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笑話
浪費錢
媽媽帶兄妹二人玩海盜船。下來后妹妹直哆嗦,哥哥卻跟沒事人一樣。
媽媽對妹妹說:“嚇成這樣子,以后別玩了,浪費錢!”
哥哥在一旁笑,媽媽又說道:“你一點都不怕,下次也別玩了,浪費錢!”
求救電話
突然接到老爸電話:“閨女,我不知道我現在在哪兒,周圍一片漆黑,你媽電話打不通,快來救救我。”
掛了電話,我飆著淚往家跑,找到老媽把事情跟她說了,問她該怎么辦。老媽淡定地說:“別理他,自己喝多了,反鎖在廁所里出不來,還把燈關了!”
(河南周口 蘇童/文)
智力沖關·朋友在吹牛嗎
有一天,湯姆收到一封來自國外的信,信的內容是這樣的:“今天是我來到以色列的第5天,我去了它和約旦交界的國界鄰近,在那里的湖中痛快地游了一次泳。以前,你們一直譏笑我是一個旱鴨子,可我這一次既能夠游自由泳,也能夠游仰泳。當我伸展四肢浮在水面上仰看藍天、白云時,我簡直像進了天堂。我甚至還吸了一口氣潛進水下。事后我才知道,我的下潛深度已經到達海平面下390米,而我竟然沒有應用任何潛水工具。只不過游泳之后皮膚覺得很粗糙……”
看了上面的這封信,湯姆一直感到他的朋友是在吹牛。那么他是在吹牛嗎?可信度到底有多少?
(吉林四平 王世全/輯)
言論
背景:點開朋友圈,時常可以看到《警惕!幾種不能一起吃的食物》《某地某人XX與XX同食導致死亡》之類大談“食物相克說”的“科普”文章。不久前在央視財經播出的“3·15”晚會上,“食物相克說”被辟謠。網絡上廣為流傳的發布食物相克圖譜的中國營養協會,實際上是民政部早已曝光的非法機構。正規的營養領域協會名為“中國營養學會”。
醫學專家認為,藥材的確有搭配合理不合理的問題,搭配不當可能帶來中毒;但食品性質溫和,正常飲食數量下,并不會引起相克問題。
藥物和食物之間有可能存在不良反應。比如吃一些控制血壓、血脂的藥物不能吃袖子,醫生和藥師都會提醒患者。藥物包裝上經常會寫明,服藥期間不能吃什么食物,以免引起不良反應,或者影響到藥物的療效。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中國營養學會理事范志紅
人體并不是一個適合發生復雜化學反應的“場所”。對于這些食物,只要食用者本身是健康的,食用量在正常范圍內,就不用擔心。假如真的出現問題,首先可能是食物不衛生,其次可能是食用者對某種成分過敏。也有可能是食用者處于腸易激惹綜合征。
——北京友誼醫院營養師、北京營養師協會理事顧中一
沒有任何科學實驗證明兩種日常食物一起食用會導致食物中毒。除非誤食了本來就有毒的動植物,比如毒蕈、河豚、麥角等。現代營養或相關學科專著中并無“食物相克”一詞。很多食物相克傳言屬于“以訛傳訛”。
有些食物的營養成分在吸收時確實會相互影響。其結果是影響某些營養物質的吸收與利用,根本不會引起中毒。
——江蘇省人民醫院藥劑科主任藥師蔣宇利
比如大家所熟知的海鮮和維生素c一起吃會產生砒霜。而實際上根據測算,即便正常海鮮中的砷和維生素c非常徹底地發生化學反應,吃進上百千克才有可能達到中毒的量。人們在吃海鮮的時候喜歡滴一些含有維生素c的檸檬汁來去除腥味和油膩,這已經是全世界皆知的食用方法,不用擔心導致砒霜中毒。
——原中國營養學會秘書長賈建斌
中醫認為,所有食品都分寒、熱、溫、涼。不同性質的食物共同作用于人體,可能會產生一些副作用。比如,螃蟹是寒性,柿子也是寒性,兩個寒性的東西放在一起,如果趕上虛寒體質的人,就容易腹瀉。但這不是食物本身“相克”,而是與人的體質等個體因素相關。
——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谷曉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