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紅
【摘要】目的:分析腰椎間盤突出MRI與CT診斷及價值。方法:將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于本院接受診治的11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作為調查對象,將其隨機編號法納入CT組與MRI組(n=55)。在CT診斷與MRI診斷的方式下,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診斷檢出率。結果:CT診斷下影像學特征表現為邊界模糊,髓核突出或者異位,MRI診斷下影像學特征為髓核異位,邊緣不規則或者具有低信號的特征。CT組患者的臨床診斷檢出率為8727%,MRI組患者的臨床診斷檢出率為9818%,組間數值對比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MRI與CT均為臨床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有效方法,但是MRI診斷的檢出率相對較高,臨床診斷中可以結合多種影像學技術進行分析,保證臨床診斷的準確率。
【關鍵詞】腰椎間盤突出;MRI診斷;CT診斷
【中圖分類號】 R32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7-246-02
腰椎間盤突出癥為腰椎間常見的病變,主要是由于腰椎間盤突出退行性轉變或者損傷而誘發的機體脊柱外力學、內力學轉變癥狀[1]。患者椎間盤內髓核突出,對其脊髓神經會產生一定的壓迫或者是刺激,致使患者腰腿疼痛,對患者的生活質量會產生較大影響[2]。早期診斷、早期治療對患者的預后效果會產生較大影響,為了全面了解MRI與CT在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中應用的價值,文章將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于本院接受診治的11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作為調查對象。在差異性的診斷方式下,對比研究臨床診斷檢出率,現總結內容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將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于本院接受診治的110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作為調查對象,將其隨機編號法納入CT組與MRI組(n=55)。MRI組患者中男性與女性比例為30:25,年齡在34-75歲之間,年齡均數為(5451±341)歲。椎間盤脫出8例,椎間盤游離25例,椎間盤突出22例。CT組患者中男性與女性比例為29:26,年齡在34-75歲之間,年齡均數為(5454±336)歲。椎間盤脫出8例,椎間盤游離25例,椎間盤突出22例。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獲得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活動期間存在劇烈疼痛感受,活動受限,且排除合并具有心腎功能障礙,精神障礙的患者,組間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
12方法
CT診斷:德國西門子64排螺旋式CT機掃描。仰臥位,拍攝定位圖像。參數為600mA電流,120kV電壓,0516螺距,0625mm層厚,掃描腰4/5、3/4、1/2椎間盤。對患者的椎間盤形態、位置以及椎體等進行細致觀察,明確病變情況。
MRI診斷:Philips 15 T磁共振掃描儀器,仰臥位,頭部先進。掃描參數為常規橫軸位與矢狀位掃描。掃描期間從矢狀位對椎體形態、信號等進行觀察,明確患者的脊髓受壓情況、椎間突出情況[3]。
13評價標準在CT診斷與MRI診斷的方式下,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診斷檢出率。
14統計學分析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實施數據處理,計數資料應用卡方予以檢驗,差異性比較應用p值予以評價,p<005則代表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CT診斷與MRI診斷的影像學特征表現CT診斷下影像學特征表現為邊界模糊,后緣銳角,髓核突出或者異位。一些患者髓核已經超出纖維環,難以觀察到硬膜囊脂肪層與椎管,或者椎管上下移動,或者存在髓核鈣化的情況。
MRI診斷下影像學特征為髓核異位,邊緣不規則或者具有低信號的特征,能夠觀察到髓核間窄頸。一些患者影像學檢查中能夠觀察到脊髓中水腫與脂肪消失。
22CT診斷與MRI診斷的檢出率對比CT組患者的臨床診斷檢出率為8727%,MRI組患者的臨床診斷檢出率為9818%,組間數值對比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3討論
椎間盤突出癥為骨科常見的疾病,早期確診與早期治療對患者的預后效果、生活質量會產生較大影響[4]。MRI與CT診斷的方式下,臨床應用價值較高。CT診斷下,能夠顯著觀察到邊界模糊、后緣銳角以及髓核突出等特征[5]。MRI診斷下則能夠觀察到髓核異位、邊緣不規則等特征。臨床診斷中可以結合患者的臨床癥狀實施細致觀察,發揮影像學技術應用的優勢。
結合數據調查的結果來看,CT診斷下影像學特征表現為邊界模糊,髓核突出或者異位,MRI診斷下影像學特征為髓核異位,邊緣不規則或者具有低信號的特征。CT組患者的臨床診斷檢出率為8727%,MRI組患者的臨床診斷檢出率為9818%。數據調查的結果顯示相較于CT診斷的方式,MRI診斷的檢出率更高,臨床診斷應用價值突出。
綜合上述內容,MRI與CT均為臨床診斷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有效方法,但是MRI診斷的檢出率相對較高,臨床診斷中可以結合多種影像學技術進行分析,保證臨床診斷的準確率,為患者的疾病診斷提供更多參考依據,為患者癥狀的早期確診、針對性治療奠定良好基礎,建議在腰椎間盤突出患者臨床診斷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夏文偉.腰椎間盤突出MRI與CT診斷的應用的價值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8,5(01):154-155
[2]蔣偉,靳冬梅.比較腰椎間盤突出MRI與CT診斷的準確性及臨床價值[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43):8395
[3]廖建軍.腰椎間盤突出患者應用MRI與CT診斷的價值對比研究[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7,33(03):74-75
[4]陸寶剛,盧慶葉,姚凱源,謝娓潔.比較腰椎間盤突出MRI與CT診斷的準確性及臨床價值[J].中國社區醫師,2017,33(05):89-90
[5]劉旭平.腰椎間盤突出MRI與CT診斷的應用價值比較觀察[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5(05):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