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萍
【關鍵詞】 幼兒教育小學化;表現形式;家長;教育結構;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1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07—0023—01
幼兒教育是教育事業的重要內容,良好的學前教育能夠促進幼兒智力快速發展,為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但是當前的幼兒教育卻逐漸向小學化傾向,給孩子的成長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這就需要幼兒教師根據具體的表現和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避免這個問題,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為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空間。
一、表現形式
1.過于重視智力教學
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幼兒教師卻很難掌握教育力度,他們大多對幼兒大力實施智力開發,為了提高幼兒的小學入學率,他們直接為幼兒講解小學知識,甚至是將小學基礎課本作為教育內容的選取。導致幼兒智力難以良好開發,過重的學習任務起到了反作用力。
2.教育方法模式化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很難有效創新教學方法,大多是將小學的課堂化教學方法進行利用,扼殺了幼兒愛玩的天性,這不僅不利于學生現象力的培養,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思維發展,讓他們從小就被固定的教育模式所禁錮。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丟失。
3.課業過多
幼兒教師卻不能明確幼兒教育的根本目的,他們將入學率作為教育的重點內容,為幼兒布置過多的課業,為幼兒造成負擔過重,影響身心健康發展的情況。幼兒教師通常以小學的作業標準和行為規范來教育幼兒,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幼兒的健康成長,容易導致幼兒呆滯發展,不利于成長建設。
二、原因分析
1.家長教育心切
隨著社會發展的逐漸推進,人們的生活水平得到一定的提升,人們有更多的時間關注子女的教育問題。大多數家長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在幼兒園的選擇上就將知識傳授的多少作為選擇的唯一標準。這就使得幼兒教育機構乏力發展知識教育和智力開發,導致幼兒教育逐漸傾向小學化發展狀態。
2.應試教育結構
隨著國家教育改革事業的不斷推進,國家的教學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應試教育作為對學生階段學習評測的唯一標準,使得教師在對學生展開教育的過程中以考試成績的提升為教育的基本目標。限制幼兒天性的同時,將這樣過早的應試思想灌輸到幼兒認知里,會嚴重影響幼兒的身心發展。
3.教師素質低下
教師是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實施者,使得教師的素質水平對教學的影響較大。幼兒教師面對的學生是思想發展尚不成熟,喜玩好動的學生,使得教育本身對教師的素質要求較高。她不僅需要有極大的耐心,愛心還應該具有感染力等,要在教學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讓幼兒吸收到知識。但是因為師資力量的缺乏,導致很多地方幼兒園的教師素質較為低下,任職資格門檻較低。這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幼兒教育的整體素質,使得它逐漸向小學化發展。
三、解決對策
1.實行家校合作
幼兒是人生成長的重要階段,做好他們的教育工作,促進他們身心健康成長是國家教育的重點內容。但是這一教育過程,單單依靠教育機構的力量還是遠遠不夠的,而且家長的思想也很難自己認識到一定高度,這就需要進行家校合作。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要與家長建立一定的交流平臺,加強彼此的溝通,方便家長和教師對幼兒的發展情況進行及時的了解和發現,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2.改變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防止教育小學化發展的重要轉折點。幼兒的年齡尚小,教師應該根據他們的成長特點,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取消小學化課堂模式,多開展游戲教學,促進幼兒天性的發揮。例如教師在培養學生算數能力的同時,可以以游戲的方式進行,教師帶領學生們玩“老鷹捉小雞”的游戲,在游戲結束之后,教師讓學生數一數剩多少只,被捉了多少只,將他們加起來與原來的數進行比較,看看是不是一樣的。這樣教學方法有助于幼兒在玩樂的過程中將知識進行掌握,促進智力的提升。
3.提高教師素質
將幼兒教師的素質技能進行提高,可以有效促進幼兒教育水品的提升,改善教育小學化傾向的發展問題。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幼兒園應該促進教師的學習,建立研究小組,促進教師對教學方法創新的研究,并組織教學進修學習,提高教師教育觀念認識,促進技術技能的提升。并將教師應聘的門檻設置進行提高,要求教師具體前衛的教育思想,能夠創新教學方法,擁有特長交易技能等,將幼兒園的教師素質進行提高。有利于對幼兒開展良好的教育,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改變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趨勢,需要對它的表型形式進行了解,分析出造成教育現狀的原因,從而能夠具有針對性的給出改善策略,推動幼兒教育事業的發展,改善小學化傾向問題,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編輯:蔡揚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