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佩

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將改革試點工作在全國推開,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先看一組時間表:
2017年12月26日,四川省第一個縣級監察委員會宜賓市翠屏區監察委員會掛牌成立。
2017年12月28日,四川省首家市級監察委員會——德陽市監察委員會正式掛牌成立。
2018年1月23日,成都市監察委員會正式掛牌,完成全省市(州)一級監委的最后一塊拼圖。
2018年2月2日,四川省監察委員會正式掛牌成立。
短短幾個月,在省紀委的官方網站上,各地方監察委員會組建成立的消息在不斷更新,全省監察體制改革試點的步伐蹄疾步穩、鏗鏘堅定。截至2月10日,四川省級、21個市(州)、183個縣(市、區)監察委員會全部掛牌成立,四川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那么,地方監委成立之后,在推進工作的進程中有哪些亮點?
監委成立后,新崗位新使命對紀檢干部提出了新要求。為進一步深化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成效,加快人員融合、工作融合、感情融合,1月24日起,成都市轉隸干部培訓班開班,市及縣(市、區)共計180余名轉隸干部參加。
“此次培訓是市監委成立后,對全市轉隸干部進行的首次集中培訓。”成都市紀委、市監委組織部部長表示,培訓主要目的是與大家一起分析認識當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形勢,認真學習黨章、黨規、黨紀,熟悉工作內容,盡快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為實現角色轉變和工作融合打下堅實基礎。
實際上,從成都市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啟動開始,成都市委就明確了“共同轉隸、雙向培訓”的要求。前期,成都市紀委已組織全市紀檢監察干部參加了3次專題培訓,重點學習法律法規知識,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懲治腐敗的能力。
此外,成都市紀委監委還探索運用“每周一課”的形式,開展業務培訓。并通過內部學習促進工作融合,幫助轉隸干部熟悉業務流程,由老紀檢監察干部組織開展業務討論,用以往的案例進行教學,細致地講解工作步驟,通過學習一個個真實案例,在實踐中學以致用,不僅讓轉隸干部熟練掌握工作技巧,還進一步強化了政治意識。
作為四川成立的首個市級監察委員會,德陽市監察委員會與市紀委合署辦公,轄9個紀檢監察室,監督執紀機構占比達76.2%。德陽下轄各縣也全部成立了縣級監察委員會。
走在改革試點工作的前沿,德陽市紀檢監察機關啟動“清風行動·2018”,對事關群眾利益的關鍵領域進行監督,并探索將教育、醫療等非政府機關“隱形權力”關進“制度籠子”。
“站在新的起點,要抓住關鍵環節,樹立‘趕考精神,在‘清風行動中錘煉新的干部隊伍。”3月20日,德陽市紀檢監察系統作出部署,將在群眾身邊展開長期走訪,對脫貧攻堅領域、行政事業單位、基層村社(社區)組織以及學校醫院等關鍵領域的不正之風進行直接監督。
“清風行動·2018”在深化作風建設、鞏固發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整治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德陽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郭宏川介紹,開展“清風行動”兩年以來,已累計摸排問題線索3903條,立案查處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1023件。今年行動時間跨度將拉長到半年以上,對鄉村社區、學校、企業、醫院、行政事業單位五大行業領域全覆蓋。
記者得知,在此次“清風行動”中,全市1000余名紀檢監察干部,要全覆蓋走訪1778個村社(社區),來到群眾身邊監督執紀,揪出群眾深惡痛絕的“微腐敗”,讓過去的個別空白地帶被監督起來,亮堂起來。
“翠屏區監察委員會掛牌成立以來,我們迅速厘清職責定位、完成人員整合、規范工作流程和文書格式。并探索建立健全高效順暢的監察工作運行機制,加強與審判機關、檢察機關、執法部門的工作銜接,力求真正達到‘1+1>2的預期效果。”宜賓市翠屏區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察委員會主任范建平說。
自去年在全省率先掛牌成立以來,翠屏區監察委員會的工作人員一直處于忙碌狀態。“掛牌40天,立案11起。”區紀委副書記、監察委員會副主任韓卓彥直言,之所以效率高,原因在于合署辦公后產生的“化學反應”。
據了解,宜賓翠屏區檢察系統原反貪污、反瀆職、預防職務犯罪3個機構人員15名,如今轉隸至監察委員會。改革后,該區監察委員會與區紀委合署辦公,共設立12個內設機構,其中6個紀檢監察室。“雖然是‘一套人馬,兩塊牌子,但監察委員會的職責范圍要大很多。”
從檢察院轉隸至監察委員會的劉培松對效率提升有自己的體會:“重復環節減少了。以前紀委調查的案件移送到檢察院以后,后者還要就是否構成犯罪重新調查,現在兩個機構合并,檢察院不必對案件重新調查。調查工作相比以前更順利,效率提升了很多。”(責編:周盼)
黨的十九大作出將國家監察體制改革試點工作在全國推開的決策部署后,四川省委以高度的政治自覺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按照黨中央確定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全力抓好貫徹落實,蹄疾步穩推進全省改革試點工作,受到中央紀委的充分肯定。
截至目前,省監委和21個市(州)監委已全部依法產生并掛牌。到2月10日,全省183個縣(市、區濫委全部依法產生并掛牌,按照管理權限對全省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依法實行監察,履行監督、調查、處置職責。
在編制、人員劃轉情況方面,省本級轉隸101人,均實行交叉配置、混合編入省紀委監委機關27個內設機構和機關黨委,其中91名省檢察院轉隸人員安排在執紀監督部門、占全部轉隸人員的90.1%。
省監委成立后,省紀委監委機關共設立27個內設機構和機關黨委,其中紀檢監察室16個,監督執紀機構共21個、占比達77.8%。21個市(州)紀委監委機關內設機構中監督執紀機構占比均超過70%,平均達77.64%。183個縣(市、區)紀委監委機關內設機構中監督執紀機構占比均超過70%,平均達78.91%。
在體制機制方面,省改革試點工作小組研究制定了《中共四川省紀委四川省監察委員會工作規則(試行)》《四川省紀檢監察機關監督執紀監察工作辦法(試行)》《四川省監察機關留置措施使用辦法(試行)》等20項機制制度,其中全省性制度15項、省紀委監委機關5項。市縣兩級共制定相關配套機制制度259項。
(資料提供:省紀委監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