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江
【摘要】目的:確定手術時機對急性闌尾炎預后影響;方法:通過時間段內急性闌尾炎治療差異性進行分析,形成手術時機對比條件,同時排斥其他影響因素;結果:從預后影響和并發癥影響方面,均可以確定手術組比延遲組治療效果好;結論:在6小時急性闌尾炎發病時間環境內,針對患者治療仍具備有效治愈的條件,但相比較6小時以內展開治療而言,在治療效果方面有所欠缺,同時極易造成病程加長,增加病人痛苦,并導致住院費用增加。
【關鍵詞】手術時機;急性闌尾炎;預后影響
【中圖分類號】R7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7-009-01
一、急性闌尾炎預后影響在手術時機研究中的重要性
急性闌尾炎是當前急診外科功能運轉環境中常見的病癥,主要治療手段以切除為主。基于此種炎癥發生的特性極易造成其他部位疼痛,隨后便會導致右下闌尾區域疼痛狀況出現,在此期間醫師需要針對病癥有足夠重視,并采取適當及時的處理措施才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痛苦。故而,在論述手術治療效果過程中,通常會基于最佳手術時機展開分析,確定實際手術并發癥發生率能夠有效降低的同時,還應當降低住院期間經濟的耗費,以確保患者自身生命財產安全得到最完善的保障。所以在論述手術時機過程中,應當基于固定醫院在時間段內針對急性闌尾炎病人資料進行分析,確定時間先后的影響,才能夠保障整體治療水準和手術質量得到有效提升。
二、試驗材料和方法
1試驗材料選擇在固定醫院環境中,基于2016年4月~2018年4月之間的428例急性闌尾炎病患展開資料分析,確定急性闌尾炎基礎手術環境具備全面消毒的基礎措施同時,應當針對病癥狀況和影響條件確切分析,確保不會影響整體試驗結論,才能夠開展后續論述。其次,在病人手術時機選取方面,應當針對不同的時間段制定手術組和延遲組,確保在發病6小時之內的328例病患能夠得到迅速治療同時,應當依據內部性別、年齡、身體素質等情況進行詳細統籌,這樣才能夠降低數據干擾機率。另外在發病6小時之外的100例病患環境中,應當基于延遲狀況基于完好的護理手段,確保內部性別等數據能夠有效統籌,才能夠依據實際手術狀況和治療質量進行分析,并將相應細致醫療參數錄入,確保整體統計功能落實完善。
2試驗方法選擇在患者治療過程中,針對手術組和延遲組分別進行抗生素和補液治療,確保整體治療環境能夠穩定,才能夠依據腹腔鏡條件開展手術。在此期間,對照組的選擇應當基于病患病發時間和入院時間等條件進行全面分析,這樣才能夠確保手術開展具備基礎參照條件,同時在術后提供完善的護理措施,確保整體并發癥狀況能夠被有效降低同時,更能夠基于詳細診療參數進行記錄分析,確保試驗開展具備完善的基礎條件。
3統計學選用在長時間的資料匯總過程中,應當提供相對完善的檔案管理環境和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將確切數據差異性進行分別記錄,同時更應當依據資料參數提供理念滲透渠道,這樣才能夠確保整體分析結果具備參照條件。
三、試驗結果
1患者預后效果比較手術組在展開工作過程中,基于手術耗時和排氣量等綜合數據的影響,在實際預后效果方面優于延遲組,且兩組比較差異性滿足統計學意義(p<005)。
2不良并發癥比較在實際手術治療開展過程中,可發現兩組均未出現嚴重并發癥,故而可確定整體急性闌尾炎治療環境只要滿足醫療環境衛生和護理全面的基礎條件,便能夠有效規避嚴重并發癥的出現。其次,基于輕微術后不良反應而言,手術組在并發癥方面明顯比延遲組數量少,由此可見在并發癥抑制環境中,及時開展手術治療比手術延遲更能夠確保醫療質量。且兩組比較差異性滿足統計學意義(p<005)。
四、試驗討論分析
以往對于發病時間>6 h的急性闌尾炎病人,臨床上采用保守治療,待3個月炎癥消退后再二次入院行手術治療,而對于發病時間≤6 h 的病人則建議積極手術治療;對于闌尾周圍膿腫病人也多選擇保守治療,僅當病情迅速加重時急診手術。然而,臨床治療中發現二次人院手術治療會極大地延長病程,無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并給病人帶來更沉重的經濟負擔。
目前有大量文獻針對急性闌尾炎入院至手術時間的不同與預后的關系進行了研究,有學者認為,病人入院后完善CT等首要檢查確診為闌尾炎后,于6h內行手術治療可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也有學者認為入院至手術時間的延長雖然會延長病人住院時間,但并不會增加病人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并提出急性闌尾炎為半擇期手術,可延期6~24h 至第2天白天進行手術以節約夜間醫療資源和減輕術者疲勞感。然而,針對發病時間至手術時間的不同對急性闌尾炎預后影響的研究并不多。本文主要針對手術時機的不同對病人預后的影響進行研究,通過對兩組病人的比較分析發現,發病時間>6 h的病人住院費用有所增加,但其術后并發癥如切口感染、腸梗阻、出血、腹腔殘余膿腫、腸瘺的發生率并不會增加,而且術后胃腸道恢復時間與住院時間差異亦無統計學意義。由此可見,發病時間>6h的急性闌尾炎病人也可行手術治療,且預后與手術組無明顯差異。
以往觀點認為,當闌尾炎發病至手術時間>6h,闌尾容易與周圍腸管,腹膜以及大網膜形成炎性包塊,手術切除難度增加,而手術時間也會大大增加。而本研究通過比較兩組病人手術時間可見,6h內手術組與延遲手術組的病人手術時間分別為( 14±07)h,( 13±07)h,)。因此,發病>6h的病人手術時間也并不會明顯增加。但目前大多數文獻中急性闌尾炎平均手術時間為40~50min,若平均手術時間相對較長,則可能與闌尾切除術的術者多為低年資醫生有關。
自首例腹腔鏡闌尾切除術成功以來,因其具有創傷小、恢復快、并發癥少以及平均住院時間短等優點,逐漸被應用到臨床治療中。本研究病患中,668% 的病人行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僅有332% 的病人行開腹闌尾切除術。可見腹腔鏡闌尾切除術已逐漸取代開腹闌尾切除術成為急性闌尾炎的首選手術方式。炎癥性手術曾為腹腔鏡手術禁忌證之一,而隨著腹腔鏡技術的發展與提高,以及臨床醫生對腹腔鏡操作熟練程度的增加,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發病時間>6 h的急性闌尾炎同樣為腹腔鏡手術的適應證。本研究通過對兩組病人中轉開腹率的比較,發現發病時間>6 h的病人行腹腔鏡闌尾切除手術并不會增加轉開腹率,如此也印證了上述觀點。
五、結語
急性闌尾炎手術時機選擇應當基于實際治療狀況提供完善的治理條件,這樣才能夠避免出現患者安全受到影響。但基于現有醫院醫師環境的約束,往往展開急性闌尾炎手術需要安排時間列表,以便整體治療工作開展能夠完善,如此便生出了時機差異性影響觀念,只有確保整體手術功能環境具備穩定性條件,才能夠在病患治療方面具備優勢。故而,在展開手術時機論述過程中,應當基于時機差異性展開分析,確定實際工作開展不會影響患者自身健康,這樣才能夠確保整體試驗落實完善。
參考文獻
[1]王天野, 趙海鷹, 孫文郁,等. 手術時機對急性闌尾炎預后影響研究[J].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2017, 37(2):179-181
[2]丘漢育, 陳國強, 龔皓. 不同手術措施對急性闌尾炎患者的預后影響分析[J]. 中國當代醫藥, 2016, 23(26):22-24
[3]康明奇, 侯天有. 即時與延遲手術對急性闌尾炎患者預后的影響對比[J]. 醫藥前沿, 2017, 7(13).
[4]馬建新. 不同手術措施對急性闌尾炎患者的預后影響評估[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7, 4(17):3248-3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