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遠
習近平總書記來川視察指出,民生問題就是民心問題。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采取針對性更強、覆蓋面更廣、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顯的舉措,解決好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問題。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四川經濟社會發展提出的明確要求。在實踐中聚焦民生問題、形成創新做法、破解民生難題,是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的必然要求。
提高思想認識、堅持為民務實的工作品質是落實要求的基本前提。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不要忘記我們是共產黨人,我們是革命者,不要喪失了革命精神。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在實踐中落實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要求,在思想上必須認識到,無論何時何地,為人民謀幸福是黨始終不變的初心。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共產黨就是為人民謀幸福的,人民群眾什么方面感覺不幸福、不快樂、不滿意,我們就在哪方面下功夫,千方百計為群眾排憂解難。只有這樣,人民生活的持續改善以及由此積聚起的民心民意,才能形成并不斷加強黨執政最根本的政治基礎。為此,黨員干部要堅定理想信念,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讓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的人民群眾。
以創新的方式去推動民生工作是落實要求的實踐必然。思想認識有沒有提高,工作態度是否積極,關鍵是能不能在實際工作中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轉化為具體的工作方法和舉措。民生的保障與改善,既是對發展結果是否惠及群眾的回顧與評價,也是對工作推進過程中群眾參與程度的評價。要創新調研方式,深入基層開展調查研究,搞清楚群眾美好生活的需要是什么;要創新工作方式,針對群眾需求在發展進程中的變化,及時調整工作思路,及時跟進公共服務供給方式,及時滿足群眾的新需求。
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是落實要求的基本原則。人口多、底子薄、欠發達、不平衡的基本省情決定了四川民生工作的復雜性。要適應新時代的要求,就要貫徹落實好共享發展理念,逐步實現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和漸進共享。強調盡力而為,就是要求發展的目標向人民聚焦,發展的成果由更多的人民群眾共享。為此,在政府財政支出向民生傾斜的同時,要注重提高財政投資資源的使用效率,突出民生目標對財政投入的約束性;注重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使得人民群眾在參與發展活動的進程中受益;注重充分調動社會力量,使得民生問題的應對在一個多元化資源投入機制下得到解決。強調量力而行,就是要求準確把握人民群眾的發展需求,實現經濟社會發展進程與民生改善有機結合、協同發展。為此,一方面,要注重把握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工作機制上向包括農村貧困人口等在內的特殊群體傾斜,關注人民群眾在發展進程中形成的新需求。另一方面,要通過教育、培訓等支持機制既重視物質需求的發展,又強調精神需求對群眾的引導。通過統籌發揮政府、市場和群眾的合力,來推動民生工作的保障和完善。(責編:范吳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