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靜巍 魏巍
【摘 要】由于在汛期雷雨季節,雷電較多,雷電通過電線路、鋼軌襲擊信號設備,會直接影響鐵路運輸的安全,因此,鐵路部門切實提高防雷工作標準,做好防雷的相關技術工作,確保鐵路的安全運行。本文對鐵路站場通信\信號綜合防雷技術進行了探討分析。
【關鍵詞】鐵路站場;信號綜合;防雷技術
一、雷擊的種類
雷擊分類兩類,一類是直接雷擊,另外一類是感應雷擊。直接雷擊就是雷電直接擊中建筑物、結構物、樹木、動物以及自然界中的任意一種物體,這是一種自然現象。直擊雷電在發生時,同時伴隨著能量的轉換以及混合力的相互作用。直擊雷產生的電效應、熱效應、機械效應有可能直接摧毀建筑物、結構架構,更嚴重者將導致人員的傷亡。感應雷擊也叫作二次雷擊,是通過雷云之間,或者雷云對地面產生放電作用,導致周邊的架空線路、填埋線路、金屬管線以及相應導體上產生一定數值的感應電壓,電壓通過導體傳導至設備處,損壞機械設備。
二、雷電基本防護控制點
防雷工作可以歸結為分流、平均電壓、接地和屏蔽等技術的聯合體,只有充分考慮這些技術手段,遵照技術規范,才能夠達到理想的效果。實際的防雷工作中,要制定合理的防雷方案,全面管理與防護,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控制雷擊點。設計要依據滾球法,合理選擇避雷針,之后進行正確安裝,通過避雷針作用于不同的控制點,避免微波塔、天線等設施遭受雷擊。
2.正確引導雷電入地網。為了避免雷電流引發側向跳火,不與周圍的設備、電源、信號電纜產生電磁感應,應該使電子設備與雷電流之間保持一定的距離,也可以通過多層屏蔽線路來實現。
3.設置低阻抗地網。將降阻設備、化學地極、銅帶聯合使用,能夠使沖擊接地阻值降低,將雷電能量釋放至大地。
4.等電位連接。為了避免電位反擊現象發生,可采用等電位的連接方式。根據標準和規范的規定,采用聯合接地和等電位接地方式連接,避免電位反擊所造成的機械設備故障。
5.防護電源浪涌沖擊。電源的接線位置設置一些質量過關的電源避雷裝置,能夠有效抑制雷擊浪涌產生的沖擊。同時,多利用接地的方式,安裝合格的信號避雷器,能夠避免雷擊浪涌信號進入設備,進而導致設備故障。
三、鐵路通信防雷技術措施
(一)安裝防雷保安器
鐵道行業標準TB/T3074-2003《鐵道信號設備雷電電磁脈沖防護技術條件》和TB1007-2006《鐵路信號設計規范》規定,所有與外線或鋼軌連接的含電子器件的信號設備,在線路與設備的端口處應當裝設專用防雷保安器。一般可對電源從室外進入室內的界面做第1級粗防護,泄放大部分雷電流;在機房電源、即電源屏等前做第2級粗防護或細防護;最后對用電設備,在UPS前做第3級細防護.由于第3級細防護的保護對象直接是信號設備電源,因此要求細防護保安器在雷擊時殘壓較低。由于空氣間隙、氣體放電管并聯在電源線后,在雷擊時會產生續流,導致電源短路;單純壓敏電阻器并聯在電源線后,由于電源正向波動時會出現劣化,導致電源短路,因此無人執守的機房和區間信號設備的電源防雷器,不得單獨使用空氣間隙、氣體放電管,壓敏電阻器等元件。
原則上,信號電纜與信號設備的界面應當都置防雷保安器。由于車站信號設備的進線很多,建議在電纜進入信號樓時,設置防雷柜集中防護,以便維護、更換和有問題時查找故障。防雷柜中的防雷保安器可以采用單級或多級。最后的殘壓應當限制在被保護信號設備端口的耐過電壓水平以下。ITU-TK20和K21建議,有條件的信號設備本身應當在內部設置防雷單元,以增加信號設備本身的抗擾度。防雷保安器接入信號系統后,不得改變原信號系統的性能,不得影響被防護設備的工作。
(二)采取屏蔽措施
為了減少外界雷電電磁干擾,除機房采用法拉第籠屏蔽措施外,室外電力電纜、通信電纜、塔燈電纜以及其他電纜進入通信機房前一定要采取屏蔽措施。(1)架空電線由終端桿引下后應改用屏蔽電纜,進入室內前應水平直埋l0m以上,埋地深度應大于0.6m,屏蔽層兩端應接地;如非屏蔽電纜則應穿鍍鋅鐵管,并平行直埋10m以上,鐵管兩端接地。(2)室外通信電纜應采用屏蔽電纜,屏蔽層兩端接地,電纜進入室內前應水平直埋10m以上。(3)機房內的電力電纜(線)、通信電纜(線)宜采用屏蔽電纜,或敷設在金屬管內。(4)特殊地段采用無金屬光纜。光纜線路雷害嚴重地區應采用特殊結構的防雷光纜,無金屬光纜適用于雷區和電力線感應嚴重的地區。能減少和防止損傷,但由于沒有防潮層,在有水的地區潮氣容易滲透。由于沒有金屬件,維護中發生故障時,地下探測極為困難,因此僅限于特殊地段才采用金屬光纜。這些措施對防止干擾是十分必要的,過去沒有采取這些措施的,應有計劃的逐步改進,有的非屏蔽電纜,也有采取兩個半面的鐵管或金屬管合起來作為電纜屏蔽層,這是對已運行中的非屏蔽電纜采取變通辦法,是否可行,具體情況需再做分析。
(三)通信鐵塔的接地與防護
(1)鐵塔地網應采用40mm×4mm的熱鍍鋅扁鋼,將鐵塔四個塔腳地基內的金屬構件焊接連通,鐵塔地網的網格尺寸應不大于3m×3m。(2)鐵塔地網與機房地網邊緣距離大于15m時,鐵塔地網與機房地網宜相互獨立,分開設置。(3)鐵塔地網與機房地網邊緣距離在15m以內時,應采用不少于2根40mm×4mm的熱鍍鋅扁鋼,在地下將鐵塔地網與機房外環形接地體焊接連通。熱鍍鋅扁鋼上應均勻設置垂直接地體,間距宜為垂直接地體的長度的2倍,以利于雷電流的充分泄放。(4)機房被包圍在鐵塔四腳內時,鐵塔地網與機房的基礎地網應聯為一體,機房外設環形接地體應在鐵塔地網外敷設,并與鐵塔地網多點焊接連通。機房被包圍在鐵塔四腳內時,機房頂可不再敷設避雷網、帶。(5)當鐵塔地網的接地電阻值達不到要求時,可敷設輔助地網,適當擴大地網的面積。即在地網外圍增設1圈或2圈環形接地裝置。環形接地裝置由水平接地體和垂直接地體組成,水平接地體周邊為封閉式,水平接地體與地網宜在同一平面上,環形接地裝置與地網之間以及環形接地裝置之間應每隔5m相互焊接連通一次;也可在鐵塔四角設置輻射式接地體,延伸接地體的長度宜限制在10-30m以內。環形接地裝置的周邊可根據地形、地質狀況決定其形狀。綜上所述,在開展鐵路通信綜合防雷工作時,需要全面分析鐵路的實際狀況,防雷措施中存在的缺陷,并及時針對問題和缺陷采取有效的解決辦法。建立一個全面可靠地防雷系統,保證鐵路內部建筑以及通信設備的安全,避免設備和人員由于直接雷擊或者感應雷擊而受到損害。
【參考文獻】
[1]陳繼澤.鐵路通信綜合防雷整治施工技術[J].經營管理者,2015,31(3): 338-340.
[2]王志武.高鐵信號設備防雷接地施工質量問題探討[J].山西建筑,2015,41( 6) : 147-148.
[3]薛坤斌.非電化區段鐵路設備防雷改進方案探討[J].上海鐵道科技,2015,37(1): 50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