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梅 朱蓓
【摘要】目的:探討PDCA循環管理模式在骨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以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某醫院收治的20名骨科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10人,分別采用常規護理管理模式與PDCA循環管理模式。對比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護理滿意度的差異。結果: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護理滿意度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PDCA循環管理模式在骨科護理中應用效果確切,值得在臨床中應用并推廣。
【關鍵詞】PDCA循環管理;骨科護理應用
【中圖分類號】R816.8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07-288-01
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現代醫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病人要求在臨床中得到更好的醫療體驗和護理服務[1-2]。現選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某醫院收治的20名骨科患者為研究對象,詣在探究PDCA循環管理模式在骨科護理模式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研究共計4名護師與20名骨科患者參與。4位護師均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在崗時間在10年以上。20名骨科患者年齡在25-55歲間,平均年齡為34±129歲。
本組研究共計4名職稱醫師與20名骨科患者參與。
參考數字表法將20名患者隨即平均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10名。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無統計學意義。
12方法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管理模式展開護理。
觀察組采用PDCA循環管理模式展開護理,具體如下:1)策劃。根據護理模式下的人員配置與患者的個體情況制定較詳細的護理計劃,合理排班,保證24小時所有患者均有醫護人員負責。同時發揮護理模式的優勢,于臨床中對醫護人員的實踐技能進行培訓,以促進醫護人員臨床實技的提升。2)實施。病人入院就診后,根據護理醫護人員編制進行責任配置。由醫護人員向患者介紹醫療環境,包括治療方案、手術方案、注意事項以及病房環境等,幫助患者快速熟悉醫院環境。同時抓緊護理人員技能培訓和護理服務質量改進和管理。3)檢查。管理人員根據規章檢查各護理小組工作是否到位,并參考國家衛生部公布的《醫院護理管理評價指南》規定的標準檢查各項指標是否符合標準。4)改進。針對上一環節中發現的問題展開研討,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并找出改進方法,進一步提高骨科護理服務質量。然后在見習期間不斷重復策劃-實施-檢查-改進的四步循環,直至見習結束,并對比兩組患者臨床實踐能力、護理滿意度、理論能力等方面差異。
13觀察指標本次研究的觀察指標為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并發癥產生情況。
14統計學方法使用SPSS140軟件對數據信息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表示,經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平均值±標準差表示,經x2檢驗,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治療后,對照組患者滿意率為60%,并發癥發生率為40%;觀察組患者滿意率為100%,并發癥發生率為10%。觀察組顯著優于對照組情況(P<005)。
3討論
在骨科臨床中,護理工作極為關鍵,這是預防骨科疾病并發癥的核心環節。因此要不斷優化和改進管理模式,實現骨科護理工作的全面優化和提高[3]。
PDCA循環模式是基于系統化、體系化的科學管理模式,在醫院質量持續改進中有廣泛應用。其是以策劃、實施、檢查以及改進為四步循環的管理模式。通過規劃來提高護理工作的有序性,結合護理模式在實施過程中不斷提高醫護人員的臨床實技,并以科學的指標為參考進行檢查來發現工作中的問題,最終研究問題并解決問題,從而促進醫院護理服務質量的提高。
在本組研究中,共選取20名骨科護理臨床患者為研究對象,分別采用常規管理模式和PDCA循環模式進行管理,統計結果顯示出科時采用PDCA循環管理模式管理的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與并發癥發生率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提示觀察組患者在護理管理期間,患者得到了更有效的鍛煉和提高,意味其能夠在臨床中為患者提供更可靠、更有效的護理服務,進而促進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
綜上所述,PDCA循環管理模式在骨科護理中應用效果確切,能有效提患者的臨床能力和護理滿意度,可作為護理管理期間骨科護理管理的首選模式使用并推廣。
參考文獻
[1]廖卉.PDCA循環管理法在手術室護理安全與質量改進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醫藥前沿.2017 , 7 (9) :377-378
[2]梁華珍.PDCA循環法在手術室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 , 7 (10) :258-260
[3]包繁榮.PDCA護理模式在小兒支氣管肺炎中的綜合臨床效果[J].《大家健康旬刊》.2017 , 11 (1)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