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 武艷華 張福玲
【摘 要】為加快公司“兩個轉變”,國家電網公司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一強三優”現代公司戰略目標,按照集約化、扁平化、專業化的方向,全面推進“三集五大”體系建設,培訓是提高電網公司發展能力和運營效率,提升電網公司服務水平和社會形象的有力舉措。同時職工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是企業適應新形勢、提升核心競爭優勢的需要同時也是人力資源的培訓與開發。
【關鍵詞】培訓;管理;職工素質
一、實施背景
從公司目前人員構成上看,員工隊伍的整體素質還不高;教育培訓的資源相對不足;技術工人,特別是高級技術工人的培養狀況遠不能滿足公司安全生產、技術進步的需求。在這種現實面前,特別是“五大”體系建設完成之后,培訓工作應該實行什么樣的策略和模式才能為公司生產經營服務,培訓需求調查分析就顯得十分重要和迫切。
二、主要做法
(一)把培訓作為一種福利待遇。
很多培訓,在培訓目的、計劃、層次上覆蓋面非常廣泛,一線員工、管理人員及中層及以上人員培訓的全覆蓋。
(二)樹立先進的理念將培訓工作融入企業文化。
1.在困難形勢下培訓能夠凝聚人心
職工教育培訓有著更寬泛的范圍與更深層次的作用。它的內容不僅僅包括專業知識與生產技能,還包括政治思想、科學文化、經濟法律等多項內容,即人們通常所說的職業道德、企業文化的學習就是其中之一。因此要樹立全面的職工教育觀點。一個企業在利潤不斷攀升、一片繁榮、皆大歡喜的時候吸引員工并不難難的是在困難時刻仍能讓它的員工愛崗敬業、上下齊心、團結一致扭轉困局而這種凝聚力的形成、這種價值觀與行為準則的樹立需要一個長期的教育學習過程絕不是一蹴而就的。
2.培訓是建立先進企業文化的重要方法
企業文化作為一種能夠融洽員工關系、強化員工企業歸屬感、增強企業凝聚力、幫助企業贏得競爭優勢的重要手段已得到我國很多企業的高度重視。
在現實中有不少企業對企業文化存在誤解以為有了統一的服裝、廠歌廠徽廠旗企業文化就建立起來了還有的將企業文化停留在在一些晦澀難記的空洞詞藻上。最后企業文化不但起不到它應起的作用反而引起員工的反感與不滿。而培訓是讓員工認同并接受企業文化的重要手段。
3.先進的企業文化是企業有效培訓的重要支撐
先進的企業文化是一種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能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企業得以長足的發展。就培訓來說企業文化的價值觀和經營哲學作為企業的靈魂不僅決定著整個企業的發展走向而且也指引著企業培訓的方向為培訓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
優秀的企業文化指導下的培訓把員工的利益與企業的長遠利益更加緊密地聯系起來,更加重視員工的自我實現和自我完善的需求培訓,得到領導的重視受到員工的歡迎通過接受培訓不僅提高了員工的知識和技能還實現了人生價值增強了員工的自信心、對企業的忠誠度和歸屬感。
4.培訓能提高企業在困難形勢下的市場競爭能力
眾所周知生產成本包括直接生產成本和間接生產成本而直接生產成本的降低與節省各種費用一樣也是大有潛力可挖的。一方面要靠職工良好的工作態度和敬業精神更重要的是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和生產操作技能作為支撐最后又莫不是回到培訓這一現代人力資源開發管理的關鍵環節上。
(三)運用科學方法建立完善的培訓網絡
培訓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企業用系統論的方法從有關人員、培訓經費、培訓設施、培訓制度等各方面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管理。依托“兩個平臺”即公司視頻系統和在線培訓系統,深入開展全員培訓活動,實現培訓的方便性、快捷性和及時性。
(四)重視工作環節保證預期的培訓效果
按照培訓的系統模型,培訓的需求調查是一個培訓項目的首要環節,保證培訓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培訓效果評估反饋是一個培訓項目的終結為下一次培訓的提供重要參考依據與改進方向,二者之間形成閉環管理。在培訓實踐中要充分重視這兩個環節,不能為了完成培訓而培訓要關注一個培訓班,結束到底有些什么效果;受訓員工有何反應;設置的培訓內容是否合理;對員工的工作是否有幫助等等要不斷改進培訓質量、提高培訓效果、降低培訓成本不斷跟蹤培訓過程及時采取相應的糾偏措施。
在對于培訓效果的認識方面。要認識到培訓的產出雖然不似實物產品那樣容易量化但也并不是不可評估的。培訓效果往往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它可以表現為職工工作態度的好轉、工作效率的提高常犯錯誤的減少、技術難關的攻克等等職工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不怕困難、昂揚向上的工作氛圍的形成所帶來的成效更是無可比擬的。
三、實施效果
(一)完善選拔機制營造良好的培訓環境
培訓能收到實效。企業制定績效測評制度推行物質與精神雙重激勵政策把培訓成果的轉化與員工的獎酬、晉升、職業生涯相掛鉤使培訓、考核、使用、待遇一體化,真正實現上崗、晉職與素質、能力掛鉤、工資待遇與工作績效掛鉤,提高員工將培訓成果轉化為工作技能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目前企業所倡導的上崗靠競爭、待遇看崗位、收入憑貢獻的競爭機制在相當大程度上提高了職工參與培訓學習的積極性。
(二)規避培訓風險提高企業的投資收益
培訓是對人力資源的投資方式之一。培訓的目的是為了增加企業人力資本存量為本企業創造經濟利益。與其他任何投資一樣是投資就必然存在風險投資的風險與收益永遠并存不可分割。培訓后隨著員工能力和素質的提高員工對工作的期望值也會提高,此時若不對培訓后的員工實行有效的管理就會使他們產生離職另謀高就的想法,以致企業花大力氣培訓好的人才流向競爭對手,使企業遭受損失對企業構成潛在威脅。特別是不遵守勞動紀律不執行勞動合同不保守商業秘密等不合理的人才流動對企業的損害程度會更大。因此企業在加強員工職業道德教育、用好各類人才、倡導先進企業文化并以此增強內在凝聚力的同時還應著手建立各種防范措施應用好《勞動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限制不合理的人才流動降低企業培訓的投資風險。
四、結語
要緊跟培訓理論研究與培訓實踐活動的前沿不斷從培訓管理的方式、方法上創新突破高度重視培訓前的需求調查與培訓后的效果評估精打細算、用好每一筆培訓經費使有限的培訓資源發揮出最大效用,讓培訓成為企業快速發展的助推劑。
【參考文獻】
[1]張興造. 加強培訓管理提升員工素質[J]. 農村電工, 2016, 24(10):4-4.
[2]石海勇, 魏有鋒. 創新培訓管理模式提升員工整體素質[J]. 經濟技術協作信息, 2016(23):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