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雷
【摘 要】中俄蒙經濟走廊的建設是“一帶一路”戰略下實施的,中蒙俄經濟走廊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互聯互通,提升跨境運輸能力,提升貿易便利化,推動三個國家的經貿合作,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本文從中蒙俄經濟走廊的基礎設施建設,經貿合作,產能合作,跨境旅游合作等方面研究分析推動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
【關鍵詞】中蒙俄經濟走廊;基礎設施建設;產能合作;跨境旅游
一、引言
2014年9月11日,習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組織峰會杜尚別峰會舉行的第一次中蒙俄元首會晤時,提議打造中蒙俄經濟走廊,獲得了俄羅斯和蒙古的積極響應。在2015年7月,中蒙俄三國首腦在俄羅斯烏法進行了會晤,將中國“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俄羅斯跨歐亞大鐵路改造,蒙古“草原之路”倡議對接,推動中國提議的中蒙俄經濟走廊的建設,通過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跨境運輸的便利化,促進經貿合作,從而給各國的經濟發展帶來機遇。目前國內外對于中蒙俄經濟走廊的研究比較多,研究成果比較豐富。李新(2015)通過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實現絲綢之路經濟帶與俄羅斯跨歐亞發展帶對接蒙古國草原之路對接實現推動東北亞區域合作進程。王明昊(2015)通過實證研究的結果表明中俄,中蒙的貿易聯系的緊密程度和補性系數比較高。本文通過中蒙俄經濟走廊的基礎設施建設給三國經濟發展帶來的積極作用,通過深入分析2015年中蒙和中俄的貿易結構說明中俄,中蒙之間的貿易具有很強的互補性,通過中蒙俄的產能合作,通過發展跨境旅游來助推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
二、中蒙俄經濟走廊基礎設施建設
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是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的首要任務。中蒙俄經濟走廊主要包括兩條通道:一是中國華北通道,從京津冀—呼和浩特—烏蘭巴托—俄羅斯—歐洲。二是中國東北通道,從大連—沈陽—長春—哈爾濱—滿洲里—俄羅斯赤塔—歐洲。相比之下,東北通道的蓬勃發展將極大地拉動中國東北地區與蒙古國、俄羅斯遠東地區經濟的發展。為此,首先,要完善跨境鐵路的對接建設。積極推動綏芬河—俄羅斯格羅捷闊沃、“兩山”( 阿爾山—喬巴山) 鐵路、牡丹江—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跨境鐵路等項目的建設進程,確保跨境物流通道的暢通。其次,加快推進公路建設,積極推動黑河、洛古河、東寧等口岸界河公路橋以及黑河索道等項目的建設工作。再次,積極推進跨國陸港通道建設,發揮東北地區遼寧的港口優勢,推進“遼海歐”、“遼滿歐”、“遼蒙歐”三大通道建設。中蒙俄經濟走廊基礎實施如果實現互聯互通,不僅可以節約運輸費用而且可以縮短運輸時間,提高運輸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中蒙俄經貿合作
2015年中國和蒙古之間的貿易量達到52.6億美元,占蒙古總貿易量的62%。其中,出口到中國的為39億美元,占總出口額的83.5%。從中國的進口額為13.6億美元,占總進口額的35.8%,占比最高。2015年,在蒙古出口產品結構中,礦產占78.8%,其中,煤炭,銅粉,鉬粉,螢石,7種金屬如鐵礦石,鋅礦,原油,占出口的78.1%。2015年蒙古主要出口到中國的礦產是:96.8%的煤炭,99.3%的銅粉,72.8%的鉬粉,41.8%的螢石,100%的原油和100%的鐵礦石,89.5%的鋅礦。中國已經連續超過十年占據蒙古的最大進口國地位。2015年,從中國進口的礦產為:90%的天然氣進口,大約6%的石油進口,從中國進口99.6%的汽油,柴油,硫和多硫化物和水泥,2015年從中國進口的主要是天然氣,食品,機械和裝備等。據商務部統計,截至2015年底,我國企業累計對蒙直接投資40.3億美元。2015年,我國對蒙非金融類直接投資2.7億美元。截至2015年底,蒙企業對華直接投資累計3109萬美元。2015年中俄貿易額680.7億美元。根據中國商務部網站,國別貿易報告,2015年俄羅斯對中國出口主要商品構成(類)總額286.06億美元,其中商品的構成,礦產品70.2%,木及制品7.9%,機電產品5.6%,化工產品4.7%。俄羅斯自中國進口主要商品構成(類)總額349.46億美元,其中產品的主要構成,機電產品49%,紡織品及原料8.9%,賤金屬及制品7.4%,家具,玩具,雜項制品5.9%,化工產品5.1%,塑料橡膠4.6%等。從上述統計數據分析可以看出中蒙,中俄兩國的貿易呈現出很明顯的貿易互補性。根據國際貿易的資源稟賦理論和比較優勢理論,中國與俄羅斯和蒙古貿易合作,對于參與各方都是有利的,可以實現專業化分工,實現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推動各國實現經濟政策協調,開展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區域合作,從而提高經濟運行效率和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
四、中蒙俄產能合作助推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
目前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到蒙古和俄羅斯遠東地區進行投資,建立公司或者與當地政府和企業,其中在2014年就有超過6500家中國企業在蒙古經營,總共投資了大約35億美元,并且來自中國的投資持續增加。中國參與蒙古和俄羅斯遠東地區的能源和礦產的開采和加工,應該以整個產業鏈為導向,延長產業鏈,增加附加值。中國與俄羅斯和蒙古進行礦業合作,能源合作,依賴于與蒙古和俄羅斯資源和技術的三方合作企業,來形成煤,石油和天然氣開發公司,進行能源勘探,采礦和下游化工產品。中國支持國內的優勢企業參與俄羅斯和蒙古發電廠和輸電線路的建設和可再生能源合作建設,建立煤基地和可再生能源基地,在蒙古和俄羅斯構建智能電網,電網探索蒙古和俄羅斯和鄰國運輸礦產合作,能源的新模式。積極鼓勵企業到蒙古和俄羅斯礦業建立公司或與當地政府和企業聯合開辦公司生產銅,鎳,鉛制品,冶煉和銷售銅鎳和引導建立礦產基地,提高礦物的原位轉化率,合作開發有色金屬深加工,新合金材料及相關加工,礦產和基礎設施,為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提供基礎支持。加強能源和礦產有關的輔助設備制造產業的合作。結合能源采礦業合作,積極規劃和實施礦山機械,冶金機械和化學設備制造的相關方面,鼓勵國內的相關企業進行采礦設備,礦物加工設備,冶金設備,化工,機械的開發和其它支撐產業與蒙古和俄羅斯的合作,研究開發有關礦山和化工設備制造和修理業務。通過推動產能合作,來推動中蒙俄經濟走廊的建設。
五、跨境旅游業助推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
隨著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出國旅行,同時傾向于選擇有異國情調,親近自然,有文化底蘊的地方作為自己的旅游目的地。中蒙俄三個國家已經意識到這個發展機遇,因為這不僅可以給國家帶來收入,而且可以帶動國家相關產業的發展,同時也會讓更多的人了解自己國家的歷史,文化,宗教,自然和人文景觀,歷史文化。中蒙俄經濟走廊相關區域擁有大量的旅游資源,自然資源像森林,冰雪,島和草原,富有特色的少數民族文化等。同時,中蒙俄經濟走廊可以通過把中國旅游區的中國的冰雪城市哈爾濱、長白山景區、大興安嶺和小興安嶺,草原旅游區的呼倫貝爾大草原,西伯利亞旅游區貝加爾湖,西伯利亞原始森林,烏布蘇湖盆地,阿爾泰山脈,同歐洲旅游區連接起來形成一個旅游圈。同時可以推出“萬里茶道”和“貝加爾湖-庫蘇古爾湖”等旅游路線,打造獨特的富有文化,歷史底蘊和自然風光的旅游業,建立國際旅游品牌。推動建立中蒙俄旅游共同體,可以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例如交通,餐飲,零售業和其它服務業的發展,可以帶動第三產業服務業的快速發展,促進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
六、建議
中蒙俄經濟走廊的建設會給中國,蒙古和俄羅斯三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帶來機遇。因此,三國政府間要加強交流合作,提高政治互信,提高三個國家政策的協調性。中俄蒙應當加快經濟走廊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通過經貿合作,產能合作,旅游業的合作推動中蒙俄經濟走廊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