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彩線
【摘要】目的:探討給予應用腹腔鏡全膀胱切除回腸代膀胱術治療浸潤性膀胱癌患者行圍術期護理后臨床療效的影響情況。方法:將2016年3月~2018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40例應用腹腔鏡全膀胱切除回腸代膀胱術治療的浸潤性膀胱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常規護理)和觀察組(圍術期護理),每組患者20例。對比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情況。結果:經護理后,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455%)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204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將圍術期護理應用于經腹腔鏡全膀胱切除回腸代膀胱術治療浸潤性膀胱癌患者的護理干預中,可有效提高護理質量,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有較高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腹腔鏡;全膀胱切除回腸代膀胱術;浸潤性膀胱癌;圍術期護理;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7-143-01
膀胱癌的主要致病因素有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兩種。其中,最為危險的致病因素為吸煙。經相關研究表明,50%左右的此類疾病患者患病因素均為吸煙所致。且隨著煙齡的增加,疾病的發生率也隨之增加。根據癌細胞的生長位置不同分為浸潤性膀胱癌與非浸潤性膀胱癌兩種。其中,浸潤性膀胱癌是指浸潤深度已達到肌層以上。目前,臨床對疾病的主要治療方案為經腹腔鏡全膀胱切除回腸代膀胱術治療,治療效果較佳,但由于該手術較為復雜、手術時間長,術后易發生多種并發癥[1]。為提高手術安全性,有效的護理配合尤為重要。為探究將圍術期護理應用于該疾病患者的治療中的臨床療效,特選取近年來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該疾病患者行臨床研究對象行對比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將2016年3月~2018年1月期間我院收治的40例應用腹腔鏡全膀胱切除回腸代膀胱術治療的浸潤性膀胱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于術前經膀胱鏡活檢、盆腔CT、IVU、肝膽胰脾腎彩超以及胸部X線確診,且所有患者均滿足手術指征,無手術禁忌癥。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兩組。觀察組患者中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6例,年齡在(52~78)歲,平均年齡在(6299±198)歲。病理類型:鱗狀細胞癌2例,膀胱腺癌9例,移行細胞癌9例。腫瘤分期:Ⅲ級患者9例,Ⅱ級患者9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9例,年齡在(50~77)歲,平均年齡在(6351±299)歲;病理類型:鱗狀細胞癌7例,膀胱腺癌10例,移行細胞癌3例。腫瘤分期:Ⅲ級患者11例,Ⅱ級患者9例。經過統計學處理,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年齡、病理類型以及腫瘤分期)等均沒有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給予對照組患者行常規護理。即術前做好備皮、心理護理等術前準備;術中配合醫師做好麻醉維持、傳遞器械以及監測機體各項生理指標;術后做好預防并發癥護理等相關護理[2]。
給予觀察組患者行圍術期護理,具體操作如下:(1)術前護理:術前根據患者的心理反應、個人情況以及病情進行綜合評估。由管床護士對患者講解手術的相關注意事項以及手術對提高生活質量與延長生存時間的意義,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信心,更好的配合手術,降低因負性情緒激發的術后不良反應發生[3]。(2)術中護理:①患者進入手術時候,會因為對環境、儀器的恐懼產生較強的緊張情緒,護理人員應加強與患者的溝通,轉移其關注點。②由于此類手術較為復雜、術中出血情況未知,需于術前給予患者預建靜脈通路,留置針選用18G型號,保障輸血、補液等緊急輸注通路[4]。并于麻醉后,于頸內深靜脈留置雙腔導管,以便于對術中中心靜脈壓進行實時監測。③為更好的進行手術操作,應將手術床角度調整為頭低腳高20°~30°,兩腿分開30°~40°。為避免形成壓瘡,可將啫喱軟墊墊于膝關節下方。④將各類導線、管道進行正確連接并固定,術中用品需有序擺放,盡可能縮短術中時間。將氣腹壓力、腹腔鏡焦距以及光源亮度。⑤術中對患者的病情變化實時監測,著重觀察患者尿量變化、有無皮下氣腫、循環以及呼吸異常。保障其內環境穩定、調控好循環液體情況,確保手術安全完成。(3)術后護理:術后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監控,做好抗感染、補液、引流以及止血護理。
13觀察指標記錄兩組患者術后尿痿、盆腔感染、腸痿以及腸梗阻等并發癥發生情況。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5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正態計量數據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樣本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情況經護理后,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
3討論
目前,臨床對浸潤性膀胱癌的治療主要方式為手術治療,腹腔鏡全膀胱切除回腸帶膀胱術是其主要術式,具有創口小、手術精準等優勢[5]。但由于該手術較為復雜,疾病較為嚴重,患者多伴有強烈的負性情緒,對治療依從性較差。加之,手術時間長、組織暴露時間多,易發生術后感染等并發癥。故合理的圍術期護理尤為重要。
本研究表明,經護理后,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455%)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204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提示了,在此類手術中強化圍術期護理可有效降低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究其原因,常規的護理,患者于術前多會產生諸多負性情緒,過于緊張的情緒會使機體產生應激反應,激發兒茶酚胺等釋放,易產生并發癥[6]。且術中對器械管理、麻醉配合等未加強管理,易延誤手術時間。強化圍術期護理后,可于術前強化心理護理,增強患者的治療依從性。術中做好體位、引流、麻醉、器械以及監護等相關護理,盡可能密切配合醫師,縮短手術時間。術后進行密切監控,如有異常,及時通知醫師。多方面的強化護理,可顯著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提高預后效果。
綜上所述,給予經腹腔鏡全膀胱切除回腸代膀胱術治療浸潤性膀胱癌患者行圍術期護理,可有效降低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齊敏. 腹腔鏡下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腸代膀胱術護理心得[J]. 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4,24(3):1405
[2]李麗. 回腸原位新膀胱合并孤立腎術后的護理[J]. 護士進修雜志,2015,30(10):921-922
[3]金黎,潘愛紅. 腹腔鏡膀胱根治性切除回腸代膀胱術護理[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48):81-82
[4]陳麗君,楊明. 腹腔鏡下膀胱全切原位回腸新膀胱術圍手術期護理[J]. 現代實用醫學,2014,26(5):637-638
[5]錢萍,高興蓮,劉波,等. 快速康復外科理念在腹腔鏡膀胱全切回腸代膀胱術患者圍術期護理中的應用[J]. 國際泌尿系統雜志,2016,36(2):204-206
[6]李艷萍. 腹腔鏡下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腸代膀胱術的圍術期護理[J]. 泰山醫學院學報,2014,35(2):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