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毓軒
摘要:對進入展廳的展品來說,除了作品自身美感之外,更需要通過燈光將美感進行升級,故而照明設計成了展覽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基于此,本文針對不同類型展品的主要特征進行分析,按特征進行不同的照明設計,這其中涉及文物、平面展品和立體展品的照明設計,將展品進行充分展示和渲染,將作品美感完美地傳達出去。
關鍵詞:照明設計;光環境;文物
中圖分類號:G2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24-0177-01
一、引言
藝術品,尤其是文物的展覽都處于室內,自然光采集不便,且會損壞文物,所以展廳中照明都為人造光,并經過精心設計。展品從創作角度來說主要分為兩部分——立體與平面,這兩種展品的照明設計不盡相同。同時對于不同主題的展覽,需要確定不同的光環境,讓觀眾在當前的光環境中能夠發現藝術品的美感。
二、影子一樣影響參觀者的光環境
光環境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觀眾的情緒和心理,所以要針對不同類型的展覽設置不同的光環境,讓觀眾在觀看展品時有與該展品最為配適的情緒。光環境的確定涉及色溫、色飽和度、室內顏色分布以及顏色顯現等因素有關,所以在設計時,要按照展品內容在這些方面進行確定。例如,要舉辦一場與親情相關的展覽,首先要進行光環境確定,在進行設計時,要考慮到親情對人情緒的影響。對幾乎所有人來說,親情都是最能讓人放松下來的一種情感,所以在進行光環境設計時,照明設計首先要做到能讓人放松,所以在燈光設計上,色溫不宜過高,設置在2800k左右。確定色溫后要對色飽和度進行設計,飽和度太高會讓整個展廳過于暗淡,并會讓整體環境過于壓抑,出于主題和照明要求考慮,色飽和度調整到60%左右。而室內顏色分布以及顏色顯現等相關因素,主要是針對不同展區進行不同設計,在同一場展會中,往往會將同一作者或者風格最為相近的展品臨近放置,這就形成了不同的展區,對這些展區進行區別化設計,能夠確保展品陳列的合理性和主題的表達性。
三、影子一樣低調的展廳照明
展廳照明設計從設計目的上來說,首先是為了確保工作人員以及觀眾的安全。展會中需要在整體照明較暗的區域設計地燈,防止工作人員及參觀者看不清展柜等相關設施,意外受傷。其次是為了保證除展廳外的其余房間正常照明。為保證展覽質量,防止光線干擾,大多數展覽都會在主展廳外設置房間進行檢票等相關工作,要在這些區域也進行照明設計以確保各項工作有條不紊的進行。最后要進行相關消防應急照明燈具的布置。當代的藝術展覽會吸引更多的人參加,所以消防措施就顯得尤其重要,并且在發生事故時,人群會變得慌亂,所以相關應急照明設施就要布置合理且運行穩定。例如在靠近地面處布置安全通道指示牌,并在樓梯設置斷電照明燈,對疏散人群進行道路指引和提供疏散過程中的照明。
四、讓平面展品表達自己的平面照明設計
平面展評照明需要充分考慮平面展品自身因素,即能夠將展品的每個細節都準確傳達,所以要求為平面作品設計照明方案時,燈光范圍能夠將展品完整納入,并且燈光沒有殘缺、陰影和斑點。對可懸掛的平面作品,目前的照明方式較為固定,都是采取在作品對面天花板設置燈具向作品投射光線進行照明的模式。例如,故宮博物院在進行可懸掛字畫展出時,就多采用這種照明模式。在天花板上設置燈頭方向可調整的鹵素燈具,對字畫進行均勻照明,均勻照明涉及照明均勻度問題,對不同尺寸的展品需要按照不同的照明均勻度標準進行。另外,對可懸掛平面展品的照明燈具也可根據不同要求和標準選擇不同的型號,目前沒有硬性規定,但是按照經驗來說,有加厚邊框的作品最好采用可調節邊界的燈具,這種燈具使用過程中需要加裝導軌來對其照明范圍和邊界進行調整。對于不可懸掛的平面作品,需要設置展臺,展臺燈光設計可以根據作品的材質進行照明設計。例如,字畫作品中可以根據紙張透光性設計照明方式,對透光性較好的紙張,可在展臺內部安裝照明設備,將作品通過其下方設置的照明設備將作品更好的呈現出來,但是這種照明方式對燈具提出了嚴苛條件,首先,燈具發熱量要嚴格控制,防止燈具熱量對展品造成損壞,其次,燈具亮度要更大,才能讓光能夠透過紙張,最后,燈具本身對環境要求更低,同時滿足這三點才能被選用。而對于透光性較差的作品,可在展柜上方平面玻璃的邊緣設置照明燈,實現最大限度的展品照明,對目前的展覽而言,相對于作品下方設置照明設備的照明方式,作品上方設置照明裝置以其經濟性和便于維修性成為各種展覽中的主要照明方式。
五、讓立體展品表達自己的立體照明設計
相較于平面作品,立體作品在照明過程中會產生陰影,對于某些展品,適當的陰影能夠更好的體現其立體性,但是對一些旨在體現其自身特性的展品,陰影部分會將其自身體征掩埋,所以在進行立體展品的照明設計中,必須考慮作品的自身特征。例如,故宮博物院的“各種釉彩大瓶”是清代乾隆皇帝為了體現乾隆年間的釉彩工藝而下令制作的,所以在對“各種釉彩大瓶”進行照明設計時,考慮到其上釉彩的豐富度以及研究價值,對其使用無影照明設計,但是對“越王勾踐劍”進行展出時,由于陰影更能體現劍身的立體感,同時陰影能夠襯托出劍的鋒利程度,所以在展出時,采用多角度照明形成陰影的照明模式。出于對展品的本身質感、顏色以及形狀等因素的考慮,需要在照明設計中對照明亮度進行考慮,通常來說,對于本身亮度比較高的作品,為了保證在展覽過程中的色溫和色彩飽和度,要求其照明亮度較低,而對于像青銅這類的本身亮度比較低的作品,為了顯示作品本身的設計和制作細節,會采用亮度比較高的照明方式。有些現代作品是為了體現作者對空間的表達而創作的,對這種作品進行展覽時,為了能更好地展示出空間性,可以采用類似于不可懸掛平面作品的照明模式。除了在作品底座設計小型照明燈,從作者的設計思路出發,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空間感,在作品的各個合適位置設置照明燈具,從而完整呈現出作者想要表達出來的空間氛圍。
六、讓文物繼續生存下去的文物照明設計
文物照明設計方面基本遵循前文提到的各種照明所涉及方式,但是文物由于其珍貴性和特殊性,在進行照明設計中需要進行更多安全方面的考慮,而安全方面主要涉及以下兩個方面:
1.光線對文物的破壞。光線對文物的破壞體現在可見光,尤其是各類不可見光對文物產生的不可逆損傷方面,纖維對這種損傷尤其敏感。我國現存大量西漢以前的文物,而西漢以前紙張還未發明,當時人們的書寫和作畫內容多記錄在竹簡和絹帛一類的紡織品中,這些文物有一個普遍特點就是其纖維含量豐富,而對于文物來說,若采用不恰當的燈具進行照射,會迅速損傷纖維含量豐富的文物。目前文物照明多采用LED燈,最大限度降低損傷。
2.燈具發熱量。由于文物存在的年限很長,對纖維含量高的文物來說,其對熱量更為敏感,若被照射時溫度過高,文物中的纖維會發生斷裂,使文物快速褪色、皺縮破裂乃至失火,并且出于展出需要,文物需要經過長時間的燈具照明,所以要保證燈具在長時間照明的情況下幾乎不發出熱量,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目前文物照明多采用LED光源,防止熱量產生。
七、結語
綜上所述,在對展覽中的展品進行照明設計時,要充分考慮展覽的主題、展品類型以及展品是否涉及文物,在確定了這些因素后,要按照不同的設計標準和注意事項進行照明設計。采取最佳的照明方案,對參展作品進行最完美的展示是照明設計的最終目的。本文按展品類別進行了照明設計,對展會布置方具有指導意義。