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本刊記者 王麗
綠筠尚含粉,圓荷始散芳。盛夏時節,新鄉市紅旗區智庫云集,指點方略,共同探討構建生態環保工作長效機制,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民生無小事,冷暖在心間。為積極貫徹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把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引向深入,著力探討河南省電代煤、氣代煤“雙替代”工作的實踐模式,保障中央專項資金落地見效,夯實政治責任、增進民生福祉,2018年6月20日到21日,河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組織知名專家圍繞新鄉市紅旗區“雙替代”工作中的具體做法、設備選型、技術路線、第三方評估等方面的創新模式進行專題調研,為進一步完善、規范河南省“雙替代”工作提供指導意見。
河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黨組書記、研究員谷建全,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劉俊勛,省財政廳研究室主任、研究員胡興旺,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綜合研究處處長耿德建,省發改委能源局電力處副處長劉斌,省科技廳科技期刊集團董事長、總編輯、教授級高級工程師胡煒,省科學院生態環境中心主任、研究員錢發軍,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刊物編輯部負責人郝志平,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決策探索雜志社總編輯郭林濤等參加調研。
頂烈日,冒酷暑,進社區,入住戶,專家們在新鄉市政府副市長楊俊杰,新鄉市紅旗區區長劉宏鋒、常務副區長劉光朋及相關部門負責人陪同下,深入小店鎮惠民社區、飛龍社區及洪門鎮留莊營社區、段村社區,實地查看了“雙替代”開展情況。專家們逐戶走訪,看得認真,問得仔細,對替代后的用電量、補貼發放、碳纖維電暖器的安裝、取暖效果等各個方面的情況進行詳細了解。
調研座談會
專家組成員實地調研
專家組成員實地調研
河南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黨組書記、研究員谷建全發表講話
中共河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劉俊勛發言
在隨后舉行的“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雙替代’調研座談會”上,專家們與新鄉市領導、紅旗區領導、相關部門負責同志熱烈交流,出謀劃策。新鄉市發改委、財政局、環保局和紅旗區區直部門負責人、鄉鎮負責同志、典型村和社區負責人參加座談。
座談會由新鄉市政府副秘書長王洪建主持。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李躍勇致歡迎辭,他首先代表新鄉市委、市政府向各位專家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和衷心感謝。在介紹了新鄉市市情和“雙替代”工作情況后,他真誠希望各位專家通過深入調研,把脈問診,多開良方,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希望紅旗區抓住這次難得的機會,向各位專家多請教、多借鑒。最后,他表示將以此調研指導為契機,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把握新形勢,解決新問題,完成新任務,持之以恒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確保打贏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全面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
新鄉市紅旗區區長劉宏鋒就該區“雙替代”工作情況作了詳細的匯報,介紹了推進“雙替代”清潔供暖模式創新的經驗。他在匯報中說,紅旗區實施“五步走”,即統一思想、深入調研、創新舉措、壓實責任、驗收總結,先后投入“雙替代”專項資金2888萬元,采購終端取暖設備8萬余臺,戶均發放碳纖維電暖器8臺、運行補貼420元,提前完成市定10400戶的目標任務,轄區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滿足感持續上升。專業第三方機構得出了“居民100%滿意”“取得良好的生態環境效益”“紅旗模式具有推廣價值”三條結論。主要做法是統一思想提站位、深入調研摸實情、創新舉措破難題、齊抓共管保落實,驗收總結促提升;在工作中深刻體會到領導重視是前提,群眾支持是基礎、遵循原則是關鍵、干部擔當是根本。隨后,新鄉市財政局、發改委、環保局分別就分管領域作了工作匯報,在此項工作中聯系千家萬戶的社區負責人和典型村代表也踴躍發言,與專家互動交流。
專家組成員分別發言,對紅旗區“雙替代”的模式和經驗進行了充分肯定,對下一步如何持續健康發展提出了中肯的指導意見。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劉俊勛在發言中說,通過調研考察,感到紅旗區的此項工作是民生工程、環保工程、創新工程、作風工程和和諧工程,在提高居民生活質量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取得了明顯效果。他提出了四條建議:一是發揮輿論引導作用;二是激活居民原動力,提高積極性;三是充分運用市場手段來提高取暖的性價比;四是發揮政府主導作用。
中共新鄉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李躍勇致辭
新鄉市政府副秘書長王洪建主持調研座談會
新鄉市紅旗區區長劉宏鋒介紹“雙替代”工作情況
河南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黨組書記、研究員谷建全發表了總結講話。他說,今天的活動非常有意義,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提出貫徹“五大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都包含了綠色發展這樣一個要求,特別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三大攻堅工程”,在此背景下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顯得格外重要,如何提高空氣質量,統籌環保與發展,統籌環保與民生,都是生態文明建設中需要解決的重大課題,新鄉市特別是紅旗區探索出了一條比較有成效的路子,為全省環境保護、節能減排、綠色發展提供了引領與示范。通過調研,感覺到很振奮,印象很深刻,感到紅旗區“雙替代”工作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符合綠色發展的方向,二是符合群眾的生活方式,三是符合能源替代趨勢,四是符合國家政策取向,具有較強的生態意義、民生意義、示范意義、創新意義。為全省環境保護提供了示范、為全省改善民生提供了經驗、為全省公共服務全覆蓋提供了典范,體現了服務型政府的主導。創新意義更是體現了科技創新對環境的支撐,體現了改革的成果讓群眾共享,體現了政府、企業、群眾形成的合力。
谷建全指出,紅旗區在“雙替代”工作中的探索、實踐中的經驗有四個方面:一是處理好了“疏與堵”的關系,改善環境質量不讓燒煤是“堵”,為群眾需要取暖找到“雙替代”出路是“疏”;二是處理好了環保與民生的關系,一方面要達到環保目標,一方面要改善民生讓群眾滿意,通過“雙替代”提升了群眾滿意度、幸福感和獲得感;三是處理好了環保與發展的關系,要實現環保目標、提高大氣質量就要摒棄傳統高消耗、高排放的生產方式,在發展中落實環保要求;四是處理好了環保與創新的關系,創新是環保的重要動力和引領,通過科技創新、政策創新、理念創新,用創新的思路、創新的理念、創新的舉措提升了環保工作的水平。
谷建全就如何做好下階段工作提出了四點意見:一是加強宣傳。要用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宣傳綠色發展的必要性、電能替代的重要意義等等,要解決好群眾對于綠色發展的認識,調動廣大群眾走綠色發展道路的積極性。二是搞好示范。做好示范引領,實現“雙替代”在群眾中以點到面的推廣。三是完善服務,包括技術服務、安裝服務、安全服務、咨詢服務等。只有服務到位了、工作效率有效提升了,才能提高群眾的認知程度,才能有效推動“雙替代”工作落到實處。四是持續創新。隨著群眾收入不斷提高、消費不斷升級,在制度、政策、推廣等方面都需要持續創新,包括碳纖維電暖器的樣式、花色等也需要持續創新,要以群眾的需求為導向、認可為導向、便利為導向,以持續創新保障這項工作的生命力和活力。
調研組在新鄉期間,新鄉市人大主任劉建華,新鄉市委常委、市委秘書長劉森專門會見了調研組專家,就“雙替代”工作中的若干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交流。
“生態興則文明興。” 我們相信,“紅旗式雙替代之路”必將越走越寬廣,政府的決策同群眾的期待必將更加“心心相印”!全省各地以此為借鑒,加快調整能源消費結構,著力構建生態環保工作長效機制,推動生態文明建設邁上新臺階,以實際行動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