擴張的病人常反食隔夜食物。反食經常發生在夜晚平臥時,食物一旦反流到喉部就會產生咳嗽或窒息,如果誤吸到氣管和肺就會導致肺部感染(吸入性肺炎)。
其他的癥狀還有:消瘦、燒心、不能打嗝、咽喉刺激感和精神敏感。目前有非手術和手術兩種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