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錫烈/文

瀘定特大橋威風八面
1950 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西藏,英勇的十八軍戰士,克服重重困難,高唱《歌唱二郎山》之歌,終于將 318 國道修筑到雪域高原。這條路也被后人稱為“川藏公路”。
今天,“雅康高速”又在二郎山一帶修建。該公路起于雅安市雨城區草壩鎮,接樂雅高速公路,與成雅、雅西樞紐互通,西經天全,穿越二郎山,跨瀘定境內的大渡河,止于康定城東,全長約 135 千米,四車道,橋梁和隧道達到 82%。
這條路是連接雅安與康定、溝通內地與藏區、國家高速公路網雅安至葉城(新疆喀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穿越蘆山地震災區的生命大通道、內地進入藏區的經濟大動脈。
瀘定,地處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過渡地帶,位于甘孜藏族自治州東南部,是進藏出川的必經之地。幅員2165.35千米2,境內居住有漢、藏、彝等16個民族,被譽為甘孜藏族自治州“東大門”。 因1935年中央紅軍 “飛奪瀘定橋”而馳名中外,新建的雅康高速貫穿境內。
在瀘定境內,共有C2、C15、C17三個標段的特種設備安全,按屬地化管理屬于瀘定縣監察管理。
2014年9月康雅高速公路開工的前一個月,瀘定縣質監局召開領導班子會議,首先傳達甘孜藏族自治州質監局黨組和縣委、縣政府的指示,并細致地分工,副局長楊月紅同特監股長彭祥娜等4名特監員肩挑重任。
10月,楊月紅、彭祥娜一行乘車直奔二郎山隧道口處的C2標段。眾所周知,二郎山海拔3437米,陡峭險峻、氣候惡劣,終年云霧繚繞,是千里川藏線第一道咽喉險關。從前,這一帶公路車輛多,彎大、坡陡、路窄,冬季路面結冰,交通事故頻繁發生。
新修建的雅康高速離318國道有一段距離,要去工地,只能沿著簡易的施工道路行進。走在簡易施工道路上,一米一小坑,三米一大坑。監察車一路上搖搖晃晃,前面是更大的坑,無奈只好下車步行。

行進十多分鐘,終于來到隧道口,開始跟標段的責任人聯系檢查特種設備,沒想到一個建筑工人站攏來不咸不淡地說:“我們是國字號公司,設備管理是‘大腿上綁銅鑼——走一路響一路’!”突然,一個電話打來,標段負責人接聽后,抱歉地對楊月紅說:“我有急事,你們下次再來吧!”
當頭的走了, 工地上沒人接待,一行人只好打道回府。
3天之后,副局長楊月紅帶上特監股長彭祥娜,以及幾大疊特意編寫的宣傳資料登車上路,計劃用幾天時間,跑完雅康高速瀘定境內的三個標段。
這時已是初冬季節,二郎山標段工地早已雪花飛舞,寒風漫卷,兩人手拉著手往工地上爬……
“這種天氣,居然還上工地監察特種設備?”一張張宣傳單發放給工友并對工友講解特種設備安全時,令那些筑路工人頓時從內心涌起了敬重。局面驟然打開,3個標段的責任人主動配合,誠懇地接受完善資料、申報、檢驗等。
每逢重大節假日和新設備進場,兩人都要上雅康高速監督檢查,絕不放過一絲隱患。
再有,據彭祥娜統計,2011年,瀘定全縣僅有電梯70臺,不到6年就增加到現在的200余臺;另外,還有鍋爐5臺、壓力容器32臺、液化儲氣站1座。隨著機構的改革,有的同事相繼離開,全縣的特種設備的安全監管就壓在了兩人的肩上。
修建新的雅康高速公路,要在二郎山再打通一個高規格的隧道,工地上要使用空壓機、壓力容器、起重設備等,必須通過檢驗合格才能正常使用。

甘孜藏族自治州質量技術監督局局長公糾(右一)深入雅康大橋檢查特種設備
2016年春節剛過,甘孜藏族自治州質監局王強副局長帶領相關人員,對雅康高速甘孜藏族自治州境內路段開展特種設備安全督查。這個王強,可有一番來歷,曾在多縣任職,歷任過縣委宣傳部長、紀委書記等要職,通曉藏族的傳統文化,一個典型的知識型民族干部。這次督查中,抽查了瀘定、康定2個縣市轄區內雅康高速5個標段,共檢查了起重機械15臺、施工升降機2臺、壓力容器7臺,共發現安全隱患3起。當場,王強責令特種設備使用單位限期整改,同時要求:
“特種設備使用單位要進一步落實主體責任,縣(市)局的工作力度要進一步加強,要充分發揮各級特種設備監察機構的作用,切實為雅康高速甘孜段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2017年元月,原來擔任新龍縣委書記的公糾,上調到州質監局擔任局長一職,按照常人想法,不在主干線,可以享享清福。但是,憑著康巴漢子的堅毅和執著,要干就干最好的個性,公糾帶領一班人,勇挑重擔,下定決心要把甘孜的質監工作搞上去,他身先士卒為質量強州和平安甘孜打下堅實的基礎。
近幾年,隨著國家對甘孜地區的投入不斷加大,特種設備數量大增,種類也大增,因此安全的難點也越來越多。作為擔任縣長、縣委書記多年的“管全盤”“管方針路線”的一把手,要迅速華麗轉身,短時間要變為抓質量工作的能手,公糾清楚,需要專業知識和人才,更需要了解全州的情況,還需要高度的責任心和實干、苦干精神。
公糾虛心向下級老質監工作者學習;從零開始,向專家請教;走出機關,實地調查研究。很快地掌握了情況,一方面要把“質量強州”工作落到實處,把全州的質量工作搞上去,另一方面找準方向,把做好甘孜特種設備安全工作作為質量強州的強有力支撐。形成了一把手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的局面。
主動出擊,貼心服務,保障全州一個個重大項目特種設備安全!
雅康高速大渡河興康特大橋全長1411米,主橋長1100米,是單跨鋼桁梁懸索橋。作為“最難建”的藏區天路,短短135千米的長度,海拔高差近2000米。當年,十八軍英雄們在此,用雙手創造人間奇跡,今日的筑路工人卻利用高科技問鼎世界之最!大橋共2根主纜,每根主纜由187股索股構成,固定鐵索的兩個重力錨,深達159米,屬于當今世界第一長的隧道錨。
一行人上車,從康定出發,50分鐘后,3輛車迅速到達雅康大橋康定橋頭。該路段屬于四川路橋C15合同標段。
四川路橋標段負責人特別向檢查組一行做重點介紹:“該橋地處3個地震帶交叉位置,地震烈度按8級設防,雙向四車道,設計時速80千米,有‘川藏第一橋’之稱。大橋橋位海拔高達1617米,橋面至水面高差239米,水面至橋塔頂高差達360多米。全橋共有鋼絲34034根,總長度超過6萬千米,可繞地球一圈半;澆筑混凝土29萬余立方米,屬世界第三……”
在負責人詳細匯報時,楊月紅、彭祥娜等人認真地查看特種設備運行一系列相關資料。
“去大橋工地察看察看!”經公糾提議,一行人登車朝大橋的康定岸工地奔去。
走下車,公糾不顧年過半百、王強不怕恐高癥、楊月紅不懼身體虛弱,一定要乘升降機,去188米高的橋墩上查看檢查。
“啊,太偉大了!”當檢查人員登上橋墩,極目遠望 ,一覽眾山小的氣概油然而生:藍天白云,仿佛伸手就能觸摸;二郎山脈橫亙眼前,莽莽蒼蒼;腳下的大渡河波濤洶涌,宛如一群奔騰野馬;山岡上,兩根粗大的鐵索鏈接橋墩,宛如兩條鋼鐵巨臂;318線上的汽車小如煙盒……眼前的一切,令所有登頂人無不深感震撼!
這時,鄧世強手指新裝的簡易升降機,并查看了有無特種設備安全檢驗的標簽,向負責人詢問:“這臺簡易升降機怎么一回事?”
原來,這是服務大橋的一個基建單位,依靠獨自的技術,組裝了一臺運送原材料的升降機。幾天前,鄧世強從山腳路過,發現了這臺新安裝的升降機,沒有經檢驗辦取合格證便投入運行。雅康大橋是雅康高速的重要組成部分,安全事關重大,質監局相關工作人員,現場指導了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工作,當場,公糾心平氣和地對該標段黨支部書記說:“這件事,你們必須按程序,遵照法律向州質監局申報,國家重大工程必須嚴格遵守《特種設備安全法》,不要出安全事故,安全生產大于天,國家重點工程要作表率!”
工程負責人當即表示,要全力改正、要嚴格遵守國家的政策法規,并向檢查組一行進行了情況說明,甘孜質監人扎實的工作得到了回應,面對檢查出的安全問題和工程方的改正態度,隱患即將被消除。質監工作雖然很辛苦,流露出的卻是喜悅!
相關鏈接
雅康高速雅安至瀘定段2017年底通車,2018年底,雅康高速將全線貫通。屆時,成都到康定全程高速,僅需3個多小時,比現在節約近3小時,并且,這條高速沿途風景美如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