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紹烈
每個少年的心里都藏著一個夢想
安子本名薛寧,1977年出生于河南省新鄉市,父母是大學老師。安子從小在校園里長大,單純而恬靜。由于出生時早產,安子小時候身體非常不好,時常去醫院看病。由于打小就有哮喘病,一跑步就氣喘,所以安子常常被同學們叫作“小腳老太太”。
也許真的是“上帝關上了一扇門,必然會打開一扇窗”,正因為有哮喘病,所以安子比別的孩子要安靜很多。安子從小就喜歡看書,而且一看就是幾個小時,一動不動,父母喊她出去玩,她都不肯。除了學校里訂閱的《小學生優秀作文》,安子最喜歡的就是父親每月為她購買的《童話大王》和《故事大王》。直到現在,安子的母親還保留著當年安子讀過的《小學生優秀作文》,書都幾乎被她翻爛了。
看電影、電視劇的時候,安子每次都會寫觀后感。這為她日后的寫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上小學六年級的時候,安子癡迷起了四大名著?!段饔斡洝贰都t樓夢》等“大塊頭”她都一一翻看過。她還曾在《新華字典》的扉頁上,歪歪扭扭地寫了三個字:吳承恩!寫字的那一刻,她就已經在心中種下了夢想的種子。她豪邁地想:不管未來如何,哪怕窮困潦倒,哪怕漂泊一生,也要寫一部流芳百世的作品,這樣才不枉來人世一遭。
母親很支持安子,經常從圖書館借一些書給她讀,于是安子記住了尼古拉·阿歷克塞耶維奇·奧斯特洛夫斯基,記住了他筆下的保爾·柯察金;記住了《增廣賢文》里的“芙蓉白面,不過帶肉骷髏;美艷紅妝,盡是殺人利刃”。
要想“吃肉”,就要先學會“挨打”
在父親的鼓勵下,安子從小學時開始嘗試投稿。學生時代,她臥室的窗臺上總會放著一沓信封和郵票,安子的父親用這樣的方式呵護著女兒的愛好。安子的夢想就在一封封的投稿信里燃燒了起來。從《小學生優秀作文》到《新鄉日報》,再到《新鄉廣播電視報》,安子的投稿從未間斷過,即使石沉大海、杳無音信。終于有一天,安子的一篇作文在《新鄉廣播電視報》上發表了,那是她人生的處女作,她興奮了好一陣子。
接下來,還是一次次地石沉大海,不過安子從未放棄、從未沮喪過,因為她知道,路很長,不必著急。她還想方設法給投稿的雜志社、報社的編輯打電話,詢問稿件的問題所在,請編輯給予指點。
后來,安子開始參加各種全國征文大賽。那時候,安子的家庭條件并不富裕,房子還是租的,加上安子常常生病,家里的負擔也不算輕。第一次參加全國青少年作文大賽,安子曾為40元的參賽費發愁,可她實在太想參加了,就向同學借錢,但沒有借到,她砸破自己的小存錢罐,東拼西湊,才湊了不到20元錢。最后,她還是苦巴巴地向父母開了口。至今,她都感謝父母的支持。
中學期間,安子幾乎每年都參加全國青少年作文大賽,直到她拿到全國青少年作文大賽的金獎!那一年,一共有9名同學獲得金獎,他們被深圳的一家出版社邀請到深圳免費旅游一周。那是安子第一次一個人坐那么久的火車,雖然上車時有母親相送,下車時有出版社的老師接站,但安子還是戰戰兢兢。然而,就是那次為期一周的旅行,讓安子開闊了眼界,也堅定了她追逐文學夢想的信心。
成年后,在很多次新書發布會上都會有讀者問安子,文學道路該怎么走,安子每次都會告訴那些熱愛文學的青年朋友:“要想‘吃肉,先要學會‘挨打。正是無數封投稿信,墊起了我腳下的磚頭,讓我能夠攀上文學殿堂的圍墻,踮腳向里張望;正是一封封退稿信和無數個求教的電話,讓我能夠有勇氣爬過文學殿堂的圍墻,跳進去,小心翼翼地去做一名文學殿堂里的小學生。”
從央視記者到知名作家的獨行之旅
有意思的是,安子大學四年學的竟然不是文學類專業,而是國際貿易,安子當時報考這個專業的理由很簡單,那就是她覺得這個專業不用死記硬背。直到高考前,安子還問了一個讓物理老師抓狂不已的問題,那就是“什么是短路,什么是斷路”,但是安子還是考上了大學。
關于高考還有個趣事,當時高考成績下來的時候,安子得到的第一個消息是她的語文考了滿分,她欣喜若狂。后來,她才弄明白,她并不是語文考了滿分,而是作文考了滿分。
大學畢業后第一年,安子加入了河南省作家協會,她先后做過《中國青年》雜志社編輯、記者,中央電視臺記者,26歲的時候,安子的第一本書出版了。最終,她做了一名自由撰稿人。全國諸多知名報刊上都發表過安子的文章,她在寫作上義無反顧,為了生活拼盡全力。
后來,她出版了許多書,從《民國無間道》到《轉角遇見幸?!?,從《愛情心理么么噠》到《愿有人與你相約盛開》,她舉辦了一次又一次的新書發布會,接受了一次又一次的采訪,成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文藝之聲《品味書香》欄目的周五嘉賓,每周五出現在電波里,為全國的文學愛好者解讀經典作品。
這一路上,安子是孤獨的。初到北京的時候,安子被西客站穿綠色軍大衣的阿姨拉到翠微大廈旁邊的小胡同里的破舊賓館住了兩天。她攥著北京地圖,默念著“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到西二環跑了兩天,終于在長安街旁邊老胡同里土坯地面的四合院單間和月壇北街幽靜的老四層樓的單間之間做出了選擇。于是,她花70元錢打車去永定門車站取了托運來的心愛的電腦,住進了《中國青年》雜志社附近的月壇北街。
后來,安子在中央電視臺做記者的時候,有一個保險公司的副總覺得她口才好,要拉她去做保險。那位副總每周給安子打一個電話,持續打了半年多,從沒有間斷過,安子當時差點動搖了。她打電話問父母:“我要不要試試兼職做保險?”安子的父親當時就說了一句話:“好好寫你的東西吧,一件事做好就行了?!?/p>
再后來,北京的房子開始漲價的時候,有一個房企的老板邀請安子去做他們的媒體總監,那個時候一個售樓小姐兩年就能賺一套房子。安子又給父母打電話:“我換個賺錢多的行業吧?”安子的父親還是那句話:“好好寫你的東西吧,一件事做好就行了?!?/p>
這些年,安子也被很多人嘲笑過、不屑過,然而無論如何,安子最終守得花開——2018年的北京圖書博覽會上,安子坐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直播間里,為大家解讀自己的新書《愿有人與你相約盛開》。
孤獨也罷,奇跡也罷,安子就像一頭老黃牛,一直低著頭,拼命向前跑。一路上,她感謝家人的支持,感謝朋友們的幫助,甚至感謝那些曾經笑過她的人。2018年的下半年,她的懸疑小說《白夜救贖》將隆重出版。
安子會一直寫下去,在文學道路上一直走下去,從攀在文學殿堂的圍墻外踮腳張望,到走上文學殿堂的領獎臺,讓我們拭目以待,且待黃河兒女安子輝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