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徐一小
【摘要】小學美術教師在進行欣賞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這樣才能有效的提升小學生的課堂學習熱情,為學生帶來輕松愉悅的學習樂趣與情感體驗,并且能夠使小學美術欣賞教學的質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進而使小學生逐漸具備一定的鑒賞能力。本文重點圍繞“增強小學美術欣賞教學趣味性的實踐探索”這一課題展開討論,希望能夠為廣大小學美術教師帶來一定的參考價值。
【關鍵詞】小學美術 欣賞教學 趣味性 實踐探索
【中圖分類號】G623.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3-0209-01
引言
小學美術教師在課堂上開展欣賞教學,能夠有效的提升小學生的美術素養與鑒賞能力。因此,教師在實際的欣賞教學過程中,必須注重對小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有效的提升,提升小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小學美術教師應當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欣賞美術作品的熱情。
一、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美術作品
小學美術教師在進行欣賞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注重提升小學生的藝術素養,使小學生更加深刻的理解美術知識。因此,小學美術教師應當充分了解小學生的心理特征,選擇一些顏色比較豐富,層次感強的美術作品,這些作品能夠有效的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有效的提升小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從而使美術欣賞教學的教學質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例如,在學習《色彩中的冷與暖》這一課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選擇一些色彩較為豐富的美術作品引導學生欣賞,可以欣賞凡·高的《夜間露天咖啡座》。并且可以鼓勵學生在互聯網上搜索同類型的美術作品,區分作品中的冷色調與暖色調,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與欣賞,這樣不但能夠提升美術欣賞教學的趣味性,還能增強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
二、創設美術欣賞情境,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小學美術教師在進行欣賞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創設有趣的美術欣賞情境,激發美術欣賞教學的興趣,極大的提升小學生課堂學習的專注度,從而提高美術課堂的教學效率。學生處于形象生動的教學情境之中,能夠更加深入的理解美術知識。例如,在進行《迷人的動畫片》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創設出一個有趣的情境。教師應當運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播放學生喜愛的動畫片,并且鼓勵學生扮演動畫片中的角色進行課堂表演。在表演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進行提問,引導學生探究動畫片之中蘊含的藝術性。通過教學情境的創設,能夠使學生充分的站在藝術的角度理解美術知識,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成果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三、運用游戲的形式開展小學美術欣賞教學
小學美術教師在進行欣賞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運用游戲的形式開展課堂教學活動,從而有效的提升小學美術欣賞教學的趣味性。兒童對游戲活動往往有著非常大的興趣,是小學生喜聞樂見的學習方式。因此,教師應當將美術欣賞教學課堂內容與有趣的游戲相結合,并且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特征,不但使小學美術教學的趣味性得到提高,并且能夠有效的提升小學生的綜合素養。
四、通過藝術角度的觀察來進行美術欣賞教學
小學美術教師在進行欣賞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通過藝術角度的觀察,來引導學生欣賞美術作品,使學生充分體會到作品中的美感與藝術價值。教師應當引導學生站在藝術創作的層面上分析美術作品,對作品的構圖、用色以及線條的勾勒進行有效的探討,欣賞作品中展現出的藝術表現力。這種教學方法能夠有效的激起學生的欣賞熱情,并且能夠強化學生的美術專業知識。例如,在欣賞齊白石的《蝦》時,應當引導學生觀察齊白石作品之中線條的美感與造型能力。齊白石的蝦惟妙惟肖,用簡單的墨色將蝦的動態描繪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教師應當向學生講解齊白石的創作技法,使學生深刻的體會齊白石美術作品中蘊含的藝術價值,從而獲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五、通過美術故事來進行欣賞教學
小學美術教師在進行欣賞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通過美術故事來引導學生欣賞美術作品。小學生好奇心較強,比較喜歡有趣的故事,因此,在欣賞美術作品的過程中向學生講述作品中蘊含的故事,能夠有效的提升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的積極性,從而保證小學美術課堂的質量。例如,在欣賞徐悲鴻的《奔馬》時,可以向學生講述一個草原上馬兒奔騰的故事。有趣的故事能夠使學生深切的體會到作品中表現出的藝術氛圍,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學習豐富多彩的美術知識,這樣不但能夠提高美術欣賞教學的質量與效率,還能使小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萬華.增強小學美術欣賞教學趣味性的實踐探索[J].美術教育研究,2017(02):178.
[2]葉瑩.增強小學美術欣賞教學趣味性的實踐探索[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6,(09):100-102.
[3]趙熙子.小學美術欣賞課有效教學策略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17(24):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