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成強
“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一句耳熟能詳的經典論述,揭示了技工院校的學生管理與教師、學校的緊密聯系,更與家庭教育息息相關。健康科學陽光的母愛成就孩子,溺愛縱容不作為的母愛害了孩子。全社會都應該去關心關注留守兒童,關愛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每一個社會公民的義務。
技工院校學生管理工作難度大,與生源特殊性息息相關。技工院校的學生學習基礎差、學習興趣低,大部分學生來自于農村家庭,父母因在外打工,造成家庭教育缺失,孩子缺乏應有的管教,被社會的歪風邪氣侵染,造成一身的壞毛病。因此,造成學校管理工作難度大,任務重,問題牽涉到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有史以來,意義深遠。從古至今,中國人家的觀念非常重。尤其是母親對孩子的影響更大,從各種史料記載中,可見一斑。
一、中國人的家庭觀念
中國人崇尚團圓,相信多子多福。在古代,“不孝有三,無后為大”,這種說法更反映了當時人們的一種信仰,對人丁興旺的信仰。
現在,一張張的全家福記錄著兒孫滿堂,家大業(yè)大。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國家實施了放開二孩政策。對于大多數中國人來說,這項政策符合他們多要孩子的心理.求之不得,紛紛積極響應。又一個人口生育高峰即將到來。
家風正,孩子才能成才。家風,是一個家庭的文化。這種文化如果是正面的、積極的、陽光的,則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到家中的孩子,孩子多數能夠成才。比如岳飛、李鴻章、秋瑾、宋慶齡等等。
如果這種風氣是壞的,則有“上梁不正下梁歪”的說法。比如秦檜、袁世凱、汪精衛(wèi)等等。
中國人好面子,“家丑不可外揚”的封建思想仍有殘留。很多家庭存在家庭暴力、虐待歧視女孩、虐待老人、冷暴力、婚外情等違法行為。在“家丑不可外揚”封建思想的影響下,身為受害者反而不敢去報警,不敢聲張,怕丟人。
有些受害者求助警察、居委會、婦聯,但是很多部門都認為這是人家的家事,最終以“清官難斷家務事”為借口草草了事,不去追究違法者的法律責任。
受害者更因此隱瞞事實,任由不法分子猖獗,甚至患上斯德哥爾摩綜合征,直至發(fā)生命案。這種封建思想不知害死了多少無辜的受害者。
所幸,2016年3月1日《反家庭暴力法》頒布實施,千千萬萬受到家庭暴力侵犯的受害者,一定要拿起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不能再讓壞人猖獗。
在這種家庭中,孩子肯定是不健康的,無論是身體上還是心理上的。這種影響有時候是一輩子的。在這種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心理上需要更多的關注和引導。
二、母親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作用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母親是賜予我們生命的人。俗語說“爹的恩好報,娘的恩難報”,因為沒有母親的孕育,就不可能有新生命的誕生。
母親分娩更是人命關天的大事,很多不幸的母親因為分娩的意外而喪失了生命。因此,母親的恩德是孩子永遠也償還不了的。我們能做的是好好的孝順母親,照顧母親。
母乳喂養(yǎng),孩子更加健康。生完孩子的母親,過不了幾天,身體自然就會分泌母乳。母乳完全是為孩子量身定制的,讓人不禁贊嘆母愛的偉大,哺乳期孩子最需要的就是母親。孩子在與母親的相處中,感受到滿足、溫暖。良好的親子關系對孩子的健康成長有重大的意義。
母親的教育影響孩子的一生。母愛也是一把雙刃劍。健康科學陽光的母愛成就孩子,溺愛縱容不作為的母愛害了孩子。
母親良好的學識、教養(yǎng)、品德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與母親相處時間最長,如果母親是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健康女性,孩子能夠受到科學的照顧,正確的引導,那么自然孩子的身心能夠健康的發(fā)展。
反之,如果母親沒有受過足夠的教育,素質也比較差,甚至在農村,不少女性是文盲,那么,孩子的成長就難以預料。
主觀上,母親不會害自己的孩子;然而,這種母親沒有足夠的能力照顧孩子,無論是經濟上還是精神上,因此,客觀上,這種母親就是害了孩子。孩子的身心都不會得到健康的發(fā)展,甚至,長大后走到社會上,會惹出很多的麻煩,甚至違法犯罪。
記得有這樣一個故事,發(fā)人深思。一個母親去監(jiān)獄探望服刑的兒子,兒子說想像小時候一樣喝一口媽媽的奶。母親答應了,讓兒子吸吮,結果,兒子把母親的乳房咬掉了。母親問兒子為什么要這樣報復她,兒子說,母親養(yǎng)育他長大,但是卻沒有教育他不要違法犯罪,母親的溺愛縱容了兒子的犯罪,他恨母親,恨這個養(yǎng)育他卻溺愛縱容他的人。
英雄母親的故事,值得我們學習。孟母三遷,只為給孩子找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岳母刺字,精忠報國,把兒子培養(yǎng)成流芳百世的英雄。不禁讓人感慨,永遠不要辜負母親的一片苦心,悠悠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三、關注技工院校學生中的留守兒童群體
留守兒童問題是一個普遍的社會現象,更是一種讓人心痛的存在。技工院校學生大部分來自農村,其中從留守兒童發(fā)展而來的很多。
留守兒童的心靈深受傷害。天真爛漫的兒童本應該在父母的呵護陪伴下健康成長,現實情況是,年紀大的爺爺奶奶在家里照顧孩子,父母外出打工賺錢。導致了孩子幼小的心靈深受傷害。甚至有些孩子一年到頭都見不到自己的父母。
更有甚者,孩子是偷生的,不負責任的父母還沒有結婚或者分手了,把孩子扔給老人就不管了,那么可憐的孩子一輩子也不知道自己的父母在哪里。
留守兒童的安全得不到保障。沒有了父母的庇護,留守兒童就像野草一樣自生自滅。周圍的壞人、不法分子也會不懷好意的傷害這些孩子。有些孩子被虐待、有些孩子被殺害、有些孩子被性侵。這些痛心疾首的事情時有發(fā)生。
呼吁全社會關注留守兒童,父母不要把孩子留在家里。前不久,國務院發(fā)出摸底調查全國留守兒童現狀的命令。說明,國家領導人非常重視留守兒童問題。全社會都應該去關心關注留守兒童,關愛孩子的健康成長是每一個社會公民的義務。
綜上,家庭教育影響孩子的成長,技工院校學生管理工作應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家庭情況,針對每一個學生作出合適的管理辦法。特別是學生中的留守兒童群體,應該得到老師、學校以及全社會更多的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