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慶明 牛明凱 樊星 趙佰棟 申學德
【摘 要】輸電線路和配電線路的運行和維護是保證線路安全運行的首要任務。線路運行維護工作是發現線路隱患的方法,進行有針對性的維護和維修工作,能夠保證線路安全可靠運行。通過建立和完善輸電線路和配電線路的管理系統,探討防止常見故障的措施,探討如何有效地實現輸電線路和配電線路的安全運行和維護。
【關鍵詞】輸配電線路;運營管理;安全維護
一、建立和完善輸配電線路管理系統
輸配電線路運行維護管理系統的開發、完善和實施是電力輸配電線路管理的基礎,必須認真、嚴格執行。
(一)運行維護管理系統。
1、交接系統。交接班制度是確保值班人員工作凝聚力和正確的處理的方法,提出了值班人員必須按照規定的程序系統,時間,方式和內容進行交接,沒有工作交接手續,人員不得離開崗位。
2、線檢測系統。檢查是輸配電線路運行和維護管理的最基礎工作,包括定期檢查、專項檢查、夜間檢查和故障檢查。檢查是及時發現設備缺陷和影響安全運行的因素,以便正確掌握線路運行情況。檢驗系統應規定檢驗員的要求、檢驗質量要求、檢驗安全要求和其他事項。
3、行操作管理系統。線路運營管理必須體現“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注重提高管理水平,運用信息技術,提高供電可靠性,保證線路安全運行。為了明確工作的責任和范圍,運營管理必須建立崗位責任制,每條線路或每一個責任部門都要有專門負責運營和維護的人員。每條線路或每一個負責部分的操作和維護必須明確,并且不應該留下盲點或空白區域。應根據天氣和氣候變化的地質條件管理措施,制定特定區域有針對性的巡邏,并執行相應的預防工作。
(二)線路設備管理系統。
1、設備缺陷管理系統。設備缺陷不符合有關標準和規范,處于非正常狀態,可歸類為設備缺陷。根據設備三級管理的要求,操作類、工作區域、生產技術部應逐步建立有缺陷的設備核算,必須詳細的記錄缺陷,消除后的缺陷必須填寫丟失的記錄。如果發現有任何缺陷,操作人員應記錄并填寫報告表,并立即報告重大緊急事故。同時,采取安全措施,防止事態擴大。維修人員應將維修過程中發現的任何缺陷通知操作小組。
2、設備維修管理系統。(1)維修任務:檢查加工過程中發現的缺陷,更換零部件的損壞和老化,修復損壞和缺陷部件,確保設備完好,安全運行,這是線路設備維護的任務。日常維護原則:應遵循“預防優先”的原則。檢修方法:斷電操作應與現場操作相結合,盡量減少停電檢修次數;采用先進的工具、技術和方法提高維修的效率和質量。(4)維護計劃管理:根據設備條件,確定需要改革的內容和項目,同時,根據項目的優先級和工作量的大小,準備改革計劃,維修計劃的實施必須確保線路和附屬設備的電氣的機械性能恢復到原來的設計水平;該計劃還應確保充分的準備期,以促進材料準備工作。一般來說,下一年的年度檢修計劃應該在每年的第三季度進行,而下一季度的計劃應該在每個季度的中期做好準備。對大修的實施情況進行總結,并對完成情況、效果和存在的問題進行審查。5)大修計劃:計劃實施組織措施、崗位責任制、質量安全責任制,如對施工前的安全技術進行披露等,重大檢修項目必須按照審批程序進行操作,進行施工設計,制定重大整改措施(組織措施、安全措施、技術措施)。
3、設備技術管理系統。設備技術管理包括技術數據管理、操作分析和故障統計。系統的技術數據管理包括:生產指令表;設計和施工技術的信息;自動化操作和維護記錄等。技術數據管理應進行分類和存儲,設置特殊文件,促進信息管理,隨時更新技術數據。故障分析與統計:電路運行情況、設備缺陷和典型故障分析與統計,發現規律,完善技術和管理。
(三)安全生產管理體系。
1、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安全生產責任制,包括目標、安全生產基礎、安全事故處理、安全教育培訓內容等,進行自上而下的責任制,與獎懲掛鉤。
2、安全教育培訓。教育應通過指導方針、政策、法規、安全技術等安全生產內容,加強安全生產觀念。安全教育要有針對性,有效結合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動員群眾形成合力。經營單位實行三級安全教育,對新員工、在職人員、換工作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和考核。
3、開展安全生產活動。定期組織和開展各種形式的安全活動,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提高員工的自我保護能力。
二、對輸電線路和配電線路常見故障的預防措施。
(一)預防自然災害的措施。
據統計,高壓輸電線路故障比率由于閃電,臺風,雨雪等重大自然災害(50%)有所提高,在所有的自然力量中引起的閃電占95%,在問題的起因,閃電是自然力量中破壞性最高的。雖然現有的防雷措施得到重視,但效果還沒有達到一個非常完善的程度。輸電線路和配電線路的雷電破壞非常大,單一的防雷方法不太有效,需要結合線路的實際情況,綜合技術經濟手段,采取多種防雷措施,提高防雷能力。下面介紹這些措施。
(二)架空線路過電壓保護器
架空線路過電壓保護器,主要作用在于其對電弧電流的限制。早期防雷技術研制成功,填補了國內架空線路雷電襲擊造成斷線及解決措施的空白。非線性電阻限流元件(氧化鋅閥),通過串聯的放電間隙構成架空線路過電壓保護器。與下列組件:絕緣子系列排水環隙;氧化鋅非線性電阻限流元件,由雷電過電壓的影響發生后通過流量、電壓釋放大量的能量,在有效限制雷電過電壓的形成。這種方法線損率降低,使用壽命長,不需要進行維修;使用隔離效果好。有線路故障的有效間隙發生單相接地時停下來,但不會影響線路的正常運行。然而,這種技術的成本比較高,電桿上的設備越來越多,要安裝相應的接地裝置。
(1)配電變壓器的防雷措施。在配電變壓器低壓側安裝避雷器,可有效保護配電變壓器及其外殼,接地電阻不被雷電擊中。同時,應按規定設置變壓器的電阻。
(2)支架上的避雷措施。為了便于工作人員的操作,一般供電部門在配電線路的支撐處安裝開關或閘刀開關。但由于供電部門保護意識薄弱,很多支柱上的開關沒有安裝防雷措施,一旦發生雷擊,開關就會受到損壞,從而影響供電線路的正常運行。因此,有必要在礦柱開關或刀閘設備兩側安裝防雷裝置,避雷器可減少礦柱開關雷擊的概率,提高工作人員操作時的安全性。(3)電纜分支箱防雷措施。近年來,電纜分支箱在配電線路中的應用逐漸增多,電纜分支箱的防雷措施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在10kV配電電纜分支箱裝置中,設置避雷器保護至關重要。在避雷器的選擇,盡量選擇免維護氧化鋅避雷器,也要選擇hy5ws-12.7/50型,因為該型避雷器體積小、安裝方便,重量輕,防潮、防爆、密封、防水性能好。
(三)加強防雷設施運行管理
對新投入使用的配電線路,保持定期檢測,如果發現有缺陷的絕緣子,應立即更換。為了提高避雷效率,在塔雷擊后多次跳閘的情況下,可安裝多個絕緣子。其次,工作人員要在每年的雨季前,加強防雷設施的檢測和維護,觀察其是否能正常運行,修理或更換不能正常運行的防雷設施。此外,工作人員還應定期巡視和測試防雷設施、防雷絕緣電阻等;還要對鐵塔變壓器、開關等配電設備進行定期檢查和測試,確保10kV配電線路和防雷設施正常運行,避免雷擊故障發生。
三、結論
通過建立和完善電力輸配電線路的管理系統,提高運行維護工作的責任感,提高電路經營管理的效率,防范雷電,單相接地故障時,可有效提高輸配電線路的操作速度,確保電力輸配電線路的安全運行。
【參考文獻】
[1]盧明立.對輸配電線路安全運行的探討[J].吉林畫報·新視界,2011.
[2]曹欣春.電力線路工程技術標準規程應用手冊[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3.
[3]徐志剛.高壓輸配電線路運行及維護措施[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