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雷
【摘要】目的:評價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rt-PA)靜脈溶栓治療心源性腦梗死(CE)及非心源性腦梗死(NCE)患者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方法:選擇我院2015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48例CE患者作為心源性組,選擇同期收治的48例NCE患者作為非心源性組。所有患者均采用rt-PA靜脈溶栓進行治療。比較治療前、治療后2h、治療后24h以及治療后7d兩組患者NIHSS評分,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期間的并發癥發生率。結果:兩組患者治療后2h、治療后24h以及治療后7d 的NIHS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2h、治療后24h以及治療后7d 兩組患者的NIHSS評分之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心源性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高于非心源性組(5625% VS 1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心源性組患者皮膚黏膜牙齦出血以及腦疝發生率均顯著高于非心源性組(P<005)。結論:rt-PA靜脈溶栓治療CE及NCE患者取得的臨床效果均十分顯著。但是,與NCE患者比較,CE患者治療后皮膚黏膜出血以及腦疝等并發癥發生率明顯升高,應引起臨床醫師的重視。
【關鍵詞】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靜脈溶栓;心源性腦梗死;非心源性腦梗死;臨床療效;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R74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7-054-01
腦梗死是臨床上常見的神經系統疾病,發病率較高,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根據發病原因不同,腦梗死可以分為心源性腦梗死(CE)和非心源性腦梗死(NCE)兩大類。目前,臨床上治療腦梗死有效的方法是超早期采用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rt-PA)靜脈溶栓治療[2],但是,該方法的安全性及對患者的預后仍存在不同的意見。我科應用rt-PA靜脈溶栓分別治療了CE和NCE患者,觀察其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5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48例CE患者作為心源性組,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3例,年齡41-81歲,平均年齡(611±76)歲。選擇同期收治的48例NCE患者作為非心源性組,其中,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1例,年齡43-80歲,平均年齡(614±78)歲。所有患者的診斷標準均符合全國第4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訂的腦梗死相關標準,發病時間均低于45h。排除顱內出血、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以及妊娠和哺乳期婦女。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均無顯著性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兩組患者均應用rt-PA靜脈溶栓治療,劑量為09 mg/kg,最高劑量≤90mg;其中,rt-PA總用量的10%采用靜脈快速推入的方式給藥,其余藥量采用靜脈滴注的方式給藥。治療24 h后,經頭顱CT檢查證實無顱內出血后,心源性組患者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40 mg,2次/d;7d后改為口服華法令,INR維持在20-30。非心源性組患者改為口服拜阿司匹林,100 mg/d。
13觀察指標{缺少值}在兩組患者治療前、治療后2h、治療后24h以及治療后7d采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評價患者的神經功能。{缺少值}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期間癥狀性腦出血、非癥狀性腦出血、皮膚黏膜牙齦出血、腦疝以及再梗死的發生情況。
14統計學處理數據的分析均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當P<005時,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治療前后兩組患者NIHSS評分比較如表1所示,兩組患者治療后2h、治療后24h以及治療后7d 的NIHS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后2h、治療后24h以及治療后7d 兩組患者的NIHSS評分之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如表2所示,心源性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高于非心源性組(5625% VS 1667%,P<005)。其中,心源性組患者皮膚黏膜牙齦出血以及腦疝發生率均顯著高于非心源性組(P<005)。
3討論
rt-PA是一種由重組 DNA 技術生產的單鏈分子的一種糖蛋白,激活纖溶酶原后將其轉化為纖溶酶,導致纖維蛋白降解,溶解血栓,具有起效快、半衰期短的優點治療急性腦梗死可以取得顯著的臨床治療效果[2]。心房顫動是rt-PA溶栓治療后血管不能再通的獨立的預測因素之一;另外,靜脈溶栓還可以導致未脫落的栓子脫落的風險[3]。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治療后的NIHSS評分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心源性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高于非心源性組。綜上所述,rt-PA靜脈溶栓治療CE及NCE患者取得的臨床效果均十分顯著。但是,與NCE患者比較,CE患者治療后皮膚黏膜出血以及腦疝等并發癥發生率明顯升高,應引起臨床醫師的重視。
參考文獻
[1]傅懋林,肖雪玲,戴為正,等.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靜脈溶栓治療心源性腦栓塞療效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6,14(7):772-774
[2]鄧偉華,楊勇,潘小平,等.心源性腦梗死與非心源性腦梗死靜脈溶栓的對比研究[J].實用醫學雜志,2015,31(11):1781-1783
[3]李建彬,段偉,陳秀麗.重組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劑靜脈溶栓治療
[4]心源性腦梗死及非心源性腦梗死的療效及安全性對比[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7,16(14):1404-1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