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愛萍
【摘要】目的:探討普外科管理護理的持續質量改進對外科置管患者的影響效果。方法:選擇我院收治的普外科手術置管者作為研究對象,共計入組160例,納入時間2016年1月-2018年1月,分組方式為隨機數表法,均分為2組,每組患者80例。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普外科管理護理干預,而研究組則采取持續質量改進模式進行普外科管道護理干預。對兩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與置管意外事件進行記錄,調查患者對管理護理滿意率,實施組間統計學分析。結果:研究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顯著高于對照組(χ2=90090,P=00027<005);兩組患者均有置管意外事件,其中研究組發生率為500%,對照組則為2500%,研究組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χ2=125490,P=00003<005);研究組患者對管道護理滿意率高達9500%,對照組則為8000%,研究組顯著高于對照組(χ2=82286,P=00041<005)。結論:普外科管理護理中實施持續質量改進可以明顯提高外科置管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減少置管意外事件發生,提高患者對管道護理滿意率,值得借鑒。
【關鍵詞】普外科;置管;管道護理;持續質量改進;置管意外事件
【中圖分類號】R4737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7-187-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on nursing management in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Methods: A total of 160 cases in the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were enrolled in our hospital. 160 cases were included in the group. The group was divided into 2 groups and 80 cases in each group were divided into 2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management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while the study group adopted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mode for nursing interventio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once catheterization success rate and tube accidents were recorded, to investigate the patients' satisfaction rate of management ca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atistical analysis between groups. Results: The success rate of one time tube placement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x 2=90090, P=00027<005). The two groups had an accident of intubation, the incidenc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5%, the control group was 25%, the incidenc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x 2=125490, P=00003< 005);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full of pipe nursing. The rate was 95% and 80% in the control group,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2=82286, P=00041<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in the management and nursing of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can obviously improve the success rate of the first tube placement, reduce the accident of the intubation, 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rate of the patients to the pipeline nursing, which is worth reference.
Key words: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 catheterization; pipeline nursing; 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 accident of catheterization
普外科手術患者在醫院比較常見,大部分手術患者術后需要采取各類管道維持身體機能的正常生理需求[1],但不同的操作管道涉及的功能也存在差異,臨床醫師在處理時需根據患者的實際需求選擇管道,并持續觀察,分析病情變化,才能對患者恢復情況實時把握[2]。此外,管道也是臨床醫師搶救危急重癥患者比較有效的手段。基于此,重視普外科手術患者管道護理干預十分必要,如何提高管道護理質量成為普外科護理熱點課題。持續質量改進模式對過程管理十分重視,強調對每個護理環節質量均要把握,盡量提高整體護理質量[3]。為了探討這種護理模式應用在普外科置管患者管道護理中的效果,我院將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普外科術后置管患者160例作為研究對象,展開了對比分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普外科術后置管患者160例作為研究對象,入組對象有完整資料,所有患者自愿配合研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分組方式參考隨機數表法分為,均分2組,每組患者80例。對照組:男49例、女性31例;年齡658±65歲(20-79歲);術后置管類型包括腹腔引流管20例、尿管43例、胃腸減壓管15例、胸管2例。研究組:男47例、女性33例;年齡654±69歲(22-78歲);術后置管類型包括腹腔引流管21例、尿管41例、胃腸減壓管15例、胸管3例。在性別、年齡、術后置管類型上實施統計學分析顯示兩組差異不明顯(P>005),可比。
12方法
121對照組本組患者采取普外科常規管理護理模式進行干預,置管前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詳細解釋留置管道的必要性與重要性,提高患者對置管知識的認知程度,通過有效的心理干預緩解或消除患者的恐懼與焦慮及緊張等負面情緒,使得患者可主動、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護理期間,護理人員妥善固定好各類管道,避免引流管發生彎曲或折彎。若患者出現引流管不暢,則予以生理鹽水反復沖洗,促進引流管暢通。護理人員對患者的引流液顏色、性質、量等進行嚴密監測,并對管道附屬裝置進行觀察,若發現任何異常,則及時告知醫師,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處理。此外,護理人員對患者管道周圍皮膚進行針對性護理,使得管道敷料維持清潔與干燥,置管成功后詢問患者佩戴管道后的感受,若有任何不適癥狀或反映,則立刻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處理。
122研究組本組患者則采取普外科持續質量改進模式對管道進行護理干預:①加強組織管理:護士長屬于護理服務責任人之一,全科護士需加入管道護理服務之中,一起學習日常的操作監督與管理知識,并提出問題,由負責人指定操作規程,使得每個護理人員的護理職責得以明確,使得護理人員的操作越來越規范,發現問題后及時反饋并協助處理。②加強目標管理:護理工作開展后制定近期目標與遠期目標,近期目標設定為護理人員熟練掌握標準的操作規范,確保護理操作熟練,提高一次置管的成功率。護士長定期對護理人員操作實施考核,確保護理人員均能熟練掌握置管的規范及操作。遠期目標則可設置為培訓重點的操作對象,派遣優秀護理人員進修,參與技術交流,不斷提高他們的服務意識與操作技能。③加強各類管道的護理操作培訓:護士長帶領護士進行學習,定期討論及學習有關置管的操作理論知識,制定并發癥與護理教程,根據自身狀況規劃每天、每周及每周學習的計劃,定期分批次強化訓練。全科高年資護士與護士長共同示范操作,分層帶教,培訓與考核后才能實施護理操作。專業人員負責管道登記表,對管道部位、方法、用途及敷料等詳細記錄,并管理好管道頭端部位。做好管道的維護,每天交接班之后對管道部位進行科學評估,對有無局部皮膚開口進行觀察,定期做好消毒,拔管期間根據恢復情況,以及患者知情同意后拔管,確保導管無破壞。出院前告知患者導管維護的注意事項,定期回院進行復查。護理工作需不斷完善審查制度,定期向患者詢問護理服務意見或建議,總結與分析,并及時整改。患者提出問題后護理人員進行客觀分析與評價,征詢負責人意見后不斷改進,使得護理質量能持續改進。
13觀察指標對兩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與置管意外事件進行記錄,調查患者對管理護理滿意率,實施組間統計學分析。
14評價標準利用本院自制的滿意度問卷調查管道護理滿意率,問卷評分0-100分,評分范圍包括≥90分為非常滿意、70-89分為一般滿意、<70分為不滿意,將非常滿意率與一般滿意率之和計護理滿意率[4]。
15統計學處理本研究應用SPSS200處理數據,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意外事件發生率及管道護理滿意率采取百分比%表示、實施卡方(x2)檢驗,將P<005作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分析兩組一次置管成功率情況研究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79例、失敗1例(1例堵塞),一次置管成功率為9875%,對照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69例、失敗11例(8例堵塞、3例感染),一次置管成功率為8625%,統計學分析顯示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90090,P=00027<005)。
22對兩組患者置管意外時間發生率比較兩組患者均有置管意外事件,其中研究組發生率為500%,對照組則為2500%,研究組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討論
普外科患者需要實施手術治療,這類患者有特殊性,大部分患者術后機體處于相對較差狀況,對醫療服務及質量要求很高,提供良好的護理管理才能提高患者生存質量,使得機體加速康復[5]。同時,普外科患者術后多需要置管處理,而管道對于患者有治療與康復的作用,而且還可避免其他不必要的事件,這就需要對管道安全加強管理,積極做好管道護理,確保管道能起到應用的作用,才能維持良好的預后。常規管道護理難以滿足新時期的需求,持續質量改進模式在近幾年逐漸開展起來,對于普外科管道護理有著重要的意義,可為患者提供優質化的護理服務,更能滿足患者的身心需求。
我院將收治的160例普外科術后置管患者進行了分組研究,其中普外科常規管道護理為對照組,而持續質量改進模式處理為研究組,統計學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高達9875%,與對照組8625%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90090,P=00027<005);兩組患者均有置管意外事件,其中研究組發生率為500%,對照組則為2500%,研究組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x2=125490,P=00003<005);研究組患者對管道護理滿意率高達9500%,對照組則為8000%,研究組顯著高于對照組(x2=82286,P=00041<005)。本研究結果與同類研究相似,李丹學者[6]將收治的125例外科手術后置管患者進行調查研究,根據管道護理方案不同分為常規護理組與改進護理組,分別接受常規護理、持續質量改進方式實施管道護理干預,結果顯示改進護理組置管成功率為9841%,明顯比常規護理組的7258%更高(P<005);同時在管道護理意外事件上,改進護理組意外事件出現率為635%,顯著低于常規護理組的3387%(P<005)。可以看出,持續改進護理措施的應用可以更好地控制管道護理意外事件發生,提高置管成功率。普外科手術患者術后身體狀況并不理想,患者對護理人員的要求更高,需要更高質量的護理服務,才能不斷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促進機體更快恢復。基于此,護理人員應不斷學習,接受培訓,熟練掌握相關的護理操作,提升護理服務水平,才能確保護理質量提高,服務患者。將持續質量改進模式應用在普外科手術置管患者中,可以更好地提高置管成功率,使得一次置管成功率明顯提高,減少了置管時的不必要損傷,使得意外事件發生率降低。持續質量改進期間,護理人員應鼓勵患者及其家屬積極參與護理,使得他們更好地掌握相關知識,信任護理人員,消除緊張、焦慮等負面情緒,促使他們積極配合治療與護理,提高護理質量。
綜上所述,普外科管理護理中實施持續質量改進可以明顯提高外科置管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避免了置管意外的發生,使得患者對護理更滿意,可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崔濤.普外科管道護理的持續質量改進對外科置管患者的臨床效果[J].中外醫學研究,2017,15(8):105-106
[2]李華,阮蕾.胃腸外科管道護理的持續質量改進對外科置管患者的臨床效果分析[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6,27(12):2341-2342
[3]姬玉敏.探討普外科管道護理的持續質量改進對外科置管患者的療效[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6,1(10):179-180
[4]鄧娜.持續質量改進方法在泌尿外科置管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保健營養,2017,27(17):284
[5]成漢榮.普外科管道護理的持續質量改進對外科置管患者的臨床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6(13):176-178
[6]李丹.普外科管道護理持續質量改進對外科置管患者的臨床效果[J].臨床護理,2018,9(16):219-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