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摘 要】當前,我國財政體制改革不斷深化,要求事業單位不斷規范財務制度,2012年財政部針對事業單位財務不規范等相關問題頒發了《事業單位財務規則》,首次將財務監督寫入財務規則,對財務監督的具體內容做出明確規定,并要求事業單位在建立財務監督機制的基礎上加強內外監督[1]。通過該財務規則的頒布可以看出,國家對國有資產的管理更加規范,對事業單位的財務收支問題更重視,因此,對當前我國事業單位財務監督狀況進行客觀分析,并在此基礎上為規范事業單位財務監督提出相關政策建議對規范事業單位財務,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事業單位;財務監督
當前,事業單位改革正在不斷深化,對事業單位財務進行規范監督是提高事業單位資源配置、提高效率,進行事業單位改革的關鍵舉措。因此,通過對當前我國事業單位財務監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發現:(1)事業單位在經營過程中缺少應有的對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視。(2)時期內的預算編制不科學。(3)事業單位財務監督管理機制不健全。(4)財務人員專業技能有待提高。認為今后事業單位在財務監督的過程中應注意:(1)增強財務監督重視程度。(2)建立科學預算編制機制。(3)完善財務監督管理機制。(4)加強財務人員專業技能培訓。
一、事業單位財務監督現狀
當前,雖然事業單位財務監督已經實施了六年,但是,由于事業單位在我國的獨特地位以及特殊性質,存在的一系列長期的客觀原因,事業單位在財務監督方面存在以下四個問題:
(1)事業單位在經營過程中缺少應有的對國有資產管理的重視。由于在事業單位財政改革以前,財務管理不夠規范,財務人員財務監督意識缺乏,缺少一種對國有資產管理應有的重視,忽視財務監督的重要作用。雖然進行了財務體制改革,加強財務監督,但是意識的轉變需要時間的積累,因此,事業單位要加強相關教育[2]。
(2)時期內的預算編制不科學。科學的預算編制是進行財務監督的基礎。一方面,目前,事業單位在預算編制過程中大多采用原有的增量預算法,并未按照《事業單位財務規則》規定的零基預算法。另一方面,事業單位在預算編制過程中收支預算缺乏相應的資源統籌,預算編制未能完全建立在事業單位的實際經營狀況[3]。
(3)事業單位財務監督管理機制不健全。當前,事業單位在財務監督方面缺乏系統的管理機制,財務管理制度不完善,監管范圍較小,相應的監督機制也不完善,導致事業單位在財務監督的過程中缺少完善的制度保障[4]。
(4)財務人員專業技能有待提高。當前,事業單位財務人員在市場經濟的背景下,需要掌握更多的財務知識,當前事業單位的相當部分的財務人員的專業技能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夠滿足日益復雜的財務需求,導致財務人員在財務監督的過程中力不從心[5]。不能夠做到技能與崗位需求相匹配[6]。
二、事業單位財務監督政策建議
針對當前我國事業單位在財務監督過程中存在的監督意識有點加強、監督機制不完善、專業技能欠缺、預算編制不科學等問題,本文提出以下對策:
(1)增強財務監督重視程度。事業單位需在日常工作中,不僅需要加強財務人員的財務監督意識,其他部門員工也應加強相關意識。如,近幾年來我校深度挖掘“沂蒙精神”教育內涵,承接中央黨校、中直機關黨校等省內外各地班每年300個班次,學員3萬多人次,吃、住、行等一切培訓費用皆由我校收支,結余上繳市財政局國庫,就是財務監督意識加強的重要表現。
(2)建立科學預算編制機制。根據《事業單位財務規則》要求事業單位編制采用零基預算法,在此基礎之上根據事業單位的實際需求統籌工作成本編制預算,并根據實際情況對預算編制進行調整。
(3)完善財務監督管理機制。建立系統的涵括財務監督管理制度、執行準則、考評標準在在內的系統科學的事業單位財務監督管理制度是進行財務監督的制度保障。財務監督需要內外機制的共同監督,如我校在承接中央黨校、中直機關黨校培訓費用皆由我校收支,結余上繳市財政局國庫,就是建立在“執行-預警-反饋-調整”的預算編制基礎上,我校財務人員主導監督,其余部門工作人員共同監督的基礎上形成的。
(4)加強財務人員專業技能培訓。加強事業單位財務人員專業技能培訓是進行財務監督的基礎。我校在日常工作中,加強我校財務人員的技能培訓,重視干部技能培訓,更新財務人員知識儲備和會計審計準則等相關制度的深入了解、使之做到培訓系統化,培養具有財務監督知識的復合型人才隊伍[7]。
三、事業單位財務監督管理解決對策
1.營造良好的、優質的內部控制環境
通過對事業單位內部管理人員及在職員工的素質進行培訓,以此奠定扎實的位置基礎。尤其注意強化事業單位領導層級素質的提升,監管督查管理人員的工作行為,從根源防治各類事件的出現。一個優質綠色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環境是實現構建科學完備內部財務管理體系的物質基礎,因此我國事業單位必須要重視內部控制環境的構建工作。
2.建立科學系統的財務管理體質
雖然事業單位不像經濟市場中經濟企業所要面臨大的風險,但是依然存在諸多財務風險、職業道德風險等,極大影響事業單位的權威性形象。因此,我國現有事業單位必須要及時加強風險意識,優化調整已有的財務風險評估機制,結合本單位的實際發展情況,落實好財務風險的預防工作,只有這樣才可以有效規避經濟風險、應對財務風險。財務管理工作開展質量的好與壞直接關系到事業單位經濟發展能力的強與弱,關注財務管理工作十分重要。雖然我國現有事業單位已經具備財務風險防控管理意識,但是依舊有許多工作人員沒有意識到此問題。
面對當前事業單位財務進行規范監督存在的問題,事業單位在今后的財務監督工作中應當不斷進行改進,加大財務監管力度,完善預算編制機制,加強專業技能培訓。
【參考文獻】
[1]李翠華.淺探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體系[J].財經界,2013,14(29):204.
[2]龍飛.探析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體系[J].科技經濟市場,2014,20(4):42-42.
[3]宗濤.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體系的構建[J].中外企業家,2014,19(6):74-75.
[4]羅顥.云計算下企業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及會計信息化發展探索[5].中國經貿,2015(10):182-182.
[5]王曉梅.李娜.基于會計信息化環境下的企業財務管理發展研究[6].經濟,2016(06):233-234.
[7]何婷婷.基于云計算環境下企業會計信息化構建的研究[J].中國商論,2016(23):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