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黃文煒
17日,作為日本核能政策基礎的《日美核能協定》在30年期滿后自動延長。目前日本的钚持有量能夠制造6000枚核彈,且隨著核廢料再處理工廠的興建,總量還會不斷增加。在朝鮮半島無核化的進程下,日本的钚持有量引起廣泛擔憂。
日本共同社17日稱,目前日本在國內外的钚持有量有大概47噸。為了提取钚進行再利用,日本政府和電力公司正在推進再處理工廠的建設。如果再處理工廠全面運作的話,每年將新提取出8噸钚。與此同時,福島核事故后,日本核電站重啟工作進展緩慢,對钚的消耗量進一步降低。
朝鮮日報網17日稱,1988年,以不用于生產核武器為條件,美日兩國簽署《日美核能協定》,允許日本作為唯一一個非擁核國家,進行鈾濃縮活動并將使用后的核廢料進行再處理提取钚,用于發電。該協定以30年為周期,自動延長,如果任何一方通知廢除,該協定將在6個月后廢除。目前,美國和日本都未表示出廢除的意愿。
隨著朝鮮無核化成為熱點,國際社會對日本持有大量钚表示擔憂。“日本不斷增加的钚持有量引起恐慌。”法新社17日以此為題稱,朝鮮有可能以日本的钚持有量為由,拒絕無核化。報道援引美國國務院之前負責軍控和核不擴散事務官員康特里曼的話說,東京的钚處理項目可能導致地區核競賽。報道還強調,如果發生地震等自然災害或者被恐怖分子盯上,日本的钚可能帶來災難性后果。雖然美國沒有表示要廢除該協定,但卻一直對此表示擔憂,要求日方就钚的管理和使用進一步盡到說明責任。
日本國內也出現要求廢除《日美核能協定》的聲音。《朝日新聞》發表社論,認為日本政府使用钚的合理性正在失去,日本應該廢止核燃料再利用政策。共同社稱,日本民間對于繼續推進再處理工廠項目也產生懷疑,認為日本政府處在岔路口,應該“從零開始重新討論核燃料循環,驗證是否應該繼續進行再處理”。
日本外務大臣河野太郎17日表示,努力削減日本持有的大量钚很重要。共同社稱,日本原子能委員會將于近期公布新指南,內容包括政府批準的再處理實施量僅限钚熱發電所需的量、再處理工廠啟動后出現的剩余部分盡量控制在最低限度等。▲
環球時報2018-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