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佩瑤
摘要:“氣韻”這一個中國傳統概念非常復雜的,它的囊括性很大。隨著時間和歷史的變化,其意義和概念就不斷有相應的延伸和不同。本文就嘗試梳理“氣韻”在未被西方觀念所干預下的演變過程,從而在不同的面理解“氣韻”。
關鍵詞:氣韻;含義
中圖分類號:TU-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24-0037-01
在二十世紀初,西方美學傳入中國,當時中國的傳統美學思想就受到日本和歐美的影響。同期,西方也興起了一股研究“氣韻生動”的熱潮。這必然也就引起了中國美學家們對“氣韻生動”的討論和翻譯的熱潮。
西方美學家對“氣韻”的解讀影響中國理論家和美學家的解讀,隨著這些變化的解讀,“氣韻”這一藝術概念的適用范圍得到不斷的擴展,并逐漸轉變成現代藝術概念。
清末,王國維在這中西文化之下,突破了傳統傳統道德倫理,將西方美學思想與中國傳統美學思想相融合,并提出了“境界說”這一主要的美學主張。這里面的“境”的概念也是和“氣韻”的發展相聯系的,其中有提到“然滄浪所謂興趣,阮亭所謂神韻,猶不過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為探其本也”。
黃賓虹曾提到“氣韻之生,由于筆墨,用筆用墨,未得其法,則氣韻無由生動。”另又“一氣脈必須相通,氣肪相通,畫即有靈氣,畫有靈氣,氣韻自然生動。”他理解中國畫中的技法不完全是筆墨,也是包含了情景、意象、氣韻、意境等要素,是作者氣質、個性、學養、思想的集合體,是人格外化的體現。氣韻本來存在人的精神氣質、人的胸懷中。
二十世紀上半期,在西方學者研究下,“氣韻”在現代轉型中獲得了新的含義,使其繼續在現代美學和藝術批評中發揮作用。騰固很早就關注“氣韻”和“氣韻生動”,他的研究對西方學者也產生了影響。在英文翻譯中,騰固就把“氣韻”翻譯成“節奏”,這在美術理論和批評上,“節奏”是一個新概念。而在音樂和詩詞中卻是很常見的。
在《中國美學小史》中有談到“在現今美學上說,氣韻就是Rythmus,生動就是Lebendige Aktivitat?!彼囆g的“氣韻生動”是普遍存在于宇宙人生的節奏,“節奏”就是藝術的本質。
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鄧以蟄曾留學于國外,其美學思想是以中國傳統道家思想為基礎,強調所表現者是宇宙中的生命節奏“氣韻生動”;指出繪畫藝術是人心產物。像鄧以蟄曾談到的“畫為心畫:欲畫妙,必須心妙,心妙必須人品妙,人品妙,斯氣韻至矣,氣韻非竭巧思、窮工力與夫凡謂之畫者皆能有也;至是而為性情之流露,人品之真如。”
另外,在他的研究中,中國美術史是按“體”“形”“意”“理”這樣的次序來發展的。鄧以蟄明確指出,“理”就是“氣韻生動”或者“氣韻”。“氣韻”就是天地間的一氣之運化。
林語堂在其英文著作《吾國與吾》中談到一起藝術問題都是“Rhythm”的問題。還經常說“Rhythmic movement”,也就是“氣韻”,可是當代譯者更傾向于譯為“韻律”。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期,宗白華也在他的藝術批評中運用“氣韻生動”,對其運用也沒有擺脫當時流行的術語影響。他提到“就是宇宙中鼓吹萬物的‘氣的節奏、和諧。繪畫有氣韻,就能給欣賞者一種音樂感?!倍皻忭崱笔菂^別于西方繪畫中的“節奏”,另一方面來說,“氣韻生動”是動靜結合,而“節奏”動中無靜。在西方美學批評中,他把“氣韻”對應“光影”來進行賞析批評,不過這只是在拓展和引申方面來使用,油畫中光影形成的“氣韻生動”還是區別于國畫明暗形成的“氣韻生動”的。
葉朗在《中國美學史大綱》中從哲學元氣論出發,把“氣韻”拆分開來詮釋,指出“氣”是畫面的元氣,是宇宙和藝術家本人的兩種元氣相結合。“韻”是指一個人的風神、風韻。
而徐復觀的《中國藝術精神》主要從莊學玄學入手,認為“氣韻生動”是“神”的觀念的具體化(“神”是魏晉時期莊學講述的生命本體)。同時,他也把“氣韻”拆分開來詮釋,“氣”指作品中的陽剛之美,常指代在作者的品格氣概下呈現出的作品剛性?!绊崱眲t是主要說作品的陰柔之美。
李澤厚和劉紀綱的《中國美學史》里指出“氣”是指生命的力量,同時也指人的精神氣質,這是一種對生命和精神有力的表現?!绊崱币庵赋好撍椎娘L雅之貌?!皻忭崱本褪撬囆g作品呈現出的那種活感,展現生命的律動又滲透出內在精神。
在中國,經過這些理論家和美學家對“氣韻”的闡釋和解讀,“氣韻”進入現代美學和藝術批評領域,成為一個備受矚目的現代美學概念。他們對傳統的各自闡發更是促進了中華民族藝術精神的現代轉換,也促進了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中國傳統美學思想受到西方美學和藝術的影響,但同時,中國傳統美學思想也在影響著西方美學和藝術。
不過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當時國內的一些外文翻譯資料多數是受日本的影響,美術史著作也直接或間接地受到日本學者的影響;而西方了解中國傳統藝術也是主要以日本學者的著作作為中介。
現代理論家對“氣韻”的闡釋,為我們提供一個理解中國現代美學的途徑。
關于中國現代美學,一方面來說,所謂現代化就是跨文化的、多種多樣的,是具有西方式的。隨著時間和歷史的變化,其意義和概念就不斷有相應的延伸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