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昌松
適合話題:法律;法治;依法維權
“疑因索酬不成摔死小狗”事件,近日有了新進展。成都市公安局龍泉驛區分局經縝密調查后,對違法人員進行了如下處理:撿狗一方的當事女子何某某,因利用網絡發送威脅、恐嚇信息威脅他人人身安全,被行政拘留7日;狗主人吳某某等4人因利用網絡散布他人個人私密信息,被行政拘留7日。
在該事件中,摔狗者何某某被拘,合乎不少人的預期。而狗主人吳某某被拘,則在網上引發部分人的同情,認為她是“受害者”。的確,吳某某是“摔狗事件”中的受害者,但她卻不是后續的人肉風波中的受害者,反而是加害者。在事件的后續進展中,被網絡人肉、電話騷擾、花圈堵門的何某某,同樣是受害者。
毋庸置疑,何某某是“摔狗事件”的始作俑者,作為狗主人的吳某某對其摔狗行為完全可以依法追究,何某某也該受到法律懲處,付出應有的代價,包括民事上承擔柯基犬致死后不菲的賠償費用。但吳某某始為受害者,后成加害者,還連累了三名“幫助”她的網友,這也是種警示:網絡維權沒問題,但就算是出于無奈,也該“依法處理”。一旦超越了法律的底線,發展成為泄露隱私、網絡人肉,那就成了以惡制惡,縱然動機可取,行為也已逾越了合法邊界,須承擔相應的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