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
【摘要】目的:探討綜合護理干預對盆腔炎患者的康復效果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40例盆腔炎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20例,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的基礎之上進行健康教育、心理護理、飲食護理等方面的綜合護理干預,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統計與評價。結果:經過一段時間的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的康復情況較好,治療期間發熱、腰痛等癥狀較少,總有效率為939%,顯高于對照組的837%,數據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統計兩組患者的滿意度發現,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100%明顯高于對照組75%。結論:綜合護理干預對促進盆腔炎患者的康復效果較好,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具有臨床上的推廣價值。
【關鍵詞】盆腔炎;護理干預;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7-182-01
盆腔炎是女性內生殖器主要包括輸卵管炎、盆腔腹膜炎以及子宮內膜炎及其盆腔腹膜、周圍的結締組織發生炎癥。有兩個來源引起盆腔炎的病原體,來自外界的病原體如結核分枝桿菌、沙眼衣原體、淋病奈瑟菌和來自原寄居于陰道內的菌群包括厭氧菌及需氧菌等。其中,盆腔炎的發病群體多為已婚的女性。炎癥可累及幾個部位,也可同時局限于一個部位,最常見的是輸卵管卵巢及炎輸卵管炎,根據臨床表現和發病過程,可分為慢性盆腔炎和急性盆腔炎兩種。由于盆腔炎具有病程長、容易發作、常規抗生素治療不佳等特點,并且該病容易引起不孕不育,嚴重影響到夫妻的性生活,會給患者事業與家庭帶來較大的不良影響。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40例盆腔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盆腔炎患者護理干預的方法,現將研究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研究選取了2016年1月~2017年8月間在我院就診的婦產科盆腔炎患者共40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20例。入選標準:符合盆腔炎的診斷標準;均有性生活史;年齡 18-55 歲;患者同意簽署知情同意書。對照組20例中,患者年齡段為21-45歲,平均(298±47)歲;病程為1-10年,平均(39±25)年;觀察組20例中,患者年齡段為 21- 46歲,平均(304±51)歲;病程為2-11年,平均(42±28)年。患者癥狀:患者普遍有下腹隱痛,肌肉緊張等癥狀,部分患者有壓痛及反跳痛,伴有心率加快、發熱等,患者陰道有大量膿性分泌物;部分病情嚴重的患者有高熱、頭痛、寒戰、食欲不振等癥狀,陰部出現黃色白帶且異味較重,出現小腹脹痛壓痛,腰部酸痛等癥狀。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不明顯,具有可比性。
12方法給予對照組臨床常規護理,護理人員需要密切觀察患者的臨床癥狀,并告知患者注意事項,叮囑其嚴格按醫囑服藥等。觀察組則接受綜合優質包括心理護理、飲食護理和衛生教育,具體操作如下。
心理護理:患者在治療期間由于身體的不適會影響家庭生活和夫妻感情,多數患者易出現焦慮心理,同時對疾病的不了解更增加了患者的恐懼心理,給患者造成了較大的心理壓力,這種心理狀況對患者的治療和恢復十分不利。護理人員應有耐心細致、熱情和藹的態度以獲取患者的信任,需要向患者及時講解有關盆腔炎的病因、發展情況以及預防知識,提高患者對該病的了解程度,以便有效的緩解不良心理。同時,可以發放相關的衛生手冊,指導安排日常生活,對患者的心理素質進行詳細的分析,讓患者了解心理因素對治療效果的影響。
飲食護理:健康合理的飲食調理有利于患者免疫力以及體質的增強,對患者抵御病毒入侵能力的提高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對患者病情的康復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盆腔炎患者由于身體原因,在飲食過程中一定要注意食物的種類,其食物攝入以高維生素、高蛋白食物為宜,因此,可以在治療過程和日常生活中多攝入蔬菜、水果、瘦肉、豆制品等食物,同時叮囑患者嚴禁食用辛辣、寒涼、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并注意定時定量進食,形成健康的飲食規律。
衛生教育:護理人員應為患者制定合理的作息時間表,合理安排患者的起居,指導患者加強個人衛生,倘若存在泌尿生殖系統方面的疾病,需及時接受治療。在經期,可采用相應濃度的高錳酸鉀溶液清洗會陰部,充分確保陰部的潔凈;在治療期間不宜進行房事,做好平時的避孕工作。在衣物選擇方面,不宜穿過緊的衣物,以寬松透氣的為宜,面料選擇以棉質的為主,及時清洗和更換內衣內褲。
13統計學方法本研究在對研究結果進行統計的過程中主要采用來了統計學軟件SPSS150,并進行了通過統計學軟件的分析結果x2檢驗。通過統計學軟件的檢驗我們發P<005,本研究數據有著明顯的差異性,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經過一段時間的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的康復情況較好,治療期間發熱、腰痛等癥狀較少,總有效率為939%,顯高于對照組的837%,數據差異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統計兩組患者的滿意度發現,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100%明顯高于對照組75%。
3討論
盆腔炎作為女性一種常見的生殖器炎癥,主要由沙眼衣原體、淋病奈瑟菌等外界病原體,以及需氧菌、厭氧菌等陰道內菌群共同引起。在對于盆腔炎的治療方面,不但需要進行合理、有效的用藥,同時也需要患者的配合和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來支持治療,提高治療效果和防止復發。許多患者不了解盆腔炎的發病原因及相關的治療要點,對于自身的一些不良衛生習慣視而不見,往往導致病情反復,遷延不愈,因此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來提高患者對于此類疾病的認識是十分必要的。綜上所述,護理干預措施能夠有效的提高患者對于盆腔炎的認知程度,更好的支持和配合治療,同時提高了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加以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鄭靜芬.婦科盆腔炎患者的臨床護理干預要點[J]. 臨床醫學與研究與實踐,2016,03:1356-1357
[2]張小麗.心理護理干預在慢性盆腔炎中的臨床觀察[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96:2081-2082
[3]陳彩香,黃水英.盆腔炎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護理干預臨床分析[J]. 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15: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