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得玲
【摘要】目的:觀察研究老年支氣管哮喘疾病并發肺部感染的臨床特征及有效防治方法。方法:選2015年2月~2016年2月60例老年支氣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行隨機數字表法分作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納入30例患者,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氨溴索祛痰治療,試驗組除了常規治療外,加用熱毒寧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試驗組有2例無效,9例有效,19例顯效,總有效率為9300%,對照組有12例無效,8例有效,10例顯效,總有效率為6000%,試驗組總有效率較高,具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綜上所述,支氣管哮喘肺部感染主要表現為體溫變化,呼吸困難,咳嗽多痰,克雷伯菌感染是主要發病因素,肺部感染與支氣管哮喘疾病的嚴重程度正相關,在抗喘祛痰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熱毒寧治療有理想效果。
【關鍵詞】老年支氣管哮喘;肺部感染;熱毒寧
【中圖分類號】R563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7-238-01
支氣管哮喘主要是由是由嗜血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和起到上皮細胞等多種細胞共同參與的慢性炎癥病變,具有季節性與反復性特點,易并發肺部感染而加重哮喘病情,加大治療難度。支氣管哮喘臨床表現為氣急、胸悶、咳嗽、喘息等,影響了患者正常生活,若是合并肺部感染還會增加哮喘疾病發作風險,加重病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2]。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防治支氣管哮喘肺部感染具重要意義,本文選2015年1月~2016年1月60例支氣管哮喘并發肺部感染患者作研究對象,總結疾病臨床特點及防治方法,現作以下總結。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選2015年2月~2016年2月老年支氣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患者60例,行隨機數字表法分作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納入30例患者,均符合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2002年修訂的支氣管哮喘有關診斷標準,以知情自愿為前提參與研究。試驗組女10例,男20例;年齡為56~82歲,平均年齡為6556±511歲;病程為2~18年,平均病程為1011±115年。對照組女14例,男16例;年齡為56~82歲,平均年齡為6555±523歲;病程為2~19年,平均病程為1011±120年。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距未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可展開對比研究。
12方法給予對照組行常規的平衡酸堿及水電解質,補液,氧氣支持、解痙平喘等基礎治療,采用氨溴索進行祛痰治療,緩慢靜脈滴注,250mg/次,2次/天。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對試驗組患者加用熱毒寧治療,熱毒寧20mL+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制成混合注射液,靜脈滴注,1次/天,連續治療2周。
13療效標準經治療,患者血常規等相關指標恢復至正常水平,濃痰、咳喘等相關癥狀及體征均基本消除為顯效;相關指標、癥狀及體征均有一定好轉為有效;相關指標、癥狀及體征均均未見變化為無效;有效與顯效和記作總有效[3]。
14統計學方法將全部數據統一錄入SPSS20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與計數資料分別記為與%,并分別以t和x2作驗證標準,P<005為組間對比存在統計學差異。
2結果
試驗組有2例無效,9例有效,19例顯效,總有效率為9300%,對照組有12例無效,8例有效,10例顯效,總有效率為6000%,試驗組總有效率較高,具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老年支氣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極易誘發哮喘急性發作,哮喘急性發作會出現氣道平滑肌收縮痙攣、粘液栓形成等癥狀,危重哮喘發生的風險極大,治療難度也增加。支氣管哮喘并發肺部感染的主要有3個因素,一是上呼吸道病毒感染,主要包括克雷伯菌、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葡萄球菌病毒等,肺炎支原體、鼻病毒等也可破壞氣道黏膜保護屏障而引發肺部感染;二是炎性介質,免疫球蛋白介導發生病態反應時,肥大細胞與嗜堿性粒細胞均可釋放組胺而擴大氣道上皮細胞之間的空隙,為葡萄球菌、流感病毒、克雷伯君等致病菌穿過氣道黏膜達到肺部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從而增加了肺部感染的風險;三是藥物副作用,臨床主要采用糖皮質激素用于治療支氣管哮喘,但是改類藥物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導致患者肺部免疫功能減弱,因此增加肺部感染風險[4-5]。
老年支氣管合并肺部感染臨床特點:克雷伯菌、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白色念珠菌、副流感病毒以及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其中以克雷伯菌感染率最高;且支氣管哮喘病變程度越嚴重,肺部感染就會越嚴重;臨床表現:體溫變化,呼吸困難,咳嗽多痰,咳嗽為晨間較重,夜間陣咳,日間則較輕,病情越嚴重,咳嗽癥狀也越嚴重,晨間痰量較多,呈漿液泡沫性或者白色粘液性,有時咳血痰,氣急或喘息,喘息多伴有羅鳴音、哮鳴音。臨床治療支氣管哮喘肺部感染主要采取抗感染、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平喘解痙、祛痰等基礎對癥治療方法,本次研究中,試驗組和對照組臨床總有效率分別為9300%、6000%,試驗組總有效率更高,P<005,具顯著差異,P<005。這是因為熱毒寧含有梔子、金銀花、青嵩等中草藥成分,對嗜血流感桿菌、黃色葡萄球菌、肺炎鏈球菌、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等致病菌具有較強的抑制作用,同時可增強腹腔巨噬細胞和T、B淋巴細胞的吞噬功能,進而起到良好的、抗病毒、抑菌、清熱、免疫調節、化痰等效果。
綜上所述,支氣管哮喘肺部感染主要表現為體溫變化,呼困難,咳嗽多痰,克雷伯菌感染是主要發病因素,在抗喘祛痰治療的基礎上加用熱毒寧治療有理想效果。
參考文獻
[1]雷彩虹.40例支氣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療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24):102-103
[2]向珊珊,陳邦菊.預防性護理在支氣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中的作用[J].中華肺部疾病雜志電子版,2016,9(03):352-353
[3]尹移紅.支氣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療與護理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51):234
[4]陳國萍.56例老年支氣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治療體會[J].大家健康,2013,7(01):162-163
[5]李明浩.180例社區老年支氣管哮喘肺部感染的臨床研究[J].醫學信息,2016,29(06):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