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開敏
老吳最近經常感覺腿痛、乏力,偶爾還有低熱。鄉衛生院懷疑是風濕性關節炎,開給抗生素、非甾體抗炎藥和抗風濕藥治療,效果不佳,且雙下肢關節附近出現數個皮下紅斑。轉診到市人民醫院,醫生仔細詢問病史,結合血沉升高、c反應蛋白陽性、結核菌素強陽性、胸部x線可見結核病灶、骨關節x線未見異常等證據,明確診斷是肺結核(結核球),結核性變態反應綜合征。
結核性變態反應綜合征比較少見,國內近20年的臨床報道僅有數千例。過去曾將該綜合征稱為結核風濕癥, 目前已證實該綜合征的發病機理主要與結核桿菌感染所引起的變態反應有關,故使用結核性變態反應綜合征更為確切。
由于結核性變態反應是以關節病變為主要癥狀,因而易被誤診為風濕性關節炎或類風濕性關節炎。臨床資料指出,其誤診率高達70%。對此,人們需要提高警惕,認真把握好結核性變態反應綜合征的臨床特點,仔細鑒別,以降低誤診率,提高治愈率。
1.結核性變態反應綜合征患者可有多種癥狀同時或先后存在,主要表現是發熱、關節疼痛和皮膚損害癥狀。約半數以上患者合并存在這3種癥狀,1/3患者存在1~2種癥狀,少數患者還可同時有口腔潰瘍或心肌炎征象。
2.發熱一般為低中度發熱,極少出現高熱。伴隨盜汗、乏力、食欲不振,消瘦等結核中毒癥狀。
3.關節疼痛以急性多見,以大關節受累為主,例如膝關節或踝關節紅腫與壓痛。
4.皮膚損害具有特征性,主要是雙下肢關節附近出現多發性結節性紅斑,紅斑可反復出現,部分伴有皮下小結。
5.多數患者可查出現癥肺部或肺外結核病灶,少數可見陳舊性結核感染灶,還有少部分患者未能發現結核病灶但抗結核治療有效。后兩種情況誤診率高,尤其要提高警惕。
對可疑患者要了解有無結核病史,有無其他部位的結核病,并行結核菌素皮試,進行骨關節X線攝片檢查,以鑒別診斷。即便沒有結核病史,也沒有現患結核病癥狀,但如果有上述2個以上癥狀,抗風濕治療2周無效,也要慮及該綜合征,并進一步行結核病的相關檢查。
結核性變態反應綜合征的治則,一是抗結核治療,二是對關節紅腫熱疼較重者給予布洛芬口服,對癥處理,必要時加用強的松口服,以減輕變態反應。一般認為,經過4-6周抗結核治療,結核性變態反應綜合征的癥狀便可顯著改善。但務必要堅持全程抗結核治療,才能徹底控制結核變態反應綜合征不再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