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橡膠雜志》(ERJ)最近公布了2017年度世界橡膠機械報告。
2017年度世界橡膠機械排行榜(按企業2017年度與橡膠機械有關的銷售收入排名)見表1。世界橡膠機械行業銷售收入在經過多年的下降后出現較大幅度增長,橡膠機械企業贏利能力增強,發展呈現明顯的不平衡性。從地域看,歐洲及中國領跑世界橡膠機械行業,銷售收入增長幅度較大;從產品看,輪胎機械占主流,但非輪胎橡膠機械發展速度較快。大多數橡膠機械企業看好未來,投資擴產意愿增強,預測2018年橡膠機械形勢繼續向好。

表1 世界橡膠機械排行榜
與2016年度相比,2017年度世界橡膠機械排名變化不大。德國H-F公司繼續處于霸主地位。荷蘭飛邁銷售收入增長19.2%,列第2位,進一步縮小了與德國H-F公司的差距。中國軟控股份銷售收入同比增長58.4%,列第3位。日本三菱重工和神戶制鋼分列4和5位。德國LWB公司銷售收入同比增長18.2%,列第6位。中國薩馳集團仍列第7位。德國特羅埃斯特下降2位,列第8位。芬蘭Cimcorp銷售收入大增至39.0%,列第9位。德國德斯瑪第10位。在橡膠機械前10強中,德國企業4家,中國和日本企業各2家,荷蘭和芬蘭企業各1家;在36強中,中國企業15家,德國企業6家,日本企業2家,意大利企業3家,法國企業2家,荷蘭、澳大利亞、以色列、土耳其、美國、芬蘭、印度和斯洛伐克企業各1家。
橡膠機械運行環境向好,主要原因是世界汽車及輪胎行業反轉向好。橡膠機械36強中只有3家企業銷售收入下降,前10強中沒有企業下降。36強銷售收入總計36.48億美元,同比增長9.2%;前10強銷售收入合計21.75億美元,同比增長15.6%,行業集中度提高,強者恒強明顯。橡膠機械制造重心明顯向西歐和中國轉移。在36強中,歐洲的14家企業銷售收入合計18.79億美元,占世界銷售收入的51.5%,同比增長17.3%;中國的15家企業銷售收入合計11.38億美元,占世界銷售收入的31.2%,同比增長18.9%;歐洲和中國的銷售收入之和占世界銷售收入的82.7%。北美橡膠機械明顯衰退,很多企業逐漸退出或被收購。日本也在逐漸退出橡膠機械行業,盡管其仍有2家企業進入36強,銷售收入合計3.96億美元,同比基本持平,但其中三菱重工的橡膠機械主要在中國常州工廠生產。從產品看,盡管輪胎機械仍占橡膠機械的絕大部分,但是非輪胎橡膠機械發展速度高于輪胎機械,市場份額已超過30%,前10強中以非輪胎橡膠機械為主的企業已達4家。非輪胎橡膠機械企業的發展勢頭好于輪胎機械企業,非輪胎橡膠機械是橡膠機械行業主要經濟增長點。
隨著橡膠行業對智能化設備要求的提升,近年來橡膠機械供應商致力于產品的自動化發展并取得突破。以色列Pelmar工程公司的橡膠機械自動化近3年來快速發展,2018年這一變化趨勢仍將繼續。芬蘭Cimcorp公司鑒于自動化在輪胎制造各環節越來越受重視,近年來對公司生產的設備自動化進行了升級。意大利柯梅里奧-埃克利公司開發了智能工廠專用服務包,用以支持和引導客戶使用工業4.0系統和連接過程/技術。該公司將最近開發出的虛擬平臺與MES(制造執行系統)和傳感器結合,用于設備維護和遠程問題診斷與處理,提供智能工廠解決方案。意大利馬朗貢尼開發出全自動膠帶纏繞系統,該系統從擠出機喂料到膠帶卷繞的整個過程不需要任何人為干預。另外,該公司還提高了中小輪胎生產設備的產量和自動化程度。自動化趨勢還延伸到模具管理,這從德國激光系統供應商4-jet公司的激光自動清洗系統的研發就可以證明。4-jet公司激光清洗技術不僅用于輪胎的硫化模具清洗,也越來越多地用于非輪胎橡膠制品的硫化模具清洗。該技術采用專門設計的一個帶六軸清洗頭的固定裝置,模具置于托架平臺上并在工藝室中移動,以實現模具及模板的全自動清洗。根據模具的尺寸和形狀的復雜性,清洗時長為幾分鐘到半小時。清洗完成后,模具可以立即投入生產,不需要進行后處理。美國RJS公司開發出一種電子控制平臺,其用于錠子房的實時監控。該技術通過自動反饋回路控制系統氣壓,不需要手動調整,同時還能監控松/斷線、室溫和濕度等。
ERJ設計了多個問題進行調查,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世界上多個地區橡膠機械市場向好,企業投資信心增強。76%的受調查者計劃擴大產能,55%的受調查者計劃升級生產線,這兩個比例創近年新高。在地區發展方面,看好中國的受調查者比例由上年度的42%上升至46%,看好西歐的受調查比例由38%上升至42%,看好中東的受調查比例者由27%上升至40%,看好印度的受調查比例仍為46%,出人意外的看好北美的受調查者比例由73%下降至46%,這可能與美國政策不穩定有關。在品種發展方面,看好輪胎設備的受調查者比例最高,達到61%,其次是看好煉膠設備的受調查者比例為43%。在終端產品方面,看好輪胎板塊的受調查者比例由68%上升至75%,看好通用橡膠制品板塊的受調查者比例為41%,該比例同比下降3%。
對幾個大的橡膠機械企業調查顯示,由于汽車及輪胎行業向好,橡膠機械后續訂單較多。荷蘭飛邁自2017年來從世界輪胎前5強獲得不少訂單,這主要得益于新上輪胎項目及輪胎生產轉型升級。德國H-F公司的彈性體制品生產設備對其銷售收入貢獻較大,其良好的效益受益于汽車行業向好發展。意大利魯道夫-柯美里奧銷售經理Nicola Fedele認為,公司2018年的業務比2017年更好,2017年同期市場相對平穩,而2018年呈現快速增長勢頭,2017年洽談的幾個項目有望近期拿單。談及市場分布,他說歐洲客戶詢價相對較多,2017年中國訂單較少但現在詢單項目增多。日本神戶制鋼銷售經理Hiroki Toyoizumi認為,中國橡膠機械市場在復蘇,歐洲市場相對穩定,北美市場向好,而在歐洲市場中東歐被看好,原因在于東歐的許多輪胎企業在擴產。神戶制鋼現擁有3個工廠,具備約150臺密煉機的年產能,能滿足市場需求,不準備進一步擴大產能。土耳其Uzer Makina公司看好市場,計劃將生產工廠由2個增至4個,將硫化模具及硫化機分開生產,另外還收購4個工廠,主要用于設備的維護。以色列Pelmar工程公司的印度和斯里蘭卡市場回升,但泰國市場萎縮,中美洲市場增長最快,2018年銷售收入有望增長25%。該公司計劃擴大/升級產能,現正在洽談收購2個工廠。我國橡膠機械企業2018年訂單量與2017年同比也有較大提高,相當多企業滿負荷生產。預計2018年度世界橡膠機械行業將徹底走出下行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