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蘭 張軍 王娟
【摘要】目的:探討分析優質護理模式在心血管內科護理工作中應用的效果。方法:選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心血管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患者各40例。觀察組患者給予優質護理模式服務,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模式,觀察兩組護理的滿意度和生活質量優良率。結果:觀察組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的患者滿意度,觀察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優良率為75%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生活質量優良率為60%,兩組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優質護理模式能夠提高患者滿意度以及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也提高了護理人員的個人素質和護理水平。
【關鍵詞】優質護理模式;心血管內科;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7-147-01
心血管內科治療的疾病包括心肌炎,心肌梗死,心律不齊,早搏,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這些疾病都是危害人們健康的嚴重疾病,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其病史長,病情易反復發作,較難進行有效根治,患者或多或少會產生一些問題。如何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臨床癥狀,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1]。根據衛生部關于優質護理服務的相關要求,并對優質護理模式的開展加以貫徹落實,深化人本護理服務理念,深化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服務思想,以改善護理工作水平,提高護理滿意度。本文觀察優質護理模式在心血管內科護理工作中應用的效果,旨在為臨床提供一定指導和幫助。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心血管內科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為48例女性患者為32例,年齡38-87歲,平均年齡為58歲。高血壓患者45例,冠心病患者33例,腦出血患者9例,心力衰竭患者14例,風濕性心臟病患者16例。
12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給予優質護理模式服務,具體方法如下:
121心理方面多數心血管內科患者會出現程度不同的焦慮,緊張,不安等情緒反應。因此,護理人員應對其進行心理疏導。根據患者出現的焦慮,緊張,不安等情緒反應,使用通俗的語言對患者講解心血管疾病的病因,病理,治療,預后及相關的注意事項。護理人員應以和藹的態度平緩的語言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詳細了解患者的心理感受,給予相應的心理疏導,減輕患者的心理壓力,使患者以平穩的情緒配合治療。護理人員應尊重患者,在日常的護理中,應認真的聽取患者所提出的問題并給予詳細解答。尊重患者的宗教信仰和民俗文化及個人隱私,不在背后對患者進行議論,和善平等的對待患者。
122生理護理心血管內科中大部分患者均應臥床靜養,長期臥床則會導致腸蠕動減退、便秘等各類腸道疾病。護理工作人員應全面評估患者個體情況,了解患者日常飲食習慣、用藥情況、排便情況以及活動強度,并結合所有因素給予合理的膳食指導,告知患者多吃蔬菜水果,保持營養均衡,禁止食用刺激性、油膩食物。清晨囑咐患者飲用300-500ml溫水,刺激腸胃蠕動;并可引導患者做腹部按摩,每次持續15min,按摩次數應每天不低于3次。若是患者有大便干結,則應給予胃腸動力藥物,并嚴格遵循醫囑服藥;如若患者還伴有腰酸背痛,要根據癥狀給予適當的按摩。
123病房環境方面護理人員應最大限度的滿足患者對病房的要求,保持病房整潔舒適,為患者提供舒適的病房環境。依據患者病情的不同,給予患者必要的監護,減少各種設備的導管和聯線纏繞影響患者體位。根據具體的情況調整病房的溫濕度,給患者提供有關健康教育方面的資料,根據患者的需要在病房內放置必要的安全的電器設備,根據患者的要求在不同的床位間拉上簾賬,保證患者的隱私,使患者對就醫的環境感到滿意[2]。
13護理評估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由醫院自行設計,調查問卷主要總分共100分,分值越高表示護理滿意度越高,設80分為滿意,對選取的患者發放滿意度調查問卷,,共發放80份問卷收回80份問卷。設差、中、良、優四級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進行評估,優良率等于優+良/總例數*100%。在護理過程中記錄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及臨床癥狀消失時間。
14統計學分析應用SPSS13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
3討論
隨著當前經濟水平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隨之不斷提高,患者對醫療技術水平的需求量也隨之不斷增多。根據衛生部門的相關優質護理服務的部署要求,徹底貫徹落實優質護理服務的實施,我院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以患者為中心的服務思想,給予患者優質護理服務。在對心血管內科患者的臨床護理較為特殊,對患者護理工作的 難度較大,在實施臨床護理中所存在的問題較多,主要表現在護患關系緊張、患者對護理滿意度較低,護理工作效果較差。因為存在這些問題,導致護理人員對護理工作情緒也相應較低,最終導致日常的護理工作中時常會出現護理矛盾和糾紛。優質護理服務使患者及患者家屬對醫院的好評和贊譽不斷,這也使優質護理的特點得以顯現。既營造了護患間融洽的氛圍,又提高了患者治療的依從性,使護理工作能夠順利的開展[3]。
綜上所述,優質護理模式服務能夠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和患者的生活質量,同時也提高了護理人員的個人素質和護理水平。
參考文獻
[1]梁海群.心血管內科護理風險管理及應對措施[J].嶺南心血管病雜志,2014,20(1):117
[2]唐榮.APN排班模式推進心內科護理服務質量持續改進的效果[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2,20(6):621
[3]高潔.人性化護理在老年心血管患者實施過程中的應用[J].現代醫藥衛生,2008,24(3):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