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峰暉
【摘 要】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漸成熟,現代企業越來越注重對自身的管理,其中企業管理中的成本管理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成本管理包含作業成本管理、戰略成本管理及價值鏈成本管理。下面文章對成本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位置進行了詳細闡述,對其在企業管理中起到的積極作用進行了辯證與探討,以期可以為企業相關人員提供科學的參考。
【關鍵詞】企業;管理;成本;地位;作用
成本是生產某種產品所消耗資源以貨幣計量的經濟價值,主要有工資費用、材料費用、折舊費用以及銷售活動中發生的費用等,根據成本中的各組成部分可知,成本費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費用支出的情況,進而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的高低,由此看來,在企業日常的經濟管理活動中,要將成本管理放在比較重要的位置,有效管控成本管理,降低成本支出,為企業創造更高的利潤。
一、成本管理分類
(一)價值鏈成本管理
該管理模式有成本和價值鏈共同構成,其結合了兩者的優點,使企業成本管理的范圍得到進一步擴大。基于企業的價值鏈牽涉到企業中所有的下游部門及上游部門,如此一來,在應用價值鏈成本管理方法時,既可以對成本進行整體的管控,又能夠實現對整個價值鏈的有效管理,便于企業發現企業管理中的不足,使企業進行進一步的改進。
(二)作業成本管理
該管理手段的先進性較強,是新興的成本管理方式,其在企業生產經營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現階段,作業成本管理主要細化企業生產經營的內容,具體劃分為下面幾種:雖然不能為企業創造效益但必要的作業、增值作業、既不必要也不增值的作業,那么企業應用作業成本管理的意義何在呢?那就是企業要通過作業成本管理,找出增值作業,以作為企業后續重點開展的工作,為企業謀發展,創效益,另外還可以幫助企業找出不增值的作業,便于企業進行結構調整。
(三)戰略成本管理
戰略成本管理是集企業管理與成本管理于一體的成本管理模式,通過戰略成本管理把企業管理的高度上升到戰略層次,突出成本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地位。該管理方式在高薪企業中的應用較廣泛,由于在高薪企業中,其作業過程基本沒有實物資源的參與,其主要立足戰略層次,致力于產品的研發、生產、售后等的評估與決策工作,在實際的實踐過程中巧妙的應用成本管理理念,以實現成本的最低化。
二、成本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重要戰略地位
(一)成本管理是企業管理的重要內容
眾所周知,企業的成本因素會對企業的正常經營預測、分析及決策等工作產生一定影響。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企業要想從中分得“一杯羹”就要從自身做起,敢于面對市場挑戰,合理規劃生產、實行技術引進和升級、致力于新產品的研發等,為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奠定良好的基礎,另外,為促進企業長足發展需要制定完善的任務計劃,確保成本資料提供的及時、準確,并將成本指標作為企業預測、分析與決策的科學依據。
(二)成本管理是企業發展潛力評價的重要指標
通常狀況下,企業的正常運營受內、外部環境的影響和制約,其中主要的內部因素有:企業的技術、成本、發展戰略、市場營銷策略等,主要的外部因素涵蓋市場因素及國家政策方針等,具體而言,在內部影響因素中,企業成本因素是制約企業發展潛力激發與否的關鍵因素,由于產品的銷售價格與企業的生產成本呈正相關,即當生產成本提高時,產品銷售成本就會增加,這對企業的綜合競爭力是有負面影響的,進一步阻礙企業開辟新市場及未來的健康發展。
(三)企業管理目標取決于成本管理
開展企業管理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保證企業正常的生產運營,獲取最大化的經濟效益。企業獲得經濟效益的前提是要通過生產的投入與產量計算,其中重要內容之一就是成本投入,生產產品所花費的成本將直接影響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但開展成本管理可以對生產產品所花費的費用進行直接地控制,在管理的過程中會界定管理內容及目標,進而選擇最佳的管理方式,從該層面講,實施成本管理其實是為了保證企業管理中經濟效益目標的實現。
三、成本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的積極作用
(一)調整企業管理理念
理念是指導一切行動的基石,因此企業要想實現管理水平的進一步提升轉變管理理念:首先,以市場為導向,增強市場意識,根據優勝劣汰的生存原則,強化員工的競爭意識及管理者的危機意識,轉變思想觀念,加快企業調整;其次,不斷研發新產品,并做好產品的市場成本預測,抓住商機;最后,將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作為終極目標,隨時關注市場的動態及走向,采取各種方法力求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
(二)加快企業管理方式的改革
通過確定成本的管理范圍,能夠為管理者選擇管理手段提供依據,通過預測成本,可以明確產品成本的基本構成,及其構成內容的地位等因素。基于成本管理的復雜性,要想與目前成本預測與結果分析相匹配,就要優化組織結構及管理模式。以銷售服務為例進行說明,其屬于附加成本,對其進行控制會牽涉客戶的反饋與服務,因此售后服務采用的是“無底薪、高績效”的成本管理方式,利用控制人力成本來開展成本管理活動,在提高員工間銷售競爭力的同時,可以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實現企業人力資源的優化配置,為企業獲取更多的經濟利潤。
(三)便于提升企業整體的經濟效益
成本控制及成本降低是成本管理的兩種手段,然而不論采用哪種手段其最終目的都是確保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二者殊途同歸。比如對生產設備進行更新與保養,改進落后的生產工藝,創新成本管理手段,采取廢物回收利用的等。達到降低生產成本,提高企業經濟利潤的目的。另外,在成本控制中,要根據不同的對象采用不同的方法,以材料成本的控制為例加以介紹,在發放材料時實行限額制度,再依次核算實際生產經營中不同階段使用材料的數量,再比如根據員工的出勤率及勞動定額來進行工資控制,以節約更多的人力成本。綜上可知,不管是降低成本還是控制成本,最終都要節省產品的生產成本,如此一來,企業才有更多的閑置資金用于新產品的研發,新技術的創新及新工藝的改革與升級等,并形成良性循環,推動企業穩健發展。
(四)對企業管理廣度有影響
通常狀況下,當實現了資金、生產及銷售等的動態平衡,就算實現了企業的成本控制目標,使企業各項生產經營活動更加規范化、科學化,由此看來,企業在完成成本預測后,要對成本目標的范圍進行確定。在生產成品前,企業要先利用調查等手段對市場的發展動態進行了解,以便合理預測成本,唯有此,企業管理者才能在眾多的發展方案中選出最優的、適合企業發展的方案,提高決策的可行性、科學性,實現企業的“預見性”管理,為企業盈利打下扎實的基礎。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成本管理蘊含于企業管理中,成本管理的實施需要企業管理作為依托,企業管理的順利開展又離不開成本管理的有利支持,二者相輔相成,互相促進。企業要綜合考量自身的實際發展情況,合理選擇成本控制手段,強化員工及管理者的市場、競爭及效益意識,落實成本預算,為企業創造更多的效益,實現企業發展的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韓璐,趙旭.論戰略成本管理在企業中的應用[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7,02:16.
[2]徐靜.成本管理在企業發展中的作用研究[J].商業經濟,2017,06:58-60.
[3]李琦.成本控制在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實現中的作用分析[A].《決策與信息》雜志社、北京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決策論壇——決策科學化與民主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C].《決策與信息》雜志社、北京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