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科
近年來,都江堰市結合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大力實施“三大工程”,提高黨支部設置、管理、考評規范化水平,建強功能突出的戰斗堡壘。
實施“細胞再造”工程。推動支部設置規范化。牢固樹立“落實到基層、落實靠基層”理念,創新設置方式,優化組織架構。一是橫向擴大“覆蓋面”。在院落小區、特色街區等基本治理單元里、產業鏈上、社會組織中合理設置黨支部,制定流動黨員管理辦法,對黨員建卡登記,納入黨組織管理。二是縱向理順“組織鏈”。優化調整基層黨組織架構,將79個社區黨總支(支部)升格為黨委、115個黨支部升格為黨總支。選配市委“兩新”工委專職副書記,健全“兩新”組織黨建聯席會議制度,理順產業園區、“兩新”組織等領域黨組織隸屬關系。三是聯動織密“責任網”。嚴格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把抓支部建設作為鄉鎮(街道)、市級部門等基層黨委(黨組)落實黨建責任的重要內容,全面落實黨支部書記抓黨建工作年度雙向述職制度,指導鄉鎮(街道)、社區建立區域化黨建聯席會議制度,全面推行街道、社區黨組織兼職委員制度。
實施“先鋒領航”工程,推動支部管理規范化。堅持在打牢基礎、補齊短板上下功夫,強化政治功能,推動規范運行。一是細化基礎工作“硬標準”。堅持“小辦公、大服務”理念,推進鄉鎮(街道)和社區黨群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出臺黨支部管理辦法,細化“三會一課”、黨員考評、黨費收繳等13項制度標準。制定黨員檔案管理辦法,提升黨員檔案規范化管理水平。二是鍛造組織生活“大熔爐”。制定加強和規范黨的組織生活實施意見,建立組織生活動態考核管理平臺和備案公示制度。突出政治教育和黨性鍛煉,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列為必學內容。三是建強骨干隊伍“領頭雁”。實施“頭雁孵化”工程,依托市委黨校、農民夜校等,對1500余名支部書記全覆蓋培訓,將280余名優秀人才納入社區后備干部人才庫。四是打好功能發揮“主動仗”。舉辦“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暨新時代黨的建設知識測試和競賽活動,強化對黨員的理論武裝和政治引領。常態推進黨員志愿服務活動,引導廣大黨員在服務旅游節會活動、項目促建等中心大局中當先鋒、作貢獻。
實施“導向指引”工程。推動支部考評規范化。探索建立支部和黨員規范化考評長效機制。一是支部考評突出“基本建設”。制定黨支部工作量化考評辦法,從組織建設、制度建設、支部活動、作用發揮4方面設置30余項的考核指標,加強對平時工作情況的考核。制定基層黨組織星級評定具體標準,結合支部量化考評情況,評定“五星級黨組織”41個、“四星級黨組織”173個、“三星級黨組織”422個,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19個。二是黨員考評突出“干事先鋒”。制定黨員分類量化考評辦法,把“四講四有”合格黨員標準細化成50條左右的考評指標,實行每月記實考評。三是結果運用突出“獎懲逗硬”。堅持把支部考核和黨員考核與領導班子考核、單位績效考評結合起來,作為評先評優、選人用人的重要參考,對評為不合格的黨支部主要負責人進行提醒或誡勉談話,對連續兩次考評不合格的黨支部班子進行組織調整,對評為警示等次的黨員由上級黨組織進行組織約談、結對幫教,對評為不合格等次的黨員,穩妥有序予以組織處置。(責編:劉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