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李騫
由中國共產黨主辦的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非洲專題會,7月17日至18日在坦桑尼亞達累斯薩拉姆舉行,非洲約40個政黨和政治組織領導人應邀與會。這場大會讓《環球時報》記者想起一名尼日利亞人與中國的故事。
2005年,尼日利亞商人查爾斯·歐科科剛到北京就被中國蓬勃發展的經濟震撼了。隨著時間推移,一個想法在他腦海里扎了根——為什么尼日利亞不能學習中國的政治經濟發展模式呢?在他看來,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經濟成功的關鍵。
后來,歐科科在北京拿到國際關系碩士學位,花了兩年時間寫了本書,認為尼日利亞與中國有很多相似之處,學習中國是尼日利亞的內在需求。
作為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尼日利亞民族和部族眾多,自1960年脫離英國殖民統治以來一直實行三權分立制度。“從1960年10月開始,尼日利亞在民選政府和借助民主上臺的軍政府之間變來變去。”歐科科在書中說。
《環球時報》記者近日在北京與歐科科見面時,他是開著奔馳來的。今年42歲的他做尼中貿易做得風生水起,但他說,自己真正的興趣是研究政治經濟。
尼日利亞社會總體穩定,但歐科科認為,其民主制度已經失敗。他說,像尼日利亞這樣一個有250多個民族的國家,最大的挑戰是人們總是團結在各自民族和宗教的政黨周圍。他所在的西南部伊博族部落就有自己的政黨。
尼日利亞北部居民以穆斯林為主,南部多數信仰基督教。“通常情況下,不管是誰,一旦成為政府官員,他只為自己的族人做事,不顧全局利益,”歐科科說,“打破這種割裂狀態的唯一辦法就是將所有人納入一個體系當中。”
歐科科認為,民主選舉很容易被政客和富人操弄,腐敗和舞弊因此頻發。很多競選者雇用無所事事的年輕人當打手,威脅當地選民。尼日利亞失業率居高不下,一點點錢就能讓年輕人變成暴徒。尼日利亞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06年至2017年失業率平均值為10.63%,2017年第三季度達到18.80%。
在歐科科看來,尼日利亞的問題在非洲有很大代表性。非洲大陸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擺脫殖民統治以來,很多國家走上多黨制道路。但在歐科科眼中,它們的民主畸形發展。他認為,世上沒有統一的民主范式,民主本身在不斷演進。比如美國,在不遠的過去,美國民主還只是男性和白人的事。
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院長張維為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中國不搞制度輸出。“我們提供一個自己的模式,不強加給別人。當然,如果這個模式做得確實成功,人家是會來學習的。這一點中國與西方不同。西方說‘我的模式好,要強加給你。”▲
環球時報2018-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