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微
摘要:在國家對少數民族地區經濟振興大力支持的背景下,吉林省加快發展的經濟增長戰略,實行“延龍圖”新區一體化建設。本文對延龍圖”新區開發規劃設計的策略進行研究,探索城市“區域一體化”策略對少數民族區域經濟發展的影響。
關鍵詞:“延龍圖”;區域一體化;綠軸帶
中圖分類號:F301.2;X8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24-0142-01
一、延龍圖新區開發規劃背景
“延龍圖”地域范圍包含延吉市、龍井市、圖們市。三市位于吉林省東部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轄區內,臨近朝鮮、韓國、俄羅斯,其特殊地理位置決定了其對外開放的優勢所在和先天條件。
二、新區一體化總體規劃目標
區域一體化是經濟全球化趨勢下的區域發展新戰略,成為了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是當今世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趨勢。經濟快速發展的社會形態,使得在城市化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各個城市之間的關系越來越密切,也因此產生了區域一體化。2016年召開的延龍圖新區專家論證會,提出了建設延龍圖新區規劃的總體目標,即:到2020年,“延龍圖”新區基礎設施完善,各個景區景點彼此呼應,“成網成片”;到2025年在東北以及國內產生品牌效應,成為國內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文化旅游勝地。到2030年,新區規劃向外擴展,帶動周邊城市經濟發展。區域內建筑、設施、服務、各項需要全部達標,成為延邊地區城市核心,帶動全州發展。
新區規劃范圍:以圖們市月晴鎮,延吉市帽兒山的林場,龍井市東盛涌鎮,圖們長安鎮作為規劃邊界。規劃區域中以三個城市的清茶館、城子山山城、河龍村三個重要節點做為基準點,結合周邊的自然資源,運用當地朝鮮族歷史文化因素,對周邊的地區進行開發設計。清茶館、城子山城周邊自然資源豐富,地理位置優越,生態保護良好,視野開闊,周圍青山環繞,海蘭江與布爾哈通河交匯在城子山城之下;河龍村歷史悠久,朝鮮族文化得到很好的保存,特色景點也吸引了無數游客到此觀光。在此良好的地理環境背景下,科學保護,合理開發,以此來帶動周邊地區的經濟發展,促進城市發展進程,是延邊地區對外進行招商引資、商業合作與旅游業發展的重要手段。
三、新區開發規劃方案與設計思考
經過具體的實地考察,在清茶館、城子山城、河龍村三個重要節點進行規劃開發設計,建立旅游景點與科研示范基地,將三個節點有機結合起來建立,構成旅游觀光、科技體驗路線。
1.清茶館
建設自然觀光景點與徒步路線,不做破壞開發,保護原有自然資源,利用原有場地、草地資源,安置活動設施。
2.城子山城
因為它原為古渤海國軍事重鎮,并保留有遺址,對此要加強文物保護不做破壞,設計成歷史文化體驗區。還原古代城墻,造就遠古老城。
3.河龍村
河龍村作為“延龍圖”新區的核心,統籌延龍圖各城市的行政管理,其中的科技開發企業為延邊州各大縣市及時提供服務。
4.三個節點的環線設定
通過環“延龍圖”綠軸帶徒步游途經延吉,圖們,龍井,能實際體驗延龍圖一體化。以此來構成一條“環線”,拉近彼此,促進城市間的人口流動。并且可以擴散帽兒山旅游聚集人口,保護帽兒山生態環境。綠軸帶徒步游構成“親民”的城市休閑慢行系統,提高城市生態效應、民生效應、帶動城市旅游品牌效應,提高經濟效應。
5.河龍村開發方案——<延龍圖Brain City>
在河龍村原址,建立“延龍圖”科研區,該區作為“延龍圖”區域的“大腦”在歷史、科技、文化、教育、生物等所有領域研究未來發展趨勢及適合該區域發展的核心數據,并且研究開發相應技術為延龍圖各城市發展服務。在此科研區內建立研發基地,開展尖端知識產業;建立研討中心,與高新技術產業相連接;建立會展中心,進行科技交流展覽、科技商品交流展、國際賽事等;建立智能溫室,研究現代農業技術,高端農業技術的開發與研究,造福地方農業發展;全部建筑設計具有未來建筑的特點,環保化、節能化、簡約化、組合化。
四、結語
延邊州委、州政府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遵循少數民族地區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實施“延龍圖”區域一體化戰略,是為延邊朝鮮族地區未來社會經濟發展而做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實施“延龍圖”一體化戰略,將有效促進延邊州區域內城市間的整合和生產資源的優化配置,大大提升城市經濟體系運作效率。推進“延龍圖”一體化,不僅使得城市集聚,區域規模變大,還讓各個經濟區域合力發展,是商業快速發展、增強城市經濟競爭力的需要,更是提高延邊州首府城市延吉市的城市經濟輻射能力,增強全延邊州經濟發展動力,促進州內商業、農業、政治、文化走上快速、協調、健康發展軌道的現實選擇。
“延龍圖”區域一體化是加快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和機制創新的一次重要實踐,符合延邊州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對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確保邊疆經濟繁榮和社會穩定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